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交易对税收产生的影响

时间:2022-09-15 08:51:34

试论网络交易对税收产生的影响

摘 要:本文论述了网络交易对税收原则、现行税制、国际避税问题的影响,便于将来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我国网络交易税收征管新模式。

关键词:网络交易;税收政策;税收征管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一、网络交易的涵义

(一)网络交易的定义

网络交易,其实就是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和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人们不再是面对面的、看着实实在在的货物、或靠纸介质单据(包括现金)进行买卖交易。而是通过网络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和方便安全的资金结算系统进行交易。

(二)网络交易的特点

(1)网络交易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作为支撑体系:1)进行网络交易(电子商务),需要依靠技术服务。即电子商务的实施要依靠互联网、企业内部网络等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完成信息交流和传输,这就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支持。2)改善网络交易(电子商务),必须依靠技术服务。企业只有不断优化电子商务软件及信息处理程序才可以更适应市场的需求。在这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服务,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支撑。

(2)以全球市场为市场范围。网络交易(电子商务)市场的范围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市场,不再有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明显迹象,其重要的技术基础――互联网,是遍布全球的。因此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虚拟电子社区和电子社会,需求将在这样的虚拟电子社会中逐步形成。同时,个人将能够跨越国界进行交易,国际贸易将进一步多样化。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球范围的商务空间,跨越时间和空间,组织世界各地不同的人员参与同一项目的运作,或向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展示销售刚刚诞生的产品已成为新生企业现实的选择。

二、网络交易对税收产生的影响

(一)对税收原则的影响

(1)税收中性原则。税收中性原则的实际意义是实施的税收不应阻碍或延缓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税收政策对电子商务的税负应与传统行业保持一致。在世界范围内,遵循税收中性原则,已是对电子商务征税的基本共识,我国也应该采用并遵循这一原则。

(2)税收公平原则。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方式,虽然是一种数字化的商品或服务贸易,但它不会改变商品交易的本质,仍具有商品交易的基本特征。因此,按照税收公平原则,它与传统贸易应该适用相同的税收政策,承担相同的税收负担。

(3)税收效率原则。电子商务税收政策应该在我国现有的网络技术和征管水平的前提下,确保税收政策可以被准确执行,易于税务机关的实际征管和稽查,也易于纳税人的理解并执行,力争将纳税人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偷税和避税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这样才能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率。

(4)财政收入原则。我国现今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进步需要税收的大力支持。税收财政收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国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变革,必须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亦即保证国家各方面支出的需要。电子商务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财政收入原则,与我国整体税收制度相协调,以保证国家正常的开支需要。

(5)维护国家原则。我国现今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可能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模式,跟在他们的后面,而应该在借鉴其他国家的电子商务发展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在制定网络商务税收方案的同时,应有利于与国际接轨,还应考虑到维护国家的和保护国家的利益。

(二)对现行税制的影响

(1)纳税主体的变化。我们知道,纳税主体――即纳税人的确定是税收管理中的基本政策,国际上通行的是属地主义和属人主义两种政策。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便利,一些企业与个人不再需要到有关部门注册登记,只需开一个网上商店就可以开展业务。不仅个人、企业的国籍和归属难以确定,甚至连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产权关系都越来越模糊,这使得纳税主体的国际化、复杂化、模糊化和边缘化,越来越多的商业交易很难清楚的确定究竟是属于哪一个或哪些企业的活动。因此,纳税人难以确定,这是网络经济带来的税收政策困惑之一。

(2)征税对象的变化。对于跨国贸易和跨国公司来说,其经营方式与财会制度千差万别,涉外税收征管的对象具有错综复杂的跨国性。对于网上交易而言,在交易的双方都可能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情况下,税务部门应如何确认其交易行为已发生?又应如何确认其应纳税时间与交易的金额?如果是跨国的网络交易,又应如何计算进口关税与出口退税?这些将都是网络经济带给税收政策的又一巨大难题。

(三)对国际避税问题的影响

(1)转让定价易如反掌。由于关联公司内部局域网快速的发展,各关联成员之间在对待特定的商品与劳动力的生产和销售上有了更广泛的使用空间,关联公司可充分利用网络传递的手段,在各成员之间有目的性的进行调整收入定价和分摊成本费用,从而轻而易举的转让定价以谋求整个关联集团更大的税收利益。传统交易中对于非常情况的出现,税务机关可使用成本加价法、比较利润法等来进行调整,而在网络贸易中,赢利企业只要通过互联网或内部网从事交易,必然会对传统正常的交易价格带来挑战,特别是随着银行经营的网络化以及电子货币与加密技术的广泛使用,纳税人在交易中的定价显得更加灵活和隐蔽,使对关联企业的转让定价调整很难找到可参照的正常交易价格。可以想象,这大大的增加了反避税工作的难度。

(2)国际避税空间越来越宽。由于各国都有对发生在其境内的运输或支付行为征税的权力,所以纳税人大多会选择在避税港建立虚拟公司,通过其进行贸易,或将其作为交货的地点,利用避税港税收政策避税,会造成许多公司在经营地亏损,而在避税港所得的利润却居高不下,这便是传统的国际避税。自从网上交易出现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邮件、IP电话、网上传真等技术进一步普及,无须在避税港设立公司,而只需要拥有一台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以及一部电话,就可以与国外的企业进行商务洽谈与贸易,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伟样.网络经济对税收制度的影响[J].经济论坛,2003(06).

[作者简介]刘永平(1976.06-),吉林工商学院讲师,从事财税理论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及实现 下一篇:云计算条件下的电商服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