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王对泰国历史与文化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2-09-28 12:21:17

泰国国王对泰国历史与文化影响的研究

摘 要:泰国,全称“泰王国”有700多年的历史与文化,1932年6月,拉玛七世时期,民党发动,废除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君主立体,并颁布了泰国第一部宪法,泰国由此建立了民主制度,成为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泰国历任国王在在其历史与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国王虽无实权但威望是极高的,任何人都不得诽谤与不尊国王,在泰国泰王被打造成一位神明般的佛教君王的形象,迄今仍被泰国人敬仰。国王在泰国的历史长河里扮演着领头的作用,他是泰国历史与文化的缔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领头者。最终,泰国会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宗教和国王"至上的信仰佛教的神权政治社会。

关键词:泰国国王 政治 文学 历史与文化 影响;

一、泰国的基本概况

(一)泰国基本地理人文概况

泰国,全称“泰王国”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中部,面积513115平方千米。泰国的北部和东北部与老挝接壤,北部和西北部与缅甸交界,东连柬埔寨,南接马来西亚,东南亚临太平洋泰国湾,西南濒印度洋安达曼海。地形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山脉、河流、森林和矿产资源,属热带季风性气候。

泰国是一个多的国家,全国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素有“黄袍佛国”之称,佛教文化也是泰国文化的核心。泰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泰国的文学、艺术、传统习俗等也不无打上佛教文化的印记。

(二)泰国基本历史文化概况

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与文化。兰那是泰国最早由泰人建立的国家,13世纪后文化昌盛,长期保持独立地位,直到16世纪中,才沦为缅甸东吁王朝的附属国,1774年摆脱缅甸统治,1804年正式进入曼谷王朝版图。兰那的南邻,是泰人的素可泰,素可泰的建国年代,过去多认为在1257年,现在许多学者认为在1219-1238年间。素可泰王国是初期的封建国家,其国王是兰甘亨国王,由于王国版图的扩张都是依靠武力征服各部落小国,各地区之间缺乏经济联系,王国对各地的统治不稳固,在兰甘亨国王死后,素可泰王国就开始衰落下去。1350年,阿瑜陀耶王朝开始崛起,1438年,阿瑜陀耶王朝吞并了素可泰王朝统一了泰国,阿瑜陀耶王朝历时417年,是吴哥王朝之后东南亚历史上统治世间最长的封建王朝。其国王是乌通王。阿瑜陀耶时期奉行萨迪纳制,在行政上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国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被宣布为全国土地、财富及全部臣民的主人,国王还垄断了对外贸易。1767年阿瑜陀耶王朝被缅甸灭亡以后,郑信王打败缅甸军队恢复了国家独立,建立了吞武里王朝。1782年,披耶达信的部将却克里利用僧侣和人民的不满情绪,杀死郑信,建立了却克里王朝,号称拉玛一世王。又称曼谷王朝,曼谷王朝开始即现在人们众所周知的王室家族更迭从此拉开序幕。总体来说,泰国在历史上被划分为四个朝代即:素可泰时期、阿瑜陀耶时期、吞武里王朝、曼谷王朝。到目前为止,曼谷王朝已经经历了十位国王,现任国王是拉玛十世,在泰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和颇有造诣的有朱拉隆功王、蒙固王、瓦栖拉兀王等。

二、泰国国王对国家历史与文化的影响体现

(一)国王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早在阿瑜陀耶中期,行政上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以及实行萨迪纳制以来就确立了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利,被宣布为全国土地、财富及全部臣民的主人。在素可泰初期,才从部落社会过渡到君主制,因此,氏族部落的残余极为严重。国王称“波坤”即“父君”,郡主与庶民的关系被喻为家长同子弟的关系,因此,国王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宗法关系。

近代以来,泰国国王如蒙固王、朱拉隆功王、哇栖拉兀王等,都不仅是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统治者,也是思想上的领袖。他们在维护泰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较多的接受西方文化思想,较为主动的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改革。他们的思想、著作本身就是近代泰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直到1932年革命前,一直居于统治地位。

1932年民党发动后,泰国旧有的君主专制政体被,取而代之的是以国王为首的君主立宪制。在这种制度下,国王作为国家、民族以及泰国君主立宪制度的象征被保留下来,并仍然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泰国的宪法规定是国王尊贵权利与地位最权威的体现。泰国的历部宪法都对国王的权利和地位做了明确的规定,从法律上保证了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但是由于君主立宪体下国王不参与政治,所以泰国国王所拥有的权利只是形式上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国王在泰国的政治生活中应该是中立的、超政治的,他不能偏袒于任何一个党派,也不能参加选举和被选举。在立法权的行驶上,国会讨论通过的一切法律、法规提案都必须报请国王签署批准。经国会审查通过的法律草案交内阁总理在20天内呈国王签署,然后才能颁布实施。国王对国会通过的法律法规草案享有一定的否决权。

国王通过法院行使司法权时,各类法院对案件的审理都以国王的名义进行,并对国王负责。国王可根据被告的申诉,建议最高法院重新考虑已作出的最终判决。根据现行的宪法规定,国王还有权决定大赦。

(二)王对国家历史与文化的影响

国王是历史的造就者,也是历史文化的启蒙者,没有国王的存在就没有泰国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国王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是创国元首。没有国王的领导与治国之策,国家也就不复存在,也就无从谈论文化与历史。泰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其佛教、建筑和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历朝历代国王都很重视维护本民族的文化,认为泰国文化是维系国家团结的重要根基。国王普密蓬说过:“维护文化就是维护国家”。泰国文化方面主要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方面

泰国文学自兰甘亨石碑起,经历了800年的风风雨雨,走过了从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到现代文学的曲折道路而逐渐成熟起来。其国王及王室对文学所做的贡献也是极大的,很多作品的作家都是王室人员,他们不仅是文学作品的传承者还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泰国的文学发展历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泰国古代文学基本上是宗教文学、宫廷文学以及经过宫廷文人在创造的民间文学。素可泰时期的兰甘亨碑文到至今都还广为流传,碑文语句简练、易读易懂主要是用来记事、纪念和颂扬。阿瑜陀耶时期,松贪国王下令编写了讲述佛祖前世故事的《大世赋》。这一时期纳莱国王以及曼谷王朝时期的帕拉玛奴亲王一起编写了泰国第一首禅体故事《舍阔堪禅》

吞武里王朝时期郑信王创作了著名舞剧《拉玛坚》的四段剧本。泰国古代文学在曼谷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作家和文学作品大量涌现。

拉玛一世对文学的最大贡献,是组织人力物力抢救了一批文化典籍。他和他组织的宫廷写作班子共创作整理了五部作品,包括四部诗剧剧本和一部记行诗。他第一次整理了全本《拉玛坚》。

拉玛二世时期(1809-1824年)国内外形势比较稳定,国力得到恢复,文学也呈现初步繁荣。拉玛二世对戏剧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亲自写作整理了好几个剧本,创作整理和改写了12部作品,其中包括名著《拉玛坚》和《伊瑙》以及《昆昌昆平》的部分段落,有很多学者甚至一度认为拉玛二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就是对文学的贡献。

拉玛三世时期(1824-1851年)基本上是国泰民安,文学继续呈现繁荣局面。由于国王的个人的认识和喜好,一些文学形式发生了变化。拉玛三世认为世俗作品过多,需要加强宗教宣传,于是鼓励翻译佛经,拉玛三世不喜欢戏剧,将宫中的剧团全部解散。

拉玛四世时期(1851-1868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泰国与英国、美国、法国等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泰国的独立地位和部分丧失,在这种国际形势下文学也受到了不少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时期散文类文学发展较大,一些文人作家出国学习创作了很多具有外国特色的文学作品。

拉玛五世鼓励创作和翻译,设立了金刚奖章对此加以奖励。拉玛五世末期,泰国文学作品发生了从诗歌到散文,从流行长篇叙事诗歌和中国历史演义故事到西方翻译文学作品和新创作小说的转变。

拉玛六世时期,作家摹仿的水平提高了,只是摹仿作品的某些部分,拉玛六世自己就用化名发表了摹仿之作《通因的故事》。

虽然泰国目前还不是一个文学大国,但泰国人民创作的丰富的文学作品,如同璀璨夺目的珠玑,装点着世界文学之林。

2、佛教与建筑方面 佛教在泰国的传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虽然泰国的信使仅有700多年,即从13世纪中叶素可泰王朝建立至今,但是在素可泰王朝建立之前,佛教就已经在今天泰国的这片土地上进行传播。泰国历任国王都非常重视佛教的建设与传播,所以泰国的建筑基本上以佛寺为主,他们也把佛寺修建的精美程度作为评价建筑物审美的标准,所以今天我们在泰国看到的很多壮观的建筑物多以寺庙为主,很多旅游胜地也以寺庙为名,例如金碧辉煌的大皇宫、玉佛寺还有黎明寺、卧佛寺等等有名的寺庙。

素可泰时期的第五代君王立泰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精通巴利文和三藏经,热心发扬佛教,在各地兴建佛寺和佛塔,铸造佛像。撰写了泰国第一部佛教文学作品《三界经》,立泰王曾受戒出家为僧,这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位的君王出家为僧。此举影响了后来的每代国王和泰国男子,现在他们在一生中至少一次短期出家,以接受佛教的洗礼。

阿瑜陀耶时期乌通王进行佛教改革,派遣使节到斯里兰卡迎来斯里兰卡僧人,整顿僧伽组织。此后的历任君王都以扶持佛教为己任,大量修筑佛寺,修筑佛像,以及扩建原有的佛塔,促进了佛教在泰国的发展。

吞武里王朝时期,郑信王在位时曾大力扶持佛教,他命令修复黎明寺,并加以扩充,作为宫内的皇家佛寺,不住僧众,并下喻让在阿瑜陀耶陷落时奔赴各处避难流落的僧人,回归到原来的佛寺,并给予各种协助。

拉玛一世后大力发展佛教,利用佛教来维护国家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他下令修建和修复佛寺,以及收集古代的佛像收藏在新建或修复过的佛寺里供奉,或赐给一些佛寺供奉;

拉玛二世时期规定了佛教用语为巴利文,以及巴利文的九考试制度。

拉玛三世下令各地修建多所佛寺和佛塔,搜集丰富的史诗壁画和古代佛教艺术,将其重新刻画嵌在佛殿、亭台的廊壁上。

拉玛四世为了改革佛教,提倡严格戒律,于1829年创立“法宗派”,并制订多种管理佛教僧团规约,劝令僧人严格遵守戒律,加强僧伽教育,至此,泰国的僧团分为大宗派和法宗派两大派别。

拉玛五世领导编修了《三藏经》并刊印1000部赐赠多个国家,成立了“大僧长会”,以法律的形式将僧伽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

拉玛八世时对原有的《僧伽法令》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按照管理国家的模式来管理僧人。僧王由总理提名、国王批准宗教事务在国家教育部宗教局直接领导下进行。

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是目前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他对佛教一直非常虔诚,除了大力扶持修建佛寺以外,而且还拥有属于皇家的佛寺数十所,供养了一大批佛教僧侣。每逢佛教节庆,国王全家必到佛寺礼佛、斋僧布施,祈求国运昌隆,1946年,拉玛九世将大舍利寺学院改为朱拉隆功佛教大学,1947年将玛哈蒙固佛学院改为玛哈蒙固佛教大学,完善了佛学教育制度与课程体系。

三、结语

曼谷王朝300多年来稳定的统治,百姓依赖王室,国王已成为泰国人的信仰或生活习惯。泰国的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其历代国王在这条文化长河里是主宰者也是传承的发扬者,无论是它璀璨的文学,还是它神秘虔诚的佛教或是它金碧辉煌的佛寺建筑都无不渗透着国王倾注的心血,可以说泰国的历代国王都是其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他们在泰国历史与文化的伟大篇章上画下了浓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1]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2]陈晖,熊韬.《泰国概论》,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2012。

[3]金勇.《泰国民间文学》,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杜蘅相.《泰国王室对于泰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学术论文网,2015。

[5]戴维.K怀亚特《泰国史》,东方出版中心,2009

上一篇:浅议新形势下的医院病历档案管理 下一篇:浅析电气工程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