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时间:2022-09-28 07:46:20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用DEA方法中的超效率模型评价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最后,选取湖南省认证并且已经上市的24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对相对有效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绩效加以更深入的分析,选取标杆企业为超效率较低的企业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以期有利于其更好的发展。

Abstract: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a evaluation system for financial performanc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super-efficiency model of DEA method was proposed as evaluation method. Finally, we carry out empirical studies on listed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Hunan Province, to evaluate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and propose relevant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超效率模型;湖南;上市公司

Key words: high-tech enterprises;finance;performance evaluation;super-efficiency model;Hunan;listed companies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052-02

0引言

企业的财务绩效问题,一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如此。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财务绩效评价,一方面有利于管理部门准确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发现企业财务问题,并据此研究解决对策;另一方面,对企业绩效的科学评价,还为政府、债权人和企业职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行使自己的权利提供有益的帮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绩效问题展开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王柏轩、宋化民(1999)依据投入产出理论,构建了投入产出有效性的高新技术绩效评价模型[1];宋小敏、杨青和万君康(2002)提出了用主观赋权模糊标度法和客观赋权优化法相结合的结合赋权综合评价法并构建了模型[2];侯婧、王晓云(2006)把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看成是为了获得一个未来取得现金流的机会,对具有期权性质的高新技术企业采用期权理论及Black-Scholes模型进行价值评估[3]。纵观现有文献,多数是从理论上或是模型上进行论述,较少有利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论述,即使有一些实证分析,但是由于指标选取任意性过大,造成应用价值受限。此外,已有文献只是简单的就评价论评价,没有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设性建议供企业参考,只是形成一些理论,但是实际应用意义不强。笔者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已经完成了对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的CCR模型和BCC模型评价,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超效率模型分析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为了检验方法的有效性,笔者以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为例,应用高新技术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

1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已经通过CCR模型和BCC模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绩效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运用超效率模型分析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是已有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延续,具体的指标体系建立方法不赘述,可以参见已有的研究成果[4][5]。

2评价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记DEA)是运筹学家A.Charnes和W.Cooper最先提出的效率评价方法,主要应用于管理科学、系统工程、决策评价技术等领域[6]。DEA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模型,最常用的是CCR和BCC模型。这两个模型的弱点就是计算得到的有效单元即效率评价值为1的单元有多个,并且不能对这些有效单元继续进行评价。P.Anersen等学者于1993年提出的超效率模型能够对DEA有效的单元再次进行效率排序[7],具体步骤为:

i.利用CCR模型求出效率(E),已有相关研究,不赘述。

ii.利用超效率模型求出超效率效率(SE)。超效率模型如下:

假设对第k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使用下面规划模型:

s.t.minθXθXYY0,j=1,…,n(1)

模型得出的θ即是第k家被考察单元的超效率[8]。

3实证研究

模型的提出和指标体系的选择是为了能够应用于具体实践,笔者选取湖南省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证研究。

3.1 数据收集截止本文成稿之前,湖南省一共公示了481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其中,第一批认定163家,第二批公示318家。其中,已有24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的数据不能反映企业正常运转的实际情况,并且数据结构很不完整,进行普遍性数据分析不能正确发现问题,因此笔者选择2007年的年度数据。通过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2007年数据比较全面,且结构良好,解释能力比较充分。具体的投入产出指标及数据详情,见笔者发表在《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的“基于BCC模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一文的表2、表三[5]。

3.2 评价结果笔者采用DEA方法常用的MyDEA2.0软件,采用投入导向型超效率模型,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运算,计算结果如表1。

3.3 超效率分析超效率模型的主要目的就是对CCR模型所评价的效率为1的决策单元进行进一步评价,而对CCR模型中效率不为1的决策单元没有任何影响。因此,超效率的分析将对CCR模型中效率为1的决策单元进行分析[9]。

在CCR模型中,位于财务绩效前沿的企业(即表1中E=1)一共有9家。利用超效率模型进行再次评价,根据SE值排序,效率高低依次为600479、600478、600156、000738、002097、002155、600390、000590、600961。由表1可知:①各企业的投入改进方向。如从CA指标可知,600390的投入值最大,而其绩效排名靠后,说明存在投入的浪费,应对其进行改进。同理,可以找出其他企业的改进方向。②各企业的产出改进方向。以000738为例,虽然其排名较靠前,但是其TAT指标为0.45,明显低于其他企业,因此是其短板,应该进行改进。同理,其他企业也能由评价结果发现自己的短板,进行改进。

4结语

迄今为止,笔者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CCR模型、BCC模型和超效率模型,以湖南省认证且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开展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对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绩效状况有了一定了解,并提出了改进对策。希望研究有利于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同时研究证明了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希望能得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柏轩,宋化民.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及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2):58-59.

[2]宋小敏,杨青,万君康.高新技术企业综合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1):81-83.

[3]侯婧,王晓云.期权理论在高新技术初创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6,(11):48-49.

[4]卿文洁.基于CCR模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06-108.

[5]卿文洁.基于BCC模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2-64.

[6]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运筹学的新领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4-18.

[7] Anersen,P•, N•C•Petersen•A procedure for ranking efficient unit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Management Science,1993,10,1261-1264.

[8] 吴育华.经济管理中的数量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58-68.

[9] Seiford,L.M.,Thrall,R.M.Recent developments in DEA.The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pproach to frontier analysi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0,46:7-38

上一篇: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效益影响分析 下一篇:高校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