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归属问题

时间:2022-09-27 11:27:16

浅谈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归属问题

摘要:目前,正在搞和计划搞地下管线普查的城市,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的归属问题。笔者认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应归属于城建档案馆保管。

一、城建档案馆是一个城市建设系统唯一的综合档案馆

城市建设档案馆是一个城市城区内唯一的一座城市建设系统的综合档案馆。良好的保管条件、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任何专业档案馆(室)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理应归具有行业权威性、整个城市建设系统唯一的综合档案馆--城建档案馆保管。

二、法律条文规定,档案原件应交由城建档案馆保管

建设部建办[1995] 697号文“关于印发《城市建设档案案卷质量规定》的通知”中第3.3条明确规定,“进城建档案馆的文件材料应是原件”。而建设部《城市建设档案分类大纲》中把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归属为Q大类。因此,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有形成城建档案的单位都必须按国家建设部下发的文件要求,把所形成的城建档案原件交由城建档案馆保管。

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36号部长令)也明确规定城市地下管线工程应由城建档案馆负责。

三、行政职能要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应交由城建档案馆保管

争议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归属问题的单位主要是城建档案馆与地下管线测绘部门。一般来说,测绘部门均是企业或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属生产单位,都没有对社会提供档案利用这一行政职能。相反,对整个城市的城建档案进行管理并对社会提供利用乃是城建档案馆的重要行政职能之一。只有把普查成果原件交由城建档案馆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价值。

四、档案信息的现代化管理要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应交由城建档案馆保管

地下管线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建及延伸着,所形成的城市管网信息是动态的。引入计算机技术实行地下管线信息动态管理需要及时补充可靠的新的管线信息,城建档案馆作为一个城建档案信息源,对外所提供的档案信息必须及时、准确、真实、可靠,具有权威性。如没有原件的话,我们将无法实现上述目标。

关键词地下管线;档案原件;归属问题;行政职能

众所周知,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是一个城市地下管网的真实写照,是指导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因此,对其原件的归属问题争议很大。本文想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以达成共识。

建设部已把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列为“九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来抓,以改变由于地下管线埋藏情况不清而制约城市发展的现状。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已于八十年代,进行了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现在,一些中小城市正在进行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还有一些中小城市正在计划搞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已搞完地下管线普查的城市,有的已经遇到了其档案原件的归属争议问题。如青岛市已于86年至91年搞完了地下管线普查工作,但其原件的归属问题一直争议很大,至今测绘部门也没把其原件交由城建档案馆保管,给地下管线普查成果档案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正在搞和计划搞地下管线普查的城市,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的归属问题。笔者认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应归属于城建档案馆保管。

一、城建档案馆是一个城市建设系统唯一的综合档案馆

一般来讲,城市建设档案馆都是当地政府所属的科学事业单位,归属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建委或规划局领导,是一个城市城区内唯一的一座城市建设系统的综合档案馆。档案馆的库房馆藏能力强,库房大都采用中央空调保持恒温,并配有除湿机、杀菌机、声像、缩微等先进设备,基本建成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同时,配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良好的保管条件、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任何专业档案馆(室)所无法比拟的。而地下管线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所形成的档案原件是整个城市所拥有的巨大财富,具有极大的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因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理应归具有行业权威性、整个城市建设系统唯一的综合档案馆--城建档案馆保管。

二、法律条文规定,档案原件应交由城建档案馆保管

建设部《城市建设档案分类大纲》中明确指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是城建档案中的一部分,并把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归属为Q大类。建设部建办[1995] 697号文“关于印发《城市建设档案案卷质量规定》的通知”中第3.3条明确规定,“进城建档案馆的文件材料应是原件”。特别是建设部2001年7月4日的第90号部长令,第十条明确规定,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补绘形成的地下管线档案应当在普查、测绘结束后三个月内接收进馆。地下管线专业单位每年应当向城建档案馆报送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管线现状图和资料。既然国家建设部明文规定,那么,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有形成城建档案的单位(当然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形成单位也不例外),都必须按国家建设部下发的文件要求,把所形成的城建档案原件交由城建档案馆永久保管。

三、行政职能要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应交由城建档案馆保管

目前,争议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归属问题的主要是城建档案馆与地下管线测绘部门。一般来说,测绘部门均是企业或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属生产单位,都没有对社会提供档案利用这一行政职能。相反,对整个城市的城建档案进行管理并对社会提供利用乃是城建档案馆的重要行政职能之一。地下管线普查的目的就是为了对社会提供利用,以便更好地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

四、档案信息的现代化管理要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应交由城建档案馆保管

我们知道,地下管线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建及延伸着,因此,所形成的档案也就实时地处于一种动态状态。如能实现地下管线综合图的计算机管理,就能在计算机上很方便地实现地下管线的增加、修改、删除、迭加、剥离等动态管理,使我们对外提供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始终是实时的。城建档案馆作为一个城建档案信息源,对外所提供的档案信息必须及时、准确、真实、可靠,具有权威性。因此,各地城建档案部门都购进了计算机、扫描仪、数化仪、绘图仪等先进设备,搞城建档案信息的现代化管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的话,我们将无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知道,蓝图易受潮湿、温度等外界因数影响,涨缩最大误差可达1―2mm,对于1:500比例尺的地下管线综合图来讲,实地点位误差将达到0.5―1.0m。如按此进行规划设计的话,原本在人行道上的管线井位(如下水井)就有可能跑到住户内,由此我们提供给社会的地下管网图将失去它应有的参考价值。因此档案馆应保存一套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使档案馆能对其实现动态管理,以保证我们对社会提供的地下管线综合图永远是实时的,以便我们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鉴于各地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开展的程度不同,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以保证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能及时地接收进馆。

(一)、对于已搞完地下管线普查的城市,应让测绘部门提交一套原图或二底图。目前,全国已有好多城市在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初就已搞完了地下管线普查,那时的测量方法和手段基本上是野外测量数据人工采集,然后进行室内人工编绘地下管线综合图,如北京、济南、青岛等城市。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城市城建档案馆并没有把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接受进馆。为了实现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更好地发挥城建档案馆对外服务的窗口作用,为社会提供实时的地下管线信息,我们应努力取得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力争把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接收进馆。如已既成事实,接收档案原件有一定困难时,我们一定要坚持接收地下管线综合图的二底图而不是蓝图,决不能妥协。

(二)、对于正在搞和准备搞地下管线普查的城市,可以以数字地图的形式接收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现在由于测量方法及手段的改进,一些大的勘测公司已实现了野外测量数据的计算机采集(如保定金迪公司),这样就很容易地实现地下管线数字综合图。最终,我们可以作为原件来接收这些地下管线数字综合图,使我们城建档案馆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地实现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如勘测公司无野外测量数据的计算机采集能力,而是根据野外测量数据采取人工编绘成图的方式,编绘地下管线综合图,那么,城建档案馆一定要让测绘部门提供原图或二底图,以便于我们对其数化,从而实现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为社会提供实时的地下管线信息。

只要我们加大宣传“依法治档”的力度,坚持“依法治档”,力争取得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最大支持。经过全体城建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原件应交由城建档案馆保管,将成为这一归属问题争议的结局。

上一篇:浅议脚手架搭设技术及搭设现场存在的问题及对... 下一篇: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