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工业地段更新的空间形态重构策略

时间:2022-09-28 09:07:41

中心城区工业地段更新的空间形态重构策略

摘要:本文以武汉为例,简要阐述了中心城区工业地段的现状,剖析经历时代变迁后,这些工业地段空间形态的主要特征。文章从城市的视角,不仅揭示空间形态存在的问题,同时识别其存在的价值,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策略,用以探寻更科学的方式,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

关键词:中心城区工业地段;空间形态问题;策略

Abstract:In this paper,we take wuhan as an example, giv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industrial sites in city center.Then we analyse some main features of its space form when experiencing the changing time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city's perspective ,we not only reveal some problems,but also identify its values,then we can put forward some relevant strategies.In this way,we try to find some more scientific ways to shap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pace form.

Keywords: industrial sites of city center;space form problems;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2-0074-03

目前,很多大城市中心城区工业地段更新正红红火火的实施,造成城市局部地段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正因为这种变化是可见的,从而引起市民普遍关注,也引起笔者的研究兴趣。通过资料的查阅,发现以往对工业地段的研究视角多侧重于工业遗产保护、工业用地调整中工业区位变迁和工业地段更新策略方面。所以,笔者试图以城市设计的视角,从工业地段更新的空间形态重构方面研究,通过相关理论的研习,着重探讨应该塑造什么样的空间形态,才是可持续的。

1武汉中心城区工业地段现状概述

武汉地处中国腹地,长江、汉江两江交互,九省通衢,不仅是历史上商贾云集之地,而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近现代工商业城市。

武汉的工业已有上百年历史,大的工业区分布雏形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形成,在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就有数个项目建在武汉,如建于1956年的武汉锅炉厂、建于1958年的武汉重型机床厂等。

近50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这批建在城市中心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不约而同地经历了从指令性经济到自行经营的转变,这些企业的厂区(包括生产、生活区)其功能和性质一方面不能肩负起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不能满足自身发展,开始了更新之路。如:在东湖边的武重原址,复地集团将兴建“东湖国际”,定位高端住宅。武昌地区的中心地带、占地60hm2的武汉锅炉厂旧址,将由中铁大桥局开发为江城首个集居住、商业、酒店、写字楼为一体的中央生活区。位于长江边的武昌车辆厂、江南集团、裕大华、武昌热电厂等大型企业聚集地,正期待着崛起为武昌滨江商务区。

我们可以发现,工业企业的生产厂区部分,以其优越的区位、较小的拆迁量,被众多私人开发商视为重大商机,新开发的区域,如何改变着城市片区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需要深入思考工业地段空间形态的现状特征。

2武汉中心城区工业地段空间形态现状特征分析

2.1空间形态问题

2.1.1空间形态的封闭性

(1)用地功能单一且与城市总体需求不符,形成中心区的功能孤岛

武汉大多数工业企业是基于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下建立起来的,为了方便生产需要,形成了一种商住接近型的生产生活模式,因此,工业地段现状功能构成大体为生产区和周围的生活区两大部分。大多数生活区的建设是在前苏联模式指导下完成的。生活区内配有职工食堂、商店、浴室、幼儿园、学校、文化卫生院等福利设施。

如今,在城市经济结构转型中,中心城区工业用地性质已经与城市中心的功能需求相脱节,形成相对独立的用地功能空间。一方面,第二产业主导的功能特征屏蔽了中心城区第三产业要素资源的流动扩张,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工业地段内部服务设施功能逐渐衰退,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因此,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孤岛。

(2)封闭式的、专属的道路交通组织模式,阻隔城市交通的穿越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按照干道间距来划拨土地,因此,城市国有企业均分布至相应的地块中,形成涵盖生产、生活等多种活动的城市基本模块。单位内部的路网一般受到限制,除了有限的出入口外,与城市联系很弱,并且不允许非本单位车辆随意利用,最终形成封闭式的、单一的干道网系统构成的城市路网系统。孤立于周边高密度的中心区路网形式中,不仅造成周边城市干道的交通压力,还对周围市民的行走极为不便。

2.1.2空间形态的不连续性

(1)行为联系的不连续性:

一方面表现为,粗化的城市肌理,破坏了中心城区的步行尺度。工业建筑以其庞大的体量、尺度,构筑了该地段粗糙的肌理,与周边城市空间细腻的肌理相比,这种模式破坏了中心城区的步行尺度。

另一方面,有些地段侵占了城市宝贵的自然开敞空间(如水体、山体等),阻隔了人们与这些资源行为活动的联系。

(2)视觉联系的不连续性:

整体空间风貌的日渐破落,与周边的景观不协调。中心城区老工业地段建筑与其周边城市建筑相比,呈现滞后性,风貌定格在20世纪中期,与周边城市空间风貌相比显得格格不入,造成了工业地段空间形态的非城市化特点。

2.1.3空间形态缺乏活力性

公共活动空间的人气,足以证明工业地段空间形态的活力。在工业生产区内,单一的生产功能,与多样的城市生活隔离,再加之物质空间呆板,用于场所环境塑造的景观性要素很少,造成城市中心地段较大范围内活力性较差。

在工业居住区内,主要的公共空间包括工业居住区内的街道空间、院落空间、广场与集中绿化空间。这里生活着具有相同社会特性的人群,虽然他们拥有良好的邻里关系,对长期生活的环境也有很强的认同感,但公共空间环境建设落后,不满足现代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整个空间形态呈现均质化特征。

2.2空间形态特色

2.2.1建筑及其布局特色

工业建筑的空间形式、风貌和尺度具有比较强的识别性。中心城区工业地段多形成于建国初期,因此,不同于新型工业园的现代气息,老工业厂房红砖砌筑、陈旧的建筑外观,折射着时代的印痕。

居住建筑则主要以3~5层为主,苏联援建的住区特点鲜明:红砖砌筑,立面呈三段式的对称布局,坡屋顶。主要沿街布置,单元入口朝向街道,并且建筑摆放的位置尽量让人看不到山墙。这种街坊式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的建筑组织类型。

2.2.2空间的认同感

工业地段内居住的多为工厂职工以及职工后代,这一点保证了居民不仅对他们工作的工厂有深厚的感情,还对其生活的空间产生较强的认同感,邻里交往密切。

3中心城区工业地段更新的空间形态重构策略

“重构”,就其自觉性和主动性而言,它既不是要回到过去,也不是要步入异域,而是要以当代意识重新认识事物,重新组构世界。对于土地置换模式下的中心城区工业地段更新来说,“重构”意味着如何统筹考虑原有城市空间形态的问题和特点,基于场地文脉重建一种结构稳定、功能正常、组织有序、系统开放的新的空间形态。这个构建过程,应该遵循“整体性”、“连续性”和“活力性”原则,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策略:

3.1功能整合,构建与城市联动发展的混合社区

好的城市功能空间不仅应该体现多样性,还应该与周边的功能形态联动发展。工业用地功能的置换,首先应考虑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核心功能的完善,优先解决部级大项目的安排。其次,应考虑用于当前落实总体规划的必须用地以及当前城市急需完善的功能用地。最后,应当解决街区和社区层面急需完善的功能用地。

当新的功能注入原有的工业地段时,如果仅考虑城市或城区的需求,而缺乏对社区层面功能需求的分析,可能会打断居民与原有地块联系,随之削弱居民的认同感。因此,构建混合社区成为功能整合的重点。

工业居住区的更新,倾向于“社区”的构建,内部的服务设施走向市场,实现与城市功能的对接。

3.2重新梳理道路系统,加大路网密度,实现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对接

对工业地段内更新项目的路网形式严格控制,防止大型封闭式社区的建设。规划道路等级应当与城市道路系统衔接。

尽量延续工业地段内的路网构架,不仅可以对生长多年的行道树有效保护,还是对场所的尊重。

发展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可达性。此外,可以对工业地段内特有的轨道交通尽量保留再利用。如一些厂区的铁路,可以改造为区间轨道交通线,或是旅游线路等。

通过交通系统的整合,不仅提高了交通运转的效率,同时也方便了社区生活,促进片区的整体发展。

3.3消除阻隔,建立空间形态相关要素间的联系,形成整体的空间环境

在更新中,首先应当识别工业地段给城市空间造成了哪些方面的隔断。规划中,尽量让空间要素开放,建立空间要素间视线以及路径上的联系。

此外,新建区域应当注重营造良好的整体空间界面,建筑群体的高度应该和与之相邻的街区相协调,还要与城市天际线的控制相一致。开发商在对厂区更新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对工业居住区的同步更新,避免造成新旧对立的城市空间风貌。

3.4充分利用历史遗存,注重文脉的连续性

由于城市工业地段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记录了人们在工业时代的奋斗与梦想,在城市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心城区的工业地段高耸的烟囱、高大的厂房、架空的管线、纵横的铁轨等文化符号,构成了中心城区特有的城市景观,在更新中应加以考虑,在保护性更新时,还应当注意协调不同尺度的空间关系,把工业建筑那种大尺度的空间体量,通过改造来适应人的尺度,融入城市肌理。

此外,工业地段长期以来形成的居民对大院生活的认同感,这种氛围是现代很多城市社区营造所追求的目标但又很难达到的。所以,不应当随着新功能的引入,而将这种社区精神破坏掉。因此,在更新中,应当通过研究工业厂区与周边地区长期建立起来的秩序,挖掘再开发与空间环境的联系点,从而延续场地文脉,增强人们对新环境的认同感。

3.5加强公众参与

城市中心工业地段的更新, 必然引起一个片区社区人口的重构。对于工业住区内的居民来讲,提倡居民社区自建。对于更新的社区,应该多听取城市及地段附近居民意见,并让其参加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有利于在维持原社区文化特色的同时,又可以营造多样化的城市新社区。

4结语

中心城区工业地段的更新,是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课题。文章着眼于物质空间形态的塑造层面,通过全面分析工业地段空间形态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商业性开发”形式为主导的弊端,避免工业更新地段在尺度、肌理、形态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使其成为城市整体空间结构中的又一个“孤岛”。

参考文献:

[1] 武汉市城市规划志.武汉出版社,1999.

[2] 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华夏出版社,2001

[4]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东南大学出版社[M],2004.

[6] 任绍斌.单位的分解蜕变及单位大院与城市用地空间的整合[J].规划师,2002.11.

上一篇:浅议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 下一篇:基于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