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28 05:56:09

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摘要:我国的工民建原材料大都以混凝土为主,混凝土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然而,由于各种因素,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经常出现不良情况,例如裂缝、暴筋等,不仅影响整个工程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工程返工,这样既会延误工期又会给施工单位和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基于此,文章重点研究了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以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引言

混凝土结构作为当前工民建工程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其质量直接关系着工民建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就必须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一、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现阶段工民建工程中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给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工民建工程的整体质量。随着工民建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混凝土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混凝土裂缝作为当前混凝土结构中一种常见问题,混凝土出现裂缝不仅影响到了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也影响到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民建工程的经济效益与其施工质量控制有重大的关联。在混凝土施工中,施工质量控制是混凝土结构质量的保障,是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重要途径,是工民建工程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工民建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重视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为工民建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二、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裂缝问题

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易出现裂缝,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同时破坏工民建工程的美感,甚至会发生渗透问题。为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环节,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2、钢筋暴露

钢筋混凝土是我国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钢筋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钢筋暴露。若工民建施工中,发生钢筋暴漏问题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增加混凝土施工难度,无法满足工民建工程的质量要求。在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没有将钢筋包裹好,致使暴漏的钢筋受到外界影响被腐蚀,破坏钢筋混凝土结构,从而威胁工民建使用者的安全。

3、墙面粗糙

在工民建施工中,墙面粗糙是由混凝土施工质量引起的。很多人认为墙面粗糙对工民建工程质量没有影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墙面粗糙直接破坏工民建工程的美感,建筑企业会因此要求施工单位返工,增加施工成本和施工能耗,延长工期,浪费时间。同时,墙面粗糙增加了工程后期的维修养护工作的难度,因此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由混凝土施工质量引起的墙面粗糙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三、工民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首先,选择的水泥必须要有出厂证明和质检合格证明,同时还要运用抽样的方法进行检查,检查方面包括水泥的性质、强度、硬度、耐久性等。经过检测,水泥各个方面的指标都必须要达到工程具体的要求,无论哪个方面的指标不够要求,都应该进行重新选择。对骨料的选择以高强度、高硬度、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和不掺杂有机物质为标准,同时,也要有质检证明等相关的质量合格证书。混凝土外加剂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的工艺技术来进行选择,同时,也要具有质检合格证明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外加剂在进厂之后,要分类放置,妥善保管,以防出现混杂之后影响效果的现象。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得以控制之后,还需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来确定混凝土原材料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应首先对混凝土的骨料含水量、含泥量等进行测试,如此才能准确的计算出混凝土的最优配置水量。此外在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并非越高越好,过高强度混凝土的脆性会增加,使得混凝土的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难度越高。第二,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调整。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时,虽然是依据相关的标准与规范来进行,却有时候会出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现场条件不符的情况。此外进行混凝土实际施工时,由于施工气候、运输距离等有所差异,导致混凝土塌落度出现区别。针对上述的情况,应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对和混凝土的含气与含水进行相应调整,有效提高混凝土的配置质量。

3、完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第一,为了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应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混凝土中原材料的加料顺序、搅拌时间等都会对混凝土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为此应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查与抽查搅拌的过程,确保混凝土的搅拌质量。第二,要对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在浇筑之前,应首先对浇筑温度、浇筑方法进行确定。严格控制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为了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尽可能使用二次振捣,以此减小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此外,混凝土振捣之后,会出现大面积的浮浆,应通过抹面的方式及时去除。浇筑混凝土时,任何情况下都不准随意踩踏钢筋。泵送混凝土管道输送路径必须设置专用管道支架,不得扰动钢筋和模板。实际施工过程中,还经常会出现气孔、麻面、孔洞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应通过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注重后期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其自身要经历一个自我伸缩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会加快挥发,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充分凝固,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往往需要多混凝土进行必要的养护。另外,在模板拆除的时候,混凝土结构表面会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沟壑和裂缝,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施工企业就必须采取有效的修补工艺。对裂缝较小的地方进行修补,对裂缝较大的地方采用结构补强法,通过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采用小直径、小间距的钢筋,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抗压能力。

另外,已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常温下二十四小时内且强度达到一点二兆帕前,不得上人作业。继续施工后要严格控制施工荷载,并应分散布置。对于高层建筑,每层施工时间不宜少于六天。

5、做好监理工作,确保混凝土质量

第一,定期对混凝土施工人员组织相关技术和理论培训,提高混凝土施工人员的技术技能及质量意识,从根本上开始注重施工质量管理,预防混凝土质量存在缺陷;第二,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进行严格的监控,一旦发现混凝土配合比或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要及时给予调整,直至符合施工要求为止。另外严禁将润管砂浆直接铺到楼板上,润管水泥砂浆与混凝土浆液成分相同,接浆厚度不应大于三十厘米,落地混凝土不得二次搅拌后再使用;第三,对混凝土出现的坍塌度进行全方位检测。

结束语

随着工民建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工民建行业施工质量的重要问题。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要从混凝土原材料、配制、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积极控制。 此外,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还要注意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以此不断促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广燕.论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5(10):191.

[2]陈细莲.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21):159-160.

[3]刘振阳.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5):193.

上一篇: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及影响因素 下一篇:浅论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