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9-28 03:40:47

浅谈农村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

【摘要】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孩子往往过早地承担起了本不属于他们年龄阶段的家庭负担,繁杂的家务劳动和艰难的生活环境往往使他们没有机会去课外阅读,有的甚至于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了激发和培养农村孩子的阅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创新工作思路,为孩子的发展着想。

【关键词】培养;读;兴趣阅读可以改变人生,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是人生旅途的航标,是充满激情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欣赏,在阅读中提升。会阅读的人,便会阅读生活,阅读人性。学会阅读,对一个有品位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学习中,阅读是第一要务。阅读一篇文章、一份报纸、一本书、一段文字,甚至一道题、一幅插图,都是在学习、感悟和求索。因此,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博览群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则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家庭、学校等诸多的因素,他们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这就要靠老师的培养、指导。如何来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范成大诗云“儿童未解躬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说明环境和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样地,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我首先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浓郁的阅读氛围,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为了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我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由于我校是农村小学,学生家庭经济都不是很宽裕,班上学生的藏书量极为有限,因此班级图书角的书一部分是学生自愿捐献出来暂时存放在班里的;另一部分是我带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的;另外我还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墙壁、黑板来信息’来引导学生阅读。如在墙壁上贴一些名人名言的条幅、学生字画和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图片等;在黑板一角开辟出“每日格言”、“每日一句”。学生经常处在这样充满读书的环境中,看看记记,耳濡目染,从而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愿望。

2、 通过名人或榜样激发阅读的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高尔基、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在教学中,我留心观察班里喜爱读书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常常和学生一起早读,或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或自己品读名篇名段,或默读文学名著,学生看到老师经常地阅读,也情不自禁地模仿,逐渐走上阅读之旅。

二、以课本知识为出发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程强调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沟通与综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课本知识为出发点,结合文章体裁的多样性和知识面的广泛综合性,从多层次、多角度作好课外阅读指导。如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文后,可指导学生选择安徒生的其它童话进行阅读,从而领悟童话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又如学习了《月球的自述》一文后,可诱导学生去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增长科技知识。再如学习了《钓鱼的启示》一文后,要求学生翻阅伟大故事小记,从而使学生道德情感得以渲染、升华。当然,在指导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长此以往,必定会使学生养成主动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三、 利用现代化媒体渠道开展阅读

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广泛,且具有超越时空、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等特点。针对现实条件,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现代化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等渠道进行信息即知识的涉取。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尤为重要。其中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结合我校小学生实际,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资源”四大媒体技术开展阅读。我们引导学生正确利用这四大媒体技术来开展阅读。其中对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要指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扰和侵蚀。特别是在电视节目的选择方面应给予正确引导,鼓励学生适时、有选择地收看“少儿节目”、“动物世界”、“新闻联播”等节目,并结合主题队会开展讨论会,发表对当今世界的看法,自然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等,也可组织学生进行小报设计、故事会等活动。通过这些形式,既能扩充个体知识信息的容量,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以活动为载体,巩固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小学生好胜心强,因此开展适当的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是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小学生获得并巩固阅读兴趣。

1、开展竞赛活动。

(1)故事会:学生将自己所读书籍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介绍给班上学生,可以一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分角色讲。

(2)美诗文诵读:课外读物中有大量的优美诗文,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逐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如《古诗词阅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等。

(3)话剧表演:学生从课外读物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章,几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

(4)专题知识抢答赛:如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我便在班上举行了“走进三国”知识抢答赛,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浓厚兴趣。

上一篇:打乒乓球的启示 下一篇:来自北方的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