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时间:2022-09-28 10:22:09

让体育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3

体育教学旨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体育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对学生身心健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是一种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体育活动。个体生命健康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教育。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和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将人的自我意识从生命深处唤醒,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以体现体育教育对生命教育资源的利用。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体育课堂充分的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

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将体育教学更具内涵。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新时代赋予我们体育工作者的责任。体育教学不能一味地进行动作技能强度上的训练,而应将重点应该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中的“自学”原则上,强调怎么学,是在技能训练中教会学生技能迁移,教会融通贯通。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使生命获得持续性、全面性和协调性的发展。体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过程,更是一个师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过程。体育教学不仅有丰富的教学内涵,而且体现师生的生命本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唤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追求人性的完美,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生命价值和主体精神得到充分的重视。

其次要改革课堂教学,变换体育教学方法。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生命特色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不仅要关心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将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去,让他们终身通过体育锻炼来增进健康,丰富生命。体育教学既锻炼学生的身体,又感化学生的心灵,也就是使他们的身心和谐。因此,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理想性的需要,更要关注其生命现实中体能健康、精神的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在教学中变换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等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例如对性格比较孤僻的学生,可以多安排他参加集体的体育活动小组,在运动中增强与同学的交流,安排他比较擅长的项目,这样他在体育活动小组中就会表现突出,也就会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和鼓励,让其自信心得到充分发展。

另外要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技术课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调动和巩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进行示范、讲解、分解、结合的同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体会各种动作的特点和要点。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亲自去做动作,而且要开动脑筋,去体会动作,感受动作。这种身心参与的教学,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宽广的空间。例如在健美操教学中,可以专门安排健美操队形编排或者动作编排的内容,这样学生通过启发创新,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最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充分尊重、鼓励、支持学生,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有充分、自由的机会发表自我见解,发挥自我能动性。师生共同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焕发教师的生命活力。通过师生之间健康、平等、和谐的交往,使师生生命共同成长。在教与学的师生过程中,应强调的是怎么学,而不是学什么;在技能训练中教会学生技能迁移,教会他们融会贯通,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技能强度上的训练。我们要让体育课堂活跃起来,不仅重视对个体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而且重视对个体生命独立、自主和自我强大的人格力量的锻炼,赋予个体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和能力。

综上所述,成功的体育课,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内趋力,培养其创造力,建立健康的人格,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体育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初中文言文学法三字诀 下一篇:月相成因模拟实验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