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时间:2022-09-28 01:25:47

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制定的护理路径实施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等情况,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至术前住院天数略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也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总住院天数及总住院费用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29-03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损伤,老年人骨强度下降,骨质疏松而使股骨颈脆弱;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因此不需要多暴力,即使在平地滑到或下肢突然扭转,即可能发生股骨颈骨折。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加之股骨颈解剖、生理方面的特殊性,发生骨折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往往较差,还可能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关节僵硬等多种并发症,尤其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还可能出现深静脉血栓、肺炎、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皮肤压力伤等并发症,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帮助患者身体功能恢复,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发生。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崭新的照顾模式,是医疗管理者用来改善服务质量及控制医疗成本的方法之一,有利于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护理管理[1]。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其中男54例,女30例,年龄52~82岁,平均68.5岁。所有患者均经髋关节X线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在入院前均无器官功能衰竭;无影响手术进行的严重并发症;无一侧肢体已行股骨头置换或内固定术的情况;无病理性股骨颈骨折;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通过,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实验,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以整体护理为基础,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

1.2.2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卫生部制定的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表以及其他相关医院实施CNP的经验,制定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路径计划表,向患者详细讲解CNP实施的目的和意义,使其了解关于CNP的相关问题及住院期间的护理目标,建立知情同意书。自患者入院,则进入CPN。路径表以时间为纵轴,以入院指导、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功能康复、出院指导等护理手段为横轴,制定出标准化流程。每日每班次责任护士依照当日CNP内容逐一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康复、观察等任务并及时进行记录。护士长、CNP组长随时在床旁检查、督促指导患者的治疗进展及相关措施落实情况。在实施CNP过程中,如果出现疑难问题,加强各学科之间、医护之间以及部门之间的交流,不断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感受,以便进行讨论和修改。

1.3 观察指标

包括术前住院时间、术前住院费用、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住院天数、术前住院费用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住院总天数、总住院费用比较

实施护理路径后,观察组总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总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80%;对照组10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健康知晓率与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明显及健康教育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CNP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2],是临床护理工作标准化的方法,是通过制定评价标准,对护理问题进行正确的评估,从而加强诊疗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近年来,CNP在我国国内一些城市的大医院相继开展,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其意义如下。

3.1 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CNP有助于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避免各种因素造成的时间浪费,减少住院天数,而住院天数的减少会直接导致住院费用的降低。大量临床资料表明[3],CNP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在本文中也可看出,虽然两组患者入院至术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观察组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

3.2 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常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股骨头脱位等并发症[4]。术后一旦出现相关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将对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过程造成较大影响,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生命,因此应当引起注意。在实施CNP后,不仅医护人员每天需要根据制定的相应的内容实施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还能让患者积极的参与到疾病康复中来,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冯玉新[5]报道,实施CNP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本文中也表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3 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

健康教育效果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与康复[6],而CNP实际上是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间表及进行健康教育的计划表,与传统的口头宣教或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比较,CNP避免了“填鸭式”的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获取的知识更系统、更完整,更有针对性,更易于接受。本文中,将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4 提升患者满意度

患者是否满意是衡量医院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CNP不但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还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7],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文中,将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总之,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还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慧玲,张骞云,南桂英,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专业《岗位能力综合训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3,27(3C):856-857.

[2] 方丽珍,王爱莲.临床路径-全身的临床服务模式[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3.

[3] 王金金.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应用的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6):1061-1062.

[4] 徐欢红,董建文.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股骨颈骨折围术期的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11):1181-1182.

[5] 冯玉新.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46-647.

[6] 张友爱.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27-28.

[7] 石绍南,尹娟鹉,李凤辉,等.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3,20(4):28-29.

(收稿日期:2013-05-17)

上一篇:知用善学方为高 下一篇: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