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农用车的维护

时间:2022-09-28 07:44:05

夏季农用车的维护

一、夏季气温高,避免有机零件受到高温的影响从而对行车造成威胁。

1、要经常检查和调整制动系统的技术状态。其中包括:(1)及时添加和更换制动液。(2)正确调整制动器间隙,防止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的间隙过小或正常行车中两者直接接触,导致制动器工作温度过高。(3)彻底排除液压制动系统内的空气。(4)如果发现制动软管、分泵皮碗、制动蹄衬片损坏,要及时更换。

2、在行车中如果感觉制动踏板发软,应立即停车,停放在阴凉处休息,让制动鼓降温。

3、若农用运输车长期在恶劣环境下运行,可以考虑安装制动鼓滴水冷却装置,以改善制动鼓的散热条件,但是不能在停车后立即向轮胎泼冷水,以防制动鼓开裂。

4、加强制动器的保养,对于车轮制动器内积存的灰尘、油污、锈蚀以及摩擦片的细末,要进行清洁和除锈;对于制动摩擦片上出现的油污,必须查明原因,并予以排除,然后更换被油脂沾污过的摩擦片。

二、夏季气温高,保养好农用车冷却系统。

1、检查百叶窗有没有全开、各叶片与散热器有没有成90度角。若没有应进行调整。

2、检查风扇叶片有无断裂或变形,检查水泵外壳有无裂纹和漏水。若有应修复或更换。

3、检查风扇皮带的张力。在风扇和发电机皮带轮之间的连接皮带上,施加39牛左右压力,使皮带压进15毫米左右,若不符合要求,用移动发电机的方法进行调整。

4、检查节温器的工作情况。当冷车起动后,如冷却水的温度上升很慢,再打开散热器检查水温。如果气缸体水套里的水和散热器的水同时升温,说明节温器工作不正常或失效,应修复或更换节温器。

5、清洗水箱和气缸水套的积垢。先用8%的盐酸与水搅拌均匀后加入水箱,起动发动机运转40分钟后放出清洗物。然后关闭水阀,加入8%的苛性钠溶液,起动发动机运转40分钟放出清洗物。再用水冲洗,直至放出的水变清为止。最后,将水垢档板拆下,清洗沉淀污垢。

6、检查冷却系统各部件的紧固螺栓、螺母有无松动和变形,若有,应及时拧紧或更换。

三、选择燃油要重视质量

农用车应当选用优质燃油,劣质燃油中含有大量的胶质和杂质,极易使燃油供给系统出现堵塞现象,还会在机件中形成积炭,从而影响进排气门的正常开启和关闭,使发动机出现噪音并使性能下降。若燃油内胶质含量过高,堆积在气门导管内的胶质,会使气门无法正常关闭,从而发生活塞顶气门的现象,使发动机受到严重的损伤。因此,农用车应使用清洁的燃油和油,其标号应根据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加注。另外,应选用凝点较高的燃油和油,油箱加油不要太满。

四、路面高温谨防爆胎

暑热天气,地面温度高,车胎内的气体膨胀,使胎压升高,如不注意防范,很容易引起爆胎。因此,暑热天行车时,轮胎气压要低于标准压力的2%-3%,避免轮胎带伤使用和超期服役,一旦发现轮胎有鼓包、扎伤等应及时更换,发现胎面花纹沟槽中有石子、铁屑等异物时,要立即剔除。暑热天气行车要增加停歇次数。若用手背触摸胎体感到烫手,说明外表胎温已达60℃以上,车辆则不可继续行驶,否则将会引发爆胎。暑热天更不得超载。

五、注意检查水箱

暑热天气,水箱内的水蒸发加快,因此要时刻注意检查和添加。发现因缺水而开锅时,不要急于直接加人冷水,应低速空转一段时间,待水温降到60℃以下再慢慢添加冷却水,这样可以防止机车有关部件炸裂。遇到冷却水“开锅”时,一定不要马上打开散热器等,否则喷出的热水及蒸汽会烫伤人体。

六、谨防蓄电池蒸发脱水

农用车上一般配的是普通铅酸蓄电池。由于夏秋季节气温高,蒸发量大,电解液水分随着蒸发的加剧而不断减少,若不及时添加蒸馏水,让电池极板露出液面,露出部分极易硫化。因此,夏秋季节要注意检查并及时补充蒸馏水,切忌用饮用纯净水代替蒸馏水。

七、避免超负荷连续作业

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人们睡眠不足,很容易驾驶疲劳,发生事故。因此,夏秋季节农用车驾驶员出车前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不要在自己习惯睡眠的时间开车;要注意劳逸结合,绝对禁止疲劳驾驶。另外,夏天农用车作业负荷最好掌握在85%左右,避免超负荷作业,暑热的中午应让农用车休息。

八、及时清除腐蚀污物

夏季雨水多,车身表面容易沾染泥污,特别是车辆的底部与下部污物堆积最多,如果不及时清洗,很容易锈蚀或伤及漆面,经过一段时期,由于附在车身表面的污物含有酸性物质,并带有腐蚀性,就会对车身和漆面伤害更加严重。因此,雨季行车后要对底盘进行彻底清洁和防锈处理。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可敞开机车驾驶室进行通风,促进车内干燥。另外,雨刷器上的胶皮如果快脱落了,必须及时更换,以防在下大雨时因雨刷器刷不干净而导致行车事故。停车时应尽量将车停在阴凉处,避开阳光的直接照射,使车内温度不致过高,同时也可防止农用车轮胎等橡胶件和塑料件提前老化。

(作者单位:164135黑龙江省龙镇农场)

上一篇: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下一篇:拓展教材 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