小议“杼轴献功”说

时间:2022-09-28 10:40:20

作者简介:何婧(1988―),女,土家族,湖北利川人,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文化与文论。

摘 要: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了“杼轴献功,焕然乃珍”,后人将这概括为“杼轴献功”说,而对于这一范畴,学界发起了一系列的争论,但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界定。笔者想就“杼轴献功”说进行再次的分析阐述。

关键词:文心雕龙;杼轴献功;麻;布

《文心雕龙》是我国先秦至南齐时期的一部文学理论巨著,这部著作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学方面的理论,影响极为深远。《神思》篇是这部作品中最为深刻的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关键性文学理论问题。刘勰从《神思》篇自然引出了一个范围较宽的范畴“神思说”,这一范畴除了“神与物游”说外,还有“杼轴献功”说。

对“杼轴献功”的解释,虽比不上研究“神与物游”那般多,但也是有的。著名的龙学研究者范文澜,对“杼轴献功”说是这样作注解的:

《札记》(此指黄侃《文心雕龙札记》)曰“此言文贵修饰润色。拙辞孕巧义,修饰则巧义显;庸事萌新意,润色则新意出……”布之于麻,虽云质量相若,然既加杼轴,则焕然可珍矣。[1]

可见范文澜与黄侃的理解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李善在《文赋》对杼轴的解释是,杼轴是“织”的意思。如果从按照这样的思路去理解,杼轴是编织的意思,有加工的作用,让麻在杼轴的作用下变成了布匹,那么“杼轴献功”便有修饰润色的意思在里面了。但我们知道,刘勰是反对雕琢的,不可能在这里又来提倡对文章的修饰润色了,并且这样润色就能够将拙辞修改而显出巧义,更神奇的是修饰润色后连庸事也萌生出了新意。

王元化在《文心雕龙创作论》中认为“杼轴献功”说是对想象和现实关系的进一步说明,他指出:

使庸事可以萌新意,使拙辞可以孕巧义,决不是在形式方面进行修饰润色所能收功奏效的,其中一定还有另外的原因我以为是想象活动所起的作用。……用“杼轴”来表示文学想象活动……刘勰的“视布于麻,虽云未费,杼轴献功,焕然乃珍”则是把重点放在想象和现实的关系上面。[2]

王元化认为“杼轴献功”这一句话有效地对想象这个问题作了阐述,更进一步的解释了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神秘关系。然而,仅仅将这理解为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则违背了我们历来认为《神思》是创作论的这一观点。

在《〈文心雕龙〉正诂(十二则)》中,吴林伯从分析麻为布帛原料的本意出发,指出“未费”是麻还没有经过加工的阶段,文章在这个阶段也就没有文采,他认为“杼轴献功”说的是语言的修饰润色的意思,得出结论:《神思》自想象而修辞,自然之序。这与王元化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

李逸津《〈文心雕龙・神思〉篇“杼轴献功”说辨正》认为,理解“视布于麻,虽云未费,杼轴献功,焕然乃珍”这句话得从理解“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入手,而理解“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的关键点又在于两句中的“于”字。他说,“于”训“在”,介词。作者还将“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按照这样的意思用白话直接翻译了过来,从而得出了他自己的理解,他将“杼轴献功”定义为修改文章。

有人将“麻”比喻为未经修饰润色的文章,将“布”比喻为修饰润色后的文章,自然“杼轴”也就是修饰润色的意思了。还有人认为,“布”与“麻”应该是指的作品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还给出了证据,“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视布于麻,虽云未费,杼轴献功,焕然乃珍。”句中的“麻”比喻“拙辞”和“庸事”,而“拙辞”和“庸事”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就理所当然的将“麻”视为现实,进而推出“布”就是作品。这一说笔者法不敢苟同,在这里尚且不去探讨将“布”与“麻”看作是作品和现实是否正确,但仅从得出结论的方法上看就欠妥当,牵强浅显的类比推理,实在难以说服更多少读者。

综上,文论界对“杼轴献功”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他们对这一范畴的分析都有可借鉴之处,也有可进一步推导的必要。

笔者认为,要弄清“杼轴献功”的所指,就应该将这一小句放入《神思》中去理解,避免因不了解全文意思而断章取义。

一是关注前后分句的标点。我们可以试着根据上下句标点来分析“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与“视布于麻,虽云未费,杼轴献功,焕然乃珍”之间的关系。在范文澜版本的《文心雕龙注》中,这两个句子前后用分号联系在一起。在汉语中,分号起着连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表示并列关系的分句的作用。因此,“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与“视布于麻,虽云未费,杼轴献功,焕然乃珍”是属于并列关系,那么,我们可以将“拙辞”“巧义”“庸事”“新意”提出来与“布”“麻”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关联,进而解释“杼轴献功”。

二是对“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的“于”字进行分析。如上,范文澜与黄侃都直接将“于”字删去,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失偏颇的。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常用字典》640页对“于”字有这样几个解释:

1、〈介〉引进动作行为的地点、时间、对象。

2、〈介〉连接比较对象,相关于“比”、“过”。

3、〈介〉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关于“被”。

4、〈介〉根据;按照。

5、〈助〉语气助词,无意义。

6、〈形〉通“迂”。广大的样子。

7、〈叹〉通“吁”。

据笔者分析,“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的“于”不可能是助词、形容词和叹词,那么在介词中,“于”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地点、时间、对象这一解释更为恰当,这就解释了“拙辞”与“巧义”、“庸事”与“新意”之间的关系了。

三是进一步分析“布”与“麻”之间的关系。《礼记・礼运》中说“治其丝麻,以为布帛”。《春秋繁露・实性》:“以麻为布。”我们便知道了,古代的布是将“麻”“杼轴”之后形成的。

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在第一自然断中,刘勰指出作家写作构思时作者的精神活动应该是漫无边际、云卷云舒的。他要求“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但是不论怎样努力,最终还是会“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刘勰也承认了其中的无奈,“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那么,“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正是这种言意矛盾的体现。

通过以上三点分析,再结合对全文理解,笔者认为整句话意思可以用图来表示:

文学创作大致可以分出经历发生阶段、创作动机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等四个阶段,笔者认为“杼轴献功”发生在第四个阶段,也就是物化阶段。在物化阶段,作者通常会碰到言不尽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需要像“布”与“麻”的关系一样,去杼轴献功,这样,作品才会“焕然乃珍”。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 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 李逸津.文心雕龙・神思篇“杼轴献功”说辨正[J].求是学刊.1983(5)

[4] 吴林柏.文心雕龙正诂十二则[J].古汉语研究.1989(1)

上一篇:2000―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 下一篇:论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