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及实现

时间:2022-09-27 11:25:36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及实现

摘 要: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考虑,优化各种财务目标管理,总结和反思财务管理目标在实际管理模式和理论上的选择,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性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进行理财活动所要实现的目的或结果。为了完善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便于财务管理活动的实践,有必要对财务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运行方式,科学的设置财务管理目标,实现财务管理的良好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运行的方向,如果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相偏离,则企业的财务运行很难达到优化。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

(一)利润最大化理财目标。我国企业长期形成的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科学合理的,也是符合企业发展的初衷,但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进行经济核算,实施科学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是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由于公司经营者承担保值增值责任,公司的生产经营片面以实现短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使利润最大化目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已逐渐不适用于现代财务管理。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财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理的经营为股东创造最多的利润,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股东的财富是其拥有的股票数量和市场价格来决定的。股东的财富是一定期间股东权益的现金流量,按考虑风险报酬率的资金成本换算为现值来体现股东的财富。上市公司不是企业的主体,股东财富最大化与金融市场是密切关联的,因此,金融投资市场有效性的发展。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财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理经营,利用科学合理的财务政策,充分的考虑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实现企业总产值的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基础,强调企业利益的增加满足各方面的利益。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其理由是企业要实现利益价值最大化目标,必须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满足各方面的利益要求。

三、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企业的投资与资本运行结构是企业获得报酬和存在运行风险的主要因素。因企业在投资中风险与收益并存,只有科学严密的投资计划才能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报酬率和风险与股东财富大小的关系,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在选择投资环境时,往往会选择具有长远经济效益的最佳投资方案,,提高财务管理决策质量,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股利政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影响着企业的融资和资本运作。一般认为企业股利决策要体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和企业有充足的运行资金。当企业获得超额的利润时,企业将利润的一部分作为盈余以便为股东创造更多财富。

(二)外部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完善的法律制度使经济活动受到法律的约束,在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都按照法律的要求进行,都要与企业外部的经济主体发生经济关系。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法律的允许的范围内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同时,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规划和改革措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企业的决策者能够科学的预测政府的经济政策导向,了解国家对企业的优惠政策,按照国家的政策相机行事,就能趋利除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了使企业能够正常的生产和销售,必须把有限的资金科学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企业在财务实行统一管理,严格用款计划,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的订单,安排生产进度,安排原材料购进。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必须呈报月用款计划,由企业的决策层经过科学的分析统一安排,确保资金按时到位。企业存货资金闲置现象较为普遍,这样固定资产增多,流转资金减少,造成资金运用存在不良的问题。如何实现资金的有效应用是解决企业发展困境的主要问题。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每年集中一定的时间,对企业的原材料和成品的存货进行清理和盘点,及时清理库存中废弃或者多余的材料,是固定资产变为货币资金,加快其流动性,为企业重新创造利润。

(二)开源节流,扩大企业利润。根据销售状况、市场需求信息以及国家相关政策,财务人员或者销售部门人员对销售预测分析,为提高企业的销售提供一个合理的依据。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多一些突出的销售人员给予更多的提成,以便鼓励员工扩大企业销售额,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的资金使用大部分用于购进材料与设备上,因此,原材料的价格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的高低。其次,降低采购费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降低成本,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径。

(三)财务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合理筹措和有效使用。一方面,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面临着资金紧张;另一方面,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游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资本市场上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为企业筹集最多的资金。因此,财务人员要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经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五、结束语

总之,企业要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观念,重视资金的管理,真正把资金视为维护企业的生命线,讲求资金的使用效果,让每位职工都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企业领导者应重视财务管理,懂得财务管理,抓好财务管理,把有限的资金合理地运用,实现企业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保证生产销售的正常进行,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使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56-58.

[2]张越.试论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的目标[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5):66-67.

[3]于红莉.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及影响因素[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04):157-158.

[4]梁慧.树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财务管理新观念[J].财经界(学术版),2009(12):82-83.

[作者简介]王惠慧(1979.01-),吉林工商学院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

上一篇:情感教育: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下一篇:试论网络交易对税收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