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中国人寿风波

时间:2022-09-28 02:26:14

重新审视中国人寿风波

国企审计应予立法

审计署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事实依据出具审计报告,其行为并无不妥, 问题在于我们政府的"身份"是双重的。

一方面,政府是整个社会的管理者,理应公正和负责; 另一方面,政府又是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股东), 政府委托或指派审计机构对 国有企业进行审计乃属于股东保护自身财富的一种经济监督行为,本 质上属于股东行为,而非公共行为。因此,政府在 国有企业审计问题上应符合"理性经济人"原则,应该谨慎考虑审计报告对国有财富的影 响(包括国有股股价的波动、法律诉讼等)。因此,国家应该尽快通过立法,对国有企业审 计报告的性质、出具方式、时间和使用范围进行明确规定,以防止外部相关人对国有企 业审计报告的片面理解和不当使用,这样才符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宗旨,维护国家股东 的利益。

信息披露有待完善

笔者理解,美国投资者委任律师对中国人寿及其高官的指控不在于是否有"原罪"( 尽管在事实并不清楚的情况下断言中国人寿有无原罪是不公正的),而在于对"原罪的充分 披露"上面。只要信息得以充分披露,有无"原罪"对投资者而言并不重要,因为 在有效市场下,有无"原罪"都会在股价中得到适当反映;但如果未能进行"原罪的充分披 露",将会引致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股价的误判,就有可能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进而引发法 律诉讼。

海外上市需首先熟悉海外游戏规则,上市国家投资者不会去考虑上市公司所在国的经济制 度和变革背景等情况,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入乡随俗"是一个道理。中国人寿在信息披露 问题上尚有待完善之处。 无论这场诉讼结局如何,都会给今后到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以前车之鉴。从这个 意义上可以说,中国人寿风波未必全是坏事。

投资银行应当尽职

当今各国证券市场无不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首要任务,因此,无论中国人寿如何澄清和 辩解(如中国国有企业的改制特点和国家审计的特定职能),但和者甚寡。就连国 际上几家著名的投资银行在中国人寿审计风波出现后,亦纷纷对此作出负面反应,特别是 当初在中国人寿改制上市过程中与其携手合作的投资银行,如中国人寿的上市承销商花旗 银行、财务顾问雷曼兄弟公司。这些投资银行对于吾国吾民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既通晓海外 成熟市场的规范,也熟稔处于变革中的中国政经运作特点,倘若在执业过程中更加审慎一些 ,应该能够了解到审计署对中国人寿的审计情况。如果投资银行的尽职调查工作做得完善一 些,审计问题应该能够及时发现,那么中国人寿在信息披露方面的纰漏也就可以避免了。今 天,这些依赖改制上市业务赚得盆盈钵满的投资银行巨鳄们,在面对全球投资者和深陷审计 风波中的中国人寿时,难道不应反思一下他们的"专业"和"尽职"当初是如何体现的?在 中国人寿的这场风波 中,投资银行的专业工作能力和声誉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也提醒准备海外上市的中国 企业在选择中介机构时不能仅凭观感判断而应强调理性考察。

上一篇:国内保险企业亟需提高专业化水平 下一篇:从首都机场航意险风波看保险市场不公平竞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