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出版模式综论

时间:2022-09-28 05:56:01

数字教育出版模式综论

[摘要]全面梳理国内外数字教育出版领域的六种发展模式,包括教材立体化出版模式、移动教材模式、电子书包模式、开放式教材模式、电子教材租赁模式、在线教育服务平台模式。对这些模式的涵义、主要特点及优劣进行分析并列举著名案例,并指出我国现阶段数字教育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数字教育出版 立体化教材 移动教材 电子书包 开放式教材 电子教材租赁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2-0077-04

一般认为现代出版业由教育出版、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三大板块构成。教育出版是指与学习、教育及培训有关的出版,它是一种产品最模式化、标准化,而过程最复杂、计划性最强的出版[1]。数字教育出版指在数字出版和数字教学及学习逐渐兴起的过程中,为适应新时代用户的需求,将传统教育出版物按照数字出版生产方式加工出版,提供知识增值服务,并借助网络传播,或借助传统出版物渠道发行(如光盘版等必须借助传统出版渠道发行),用户使用个人计算机或移动终端阅读设备等阅读的出版活动。近年来,数字教育出版发展迅速,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以下对这些模式进行全面梳理。

1 立体化教材出版模式

立体化教材,也有学者称之为“一体化教材”或“多元化教材”。教材立体化出版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多种教学资源,将教材立体化,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它不仅包括纸质教材教辅,还包括数字化教案、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等,从而实现教材、教师参考书、学生指导书等不同内容出版物的横向立体化配套,以及纸质、音像、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出版物的纵向立体化配套[2]。

教材立体化出版是一种复合出版模式,其技术基础是XML技术。采用XML技术,精选的内容经一次编辑加工后,就可根据需要以不同的载体格式、不同的媒体形式在多种终端上(包括平板电脑及手机)自动按适当的格式和版式展现给读者。立体化出版将同一内容经过结构化加工以后分层次归类储存,其最终价值在于出版资源一次制作后能够在多种媒体上同时。

我国高等教育出版社是实施立体化教材出版的典型代表。它搭建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立体化教学网”[3]平台提供立体化教学包,其中包括电子教材、网络课程、资源库等。一般用户购买纸质课本,即可通过教材所附赠的学习卡免费享用丰富的资源。

教材立体化出版是我国传统教育出版商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代表性发展模式之一,有过渡性特征。在我国教育出版社大多转型乏力的情况下,为促进纸质教材的销售,一般选择重点图书配套开发立体化教材,逐渐形成这种既兼顾传统,又面向未来的发展模式。

2 移动教材出版模式

移动教材是教材教辅等教育资源在移动阅读器上的应用。这里说的移动阅读器主要有四类,即电纸屏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手机和电子助学设备。如麦格劳・希尔与亚马逊合作,将其名下100 种最畅销的高等教育图书在亚马逊的电纸屏电子阅读器 Kindle DX上发行。又如,在与手机商合作方面,英国知名教育出版商培生集团与诺基亚合资成立诺培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加速“行学一族(Mobiledu)”业务在中国的发展。这是两家公司在中国开发的手机渠道教育服务。该业务向手机用户提供英语学习材料与其他教育内容,客户可以通过新款诺基亚手机预装的应用软件读取,或通过访问该服务在中国的移动网址及大多数无线应用协议(WAP)门户获取相关内容[4]。

电子助学设备即电子教育产品(Electronic-learning Products,ELP)的终端。它指在便携式电子阅读终端上安装和运行软件,并将电子教材嵌入其中提供学习内容,辅助用户进行学习的电子设备,包括学生电脑、学习机等。著名ELP终端制造厂商有诺亚舟、步步高等,它们与众多出版社和教育资源单位进行合作。如诺亚舟取得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机构的授权后,对版权教材进行加工,然后嵌入电子助学设备中,与内容捆绑销售。

移动教材实际上是教材产品在移动阅读器上的分销。但大多情况下,这种模式的主导者往往是硬件商,教育内容提供商并不主导这种分销。移动教材产业链上环节众多,整合比较复杂。但国外教育出版商分销电子教材时,往往借力已经较为成熟的电子书产业链。Kindle和iPad等主流阅读器与教育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在行业中最引人瞩目,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以教育电子产品为代表形成了众多品牌。但国内这种教材应用范围很小,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教材,是考试经济的产物。

3 电子书包模式

电子书包是一个组合概念,包含三方面内容:其一,硬件上,电子书包阅读终端多采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类似设备,具有读写和上网等功能;其二,内容上,电子书包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包括教材教辅、声频视频、测试系统等;其三,配套提供网络平台,该平台不但为学生提供数字资源,还对学生进行管理,促进家庭和学校、学生和老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较之移动教材,电子书包不是简单的“一本本教材”或者“一个书包”,它同时是数字化的移动课堂。市场上以“电子书包”概念推广的产品很多,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书包,而属于上节所述的移动教材,因为它们缺乏电子书包提供的丰富的服务。在中国,电子书包目前瞄准的主要消费者是中小学学生,在国外则已经扩展至大学课堂。

电子书包的产业链构成比较复杂。上游包括教材编制专家群体、传统教材出版商和教育技术服务商。专家群体的任务主要是编写教材及相关学习资料,并在线指导学生学习。教育技术服务商与教材出版商合作进行数字教材加工及格式转换。中游包括通信商和教材教辅资源分销平台。我国通信公司在电子书包产业中可能担当重要角色。在仅有的几个电子书包试点项目中,2010年11月,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英特尔(中国)公司和微创公司签订了共建“基础教育电子书包项目协议”。这个试点案例说明通信商在产业链上不仅仅满足于提供无线通信渠道,而是试图主导产业链。电子书包的下游包括阅读器和读者。其中读者以中小学生为主。

7 小 结

总体水平上,我国数字教育出版发展较大程度地落后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我国现阶段尚不存在“开放式教材模式”“教材租赁模式”,其他模式也在初步发展阶段,惟教育电子产品发展已经形成较大规模。从产业链整合来看,在我国占主导角色的还是一些技术平台商,移动运营商也正积极进入移动教育领域。我国传统出版社作为内容提供商在产业链参与度方面颇为滞后,处于被动地位,导致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衡。从数字教育出版的用户来看,仍存在教学和阅读习惯问题。另外,电子教材的优势之一在增强型电子教材,一般嵌入音频、视频、动画、非线性阅读等效果,需要技术上精心制作加工。但这种加工导致教材成本提高,再加上阅读终端以及网络费用等,反而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阻碍了产品的推广。这些都是教育出版商今后应该解决的问题。

注 释

[1]刘灿姣.我国教育出版发展现状与趋势[J].Publishing&Printing,2007(1):7-9

[2]禹天安.应对网络出版新对策:构建立体化教育出版体系[J].印刷技术,2007(2):33-36

[3]高等教育出版社立体化教学网[OL]. [2012-10-15].http://.cn/

[4]韩c凡.诺基亚牵手培生 抢占中国移动教育服务市场[OL]. [2012-04-12].http:///article/12865/

[5]Online textbooks, eTextbooks[OL].[2012-10-15].http:///

[6]Textbook Equity[OL].[2012-10-15].http:///

[7][美]比尔・巴克斯顿著;林成林译.开放教材的可持续商业模式[OL].[2012-04-12].百道网.http:///

article/16739/

[8]美国教科书买不如租[OL].[2012-04-12].新浪网.http://.cn/leadership/mroll/20100212/

17517415975.shtml

[9]Chegg教材租赁网[OL]. [2012-12-15].http://

[10]人教学习网[OL]. [2012-12-15]

[11]我乐学习网[OL]. [2012-12-15].http://.cn

[12]新时代交互英语在线学习网[OL].[2012-12-15]. http://

(收稿日期:2012-10-21)

上一篇:《还乡》的爱情主题管窥 下一篇:建筑施工节水技术及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