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粮油质检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28 04:12:05

县级粮油质检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为确保粮食质检工作质量,重点加强有关农药残留、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和手段的培训,尽快适应现场快速检验工作的需要。各县区粮食质检机构还应根据本地的特点,建立特色明显的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快速检测项目。本文对县级粮油质检机构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及对策以期促进县级粮油质检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县级粮油;质检机构;存在问题;分析对策

1.目前条件下粮油质检机构存在的问题

1.1机构弱化,发展受制

粮食质检机构建设相对被弱化,在资金保障、发展环境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得存在较严重问题。制约着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县级质量机构人员编制、人员开支、新检验项目开展、检验设备更新及质量监测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问题。

1.2粮食质量监管队伍配置不合理

《条例》和《办法》实施后各县相继成立粮食监查队伍。但多数县把粮油质量监测机构排除在外,不参加日常监管工作。有些粮油质量质监站编入监查科,参加粮食行政执法,势必造成粮食监管工作中的质量监管空位和盲区。

1.3投入不足

实验室环境硬件仍达不到计量认证新的《评审准则》要求。大多数县级检测机构在设施条件和技术力量上都较薄弱,且经费缺乏保障,拓展工作较困难,要实现布局合理、安全实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1.4技术相对落后

当前县级粮油质检机构发展很不平衡,检测水平和能力差异较大,市场粮油质量全方位监控的技术和能力不足。特别是卫检能力不强,先进设备缺乏,检测产品种类少,粮油检测项目不全,特别是对现有粮油标准中卫生项目的检测尚不能全部开展,这是当前县级粮油检测机构技术落后的主要表现。多数县级粮油质检机构只能进行质量项目检测,而对技术要求高的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溶残、农残等卫生指标,无检测能力。

2.针对问题的采取的对策

加快粮油质检机构建设,要以机构建设为载体,以人才建设为关键,以能力建设为牵引,以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为保障,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加大投入,改善设施,提升技术,全面推进粮油检测机构体系、技术能力和服务平台建设。

2.1加强粮食质检机构建设

粮食质检机构建设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以粮食质检机构建设为重点,要加强领导,大力开展《条例》《办法》《质量标准》《卫生标准》等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为加强粮食质检机构建设创造舆论氛围。要积极争取县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抓紧解决机构、人员编制及质量监测经费问题。把粮油质量机构建成专业性、权威性的检验机构。

2.2合理配置监查管理队伍

要加强粮食质量工作,使其法制化、制度化,建议立法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明确粮食质量工作的地位与质量管理和检验机构的职能、权利和义务,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制度。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将粮食质检机构纳入监查管理队伍之中,充分发挥粮油质检机构在粮油质量检验及卫生检验的专业性、权威性的作用,提高粮食监管质量[3]。

2.3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专业能力较高的检测队伍

要求县级质检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养与教育,制订适合实际的人才培训规划。对基础理论较差的部分职工采取自学和实验室内以老带新的办法,在尽可能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常规的检验方法和分析技能。对部分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的职工,可与技术没备力量强、检测设备优的检验机构联合,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能体现质检机构特点的专业检验人才。对部分具备良好理论基础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年轻职工,可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或质检机构合作联合进行系统培训,以培养权威性的高科技人才。县级粮食部门和检验机构要尽快建立有利于吸收、培养和使用优秀人才的新机制,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环境。

2.4加强项目建设,提升检测技术能力

粮油卫生监管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在项目建设、能力建设上,重点围绕提高粮油卫生检测能力,增强技术支撑和保障安全作用进行规划、实施。检测产品品种类少、粮油检测项目不全,特别是对现有粮油标准中卫生项目还不能全部覆盖,这是当前县级粮油检测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要找准项目和能力建设的突破口。在购置检测设备上应突出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在工作方法上应结合实际,分步进行。确定重点,添置专业性强、利用率高的精密检测设备,建设有竞争力的县级监测站。

2.5改善粮油质检机构的工作条件,建立资源共享体系

政府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大力支持粮油质检机构建设加大设备投入,配齐粮油质量检测和卫生检测所急需仪器设备和技术的配套、完善和更新、升级。提高县级粮油质检机构检测技术的互补性。要加强同省、市粮油质检机构在检验项目、检验技术上的合作,这样既可弥补县级粮油质检机构检验能力上的不足,又可提高检验的覆盖面。同时要加强与当地社会检验资源的合作,依托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做到资源共享。

3.亟待加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3.1统筹规划,确保粮食质检体系的系统化

政府对粮食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应有近期、中期、长期规划,逐步建立健全。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健全并完善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对粮食产品以及有关粮食标准的实施进行监测;加强对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政策性粮食等质量监测。第二步,应以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为主的检测手段建设为重点,围绕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重点研究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及粮食中真菌毒素等粮食质量安全的快速检测技术手段,建立粮食产品快速检测体系。

3.2合理布局,建立有效运行的县区粮食质检体系

粮食质检体系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合理布局、系统配套、避免重复以及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等原则,立足体制和机制创新,理顺粮食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在体系构架上,要做到横向不重复,突出专业优势;乡镇可以按片建立库级检验机构,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承担常规项目检测任务。纵向有衔接省、市、县相配套;县区应该建立起与省市相配套的中心化验室,配备品质测报所需的仪器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收获质量调查及品质测报基础工作。部门有分工,监督管理、行业管理、检测测试,分工明确。粮食部门内部要做到监督检查、购销调控、行业指导与粮食检验机构密切配合、分工明确。重点做好恢复和落实县(区)级粮食质检机构、人员、经费等工作,督促县区粮食部门,积极筹措资金,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培训检测人员,加强检验队伍建设;同时,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在建立机构和配备仪器设备等方面给予经费补贴。

3.3完善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粮食产品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制

凡质量卫生安全指标不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原粮产品,一律实行退出“口粮”市场或销毁,不得进入交易和销售。这就要求粮食收储企业、批发市场等要把建立和完善安全检验检测手段和内检制度,作为粮食流通的必备条件。还应加强粮食质量安全信息网络建设,将粮食安全情况和认证结果向社会公布,及时将市场需求和质量标准信息传递给生产者和经营者,正确引导消费,提高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

4.结束语

随着《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实施及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进行。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由过去对国有粮食企业粮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向对全社会粮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转变。因此,依法监管好流通领域粮油质量,粮食质检机构所起到的关键职能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齐朝富.对新形势下粮食质量工作的思考[J].中国粮食经济,2003,(9):28-30.

[2]孙晓明.建立健全粮油质检体系[J].中国粮食经济,2010,(6):61.

[3]费杏兴,黄锦良.县级粮油质量检测机构建设探讨[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9,25(4):9-10.

上一篇:框架结构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下一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注意的两个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