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9-28 02:00:48

西部地区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随着物业管理的发展,西部地区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物业管理专业。本文阐述了西部地区各高等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分析不同培养模式的优缺点、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物业管理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西部地区物业管理教育体系主要独立院校和成人进修及等构成,学历包括中专、大专本科等,十几年来为我国物业管理输出了几十万名物业管理专业人才,他们与其他专业类的毕业生一起, 正逐步取代过去国有后勤改制转行的后勤人员及房地产转行人员,成为物业管理的中坚和支柱。但是随着近年房地产和物业管理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方面所表现出的巨大反差导致物业管理的社会地位日渐低下。学生的就读就业热情遭受一定打击, 一些曾经开设了物业管理专业的院校招生困难,至取消招生。

目前西部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学校主要有:长江师范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西昌学院,成都工业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兰州外语职业学院等。

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各高校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情况的认真调查和仔细研究,目前有这样三种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服务理念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服务理念为中心的模式―以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以服务理念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服务理念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与业主交流的技巧,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经过对各个高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的研究,我们认为西部地区有多所高校的培养模式是以服务理念为中心,如长江师范学院,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院等。现以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培养方案为例:

培养方向:能在物业管理企业、房地产中介从事客户服务、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基层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能力要求:物业招投标能力、制图与识图能力、物业管理投诉接待及处理能力、签订物业管理合同、协助编制物业管理方案的能力、房地产中介服务能力。

课程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企业管理原理、经济学原理、房地产市场调查、商务秘书实务、物业管理概论、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屋销售及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建筑基础、居住区规划、制图与识图、物业管理实务、园艺绿化管理、物业修缮技术、房地产经纪、物业招投标等专业课程

该模式的优点是:物业管理人员能以服务取胜,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品牌,缺点是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难以胜任总体管理工作。

二、以技能为中心的培养模式―以三峡联合职业大学为例

该模式由一些有理工背景的院校创立, 以技能教育为中心, 重视技能的培养, 培养物业管理人员具备解决技术性问题的能力, 将职业资格准入引入学历教育,旨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和管理人才。

该模式旨在培养从事现代智能化楼宇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能源和室内环境品质管理及大型物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现以西部地区有三峡联合大学培养方案为例: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物业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物业常用设备设施的结构性能及操作方法。

专业课程:工程制图、电工及电子技术、建筑CAD、建筑电气控制、物业管理法规、物业管理实务、物业管理财务基础、给排水工程、电梯控制技术、空调系统运行与管理、智能化物业管理、房屋修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营销、毕业实习等。

就业去向:在大中型外贸企业、物业管理公司、写字楼、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安装公司等单位从事物业管理、物业设备设施的施工安装及维护管理工作

该培养方案就明显的体现了培养学生技能的意识。这样的培养模式的优点是:物业管理人员有能力为业主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容易出实效。缺点是缺乏服务的意识,不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

三、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为例

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吸取了前两种好的办学经验,走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培养道路。尽管这条路还不成熟,但它毕竟代表了物业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西部地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房地产学院等正尝试采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培养方案为例:

主要课程:物业管理专业英语、经济学、管理学、物业管理基础、物业管理会计、建筑制图、公共关系、物业环境生态、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招投标、物业管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智能建筑、物业智能化系统、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物业管理市场营销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政府办公楼、高档酒店商厦、写字楼等单位担任物业总管,维护管理各种智能设备、设施,并从事物业规划、管理及经营等工作。

从该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及就业方向来看,该校尝试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基本体现了文、理、工相结合的理念,毕业生既能学习一定的管理财务知识,又能掌握基本的物业操作技能。

(作者:2008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供职川外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统计类)

参考文献:

[1]符培尧,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北京房地产 2007

[2]严实,物业管理大阅兵. 现代物业 2006

[3]邢景辉,浅析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建筑 2009

上一篇: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向度:人力资源开发 下一篇:浅谈高速公路企业的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