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观的历史探究

时间:2022-09-28 09:56:14

【摘要】(1)理性主义幸福观。以理性主义为思想基础,认为幸福渗透于人的灵魂深处,在人类内在的精神追求和完满中,鄙视或放弃物质上的享受和满足,追求人类的精神幸福。强调精神愉悦和遵...

幸福观的历史探究

【摘要】人人都渴望获得幸福。人类发展至此,已经不止在追求生活中的幸福感,工作作为人生命的三分之一,工作的幸福感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幸福观历史探究

恩格斯说:“在每一个人的意识和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理,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需加以证明的。”因此,“幸福”一直是伦理学最重要的研究范畴之一。虽然没有一个关于“幸福”的统一的概念,但大多都认为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从古至今及将来,幸福问题永远伴随人类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伦理话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社会里,它有着不同的涵义,因此它又是历史的、具体的。然而,幸福到底是什么?

一、西方“幸福观”理论流派

对幸福问题的思考西方人开始的很早,最早对幸福问题探讨、开创研究人生幸福先河的思想家——“七贤之一”的梭伦。他认为幸福应具备六个要素:一是保卫祖国,勇敢战斗;二是拥有中等财富;三是孝敬父母,有好子孙;四是一生平安顺利;五是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六是善终安乐而死。由此之后,梭伦提出的关于幸福与德行、幸福与财富、幸福与命运等问题被后来的伦理学家深入探讨,在古希腊时期,形成了理性主义幸福观、感性主义幸福观、功利主义幸福观和基督教幸福观。

(1)理性主义幸福观。以理性主义为思想基础,认为幸福渗透于人的灵魂深处,在人类内在的精神追求和完满中,鄙视或放弃物质上的享受和满足,追求人类的精神幸福。强调精神愉悦和遵从理性。人必须在理性的指导下,符合“逻各斯”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人的行为受苦乐感觉的支配,精神的快乐高于肉体的快乐。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士多德是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对幸福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

(2)感性主义幸福观。这种观点认为追求感官的快乐、避免感官的痛苦就是幸福。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感性主义幸福观的代表人物是伊壁鸠鲁、霍尔巴赫和费尔巴哈。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首先,他把追求快乐看作人生的目的,认为快乐就是人生最高的善。把快乐定义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其次,他还重视人的美德与幸福的关系。再次,在道德与快乐问题上,他主张道德的价值在于道德自身能否延伸出快乐,认为道德是为快乐和幸福服务的,道德成为达到快乐和幸福的工具和手段。最后,实践的重要性。即幸福不会从天降,需要人的努力创造来谋求,如远离幸福,不要放弃追求。谋求幸福的过程也是一种对幸福的体验。

(3)功利主义幸福观。这种观点以“趋乐避苦”为人性基础,把追求个人利益成为人类一切行为的目的和归宿。功利主义思想自古就有,追溯历史,西方在公元前五、四世纪就有过关于功利主义的人生观。十七世纪英国的霍布斯提出“趋利避害”是人性的本质。最有代表性的是十八世纪末的边沁和十九世纪初的密尔。他们把以往感性主义幸福观的思想演化为一种新的形式的幸福论既是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幸福观。

(4)基督教幸福观。这种观点认为幸福是上帝的恩赐,这是一种厌世、消极的幸福观。基督教神学大师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是其主要代表人物。

二、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幸福的思考

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上,关于幸福的问题解答不尽一致,但都是围绕着道德与幸福的关系论述,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其观点和看法日趋成熟,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中国古代的“幸福观”思想。

三、以德祈福思想

这是我国古代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一种观点。首先认为全寿富贵之谓福。用福表示幸福,认为幸福就是长寿、富足、健康平安、爱好善德、子孙众多、寿终正寝,而成为不幸的因素有:不得好死、疾病、忧虑、贫穷、丑陋、懦弱。儒家认为幸福只是道德的伴随或附属物,建立两个方面的幸福的标准:一是道德、精神的快乐;二是普天之下人的共同快乐。而道家认为万物的本然状态是最好的状态,能顺其自然本性,合乎道,则是最大的幸福。古人最重视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人生的幸福是由帝、天和鬼神根据人的道德状况来决定他的祸福的。也就是说鬼神的好善增恶决定了人的好善增恶,人要求福去祸,必须迎合神的意旨,去行善除恶。

四、德福矛盾思想

它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理性的看待德福矛盾。首先认为德福不一致。在现实生活中有道德的人却没有幸福,古人说“天道福善祸淫,人能以德祈福”,但其缺陷是与现实时间不符。墨子、荀子都认识到德福不一致。王充在《论衡》中批评了天道福善祸淫,人道以德祈福的观点。他说“斯言或时贤圣欲劝人为善,著必然之语,以明德报;或福时适遇者以为然。”这就是说,福善祸淫之说,有时是圣贤造出来劝人为善的神道设教,也有些是碰巧有德行的人遇到了福。他认为上天是不会根据人的德行给人降祸福德,肯定了儒家不信福善祸淫的正确,批评了墨家笃信鬼神报应的错误。其次任天顺命以保天福。当德福不一致时,要放弃人力的作为,任天顺命,此为道家所称的“天福”。针对人的祸福,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命运决定的,“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贱,自富自贫”,人力、道德不能有所作为。人的生生死死和一切际遇,不是有我或外物决定的,而是自然造成的。不但人的智力无可奈何,而且天、帝、鬼神也不能,人只能“平之宁之,将之迎之”,这就是“天福”。即认为平静地面对命运决定的一切,这才是人的真正幸福,也就是说真正的幸福应该从任天顺命中求得。最后,福与祸的相互依存和转化。老子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韩非子则进一步发挥这一思想。还有著名的格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讲福祸相互转化的意思。

以德为福思想首先从“福”到“乐”的替换,是幸福认识的提高。如《乐记》所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这是一种经过长时间修养而成的、情理交融的精神状态或境界,是幸福的另一个表述方式。这也标志着中国人对幸福理解上升到乐的新的水平,它是幸福的高级阶段,是较长时期的、社会性的、理性指导下的那种精神感受或精神境界。其次认为道德就是幸福。孔子提倡“贫而乐,富而好礼”、“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君子坦荡荡”,由于“内省不疚”而“不忧不惧”,也就是说,人生幸福在于心理上永远保持平静和充实,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自己道德完善,而不应计较个人财产的多少、职务高低及别人的评价和态度。在他看来,幸福在于精神,而不在于物质;在于奋斗,而不在于享乐;在于道义,而不在于个人遭遇。看似消极其实儒家的“顺事”就是以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道义去履行自己对家庭和社会所应承担的义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天理人欲。王夫之指出人欲与天理,即人的自然欲望与道德同出一撤,并不矛盾,同样性情也不是对立的,性是情产生的内在基础和机制,情是性的现实内容和外在表现。极端重视人的道义价值,“义”的价值高于其它的价值。

上一篇:德国主流电视新闻节目用语分析 下一篇:浅析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