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建筑安全管理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

时间:2022-09-27 08:48:43

浅谈当前建筑安全管理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严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从多角度的找出安全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本文正是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缺乏有效的事故应急机制等方面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安全管理;建筑工程;安全施工

引言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设置安全组织管理机构!!安全组织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应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为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该体现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合理、完善、具有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加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团队建设

1.1 必须加强人员配备

在国内的较发达地区城市,如沿海地区,、华南片区均基本能按要求配备足够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但相对落后的部分地区难以达到要求,国内的大部分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能按要求配备足够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小型建筑施工企业难以配备齐全。因此,加强对专职安全管理系统人员的梯队建设,培训后期人才,确保为企业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仍是专职安全管理系统团建设的重点之一。在现场施工生产过程中,配备了足够的合格专职安全管理的人员,明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指责是保证项目生产安全的基础。

1.2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管理。一个好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往往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管理,既要懂机电、又要懂土建,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工作流程、技术标准非常熟悉。安全管理也是“以人为本”的,在一定程度上大部分人员的素质、能力,也是方向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专职安全管理素质是安全管理系统团队建设工作重点。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与考核,提高其建筑方面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严把入岗关,企业应建立新入岗、转岗的培训、考核制度,对新入岗、转岗进入安全岗位的情况进行培训教育、考核、监控,确保进入专职安全管理系统人员的基础素质,才能确保整体素质。

2 做好安全策划,将安全管理的重心前移

2.1 存在的问题

许多事故的成为是由于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施工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提前对施工生产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评估,视其大小,采取适当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到“预防为主”,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在施工生产工作实施之前,做到重心前移,可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2项目安全策划

各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策划应以项目为单位编制,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根据项目类型及大小,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为项目配备合格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相关岗位职责。

(2)根据地方法律法规文件及合同的相关要求,确定出项目安全的日常管理流程,建立项目内部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内部安全管理方面规章制度,如检查制度、交底制度、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奖罚制度等。策划时应充分的考虑地方相关要求,工程的结构类型、施工特点、施工进度、劳动力情况等。

(3)做好与安全相关的设备设施策划,包括大型起重设备安拆、防碰撞、外架搭设方式,临边洞口防护方案,生产平面布置等内容,尽量在未施工前将每一个枝节都考虑清楚。以工程各施工阶段为主线索,采用树状图分析清施工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并制定最优化方案。

(4)做好项目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在开工前,辨识项目各施工阶段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危险,按客观的统计评价方法(如LECD法)确定出其中最容易造成事故的最大危险源,针对重大危险源,做预防控制措施,提前将重大危险源控制在可承受的安全范围内。

3 安全培训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目前,大部分企业均开展了安全教育,但安全教育收效不佳,工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提高不多。其原因主要有:

(1)培训方式机械陈旧,安全教育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工人不感兴趣。

(2)培训内容宽泛空虚,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

(3)培训考核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测评员工的安全技能水平。

要增强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通过培训真正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更新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树立“长期培训、时时教育”的观念,除应做好日常交底教育的同时,还应定期的开展安全大会,事故案例教育会等;

(2)要更新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教育不搞形式、注重实效。结合施工现场开展教育。注重发展工人间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要从事故应急实战演练中学习安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将方面案例作为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让员工从方面事故中获取经验教训;

(3)要更新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培训要紧贴工人岗位实际。培训针对性要强,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懂什么”的原则,对具体操作的工人突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要更新安全教育培训的手段,将安全教育培训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项目应注重开展安全板报,安全长廊、安全宣传栏,安全标语等形式宣传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的安全文化宣传方式,使广大员工在生产生活中就能受到教育、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以引导工人关注安全、体会安全,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

4 对事故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4.1 存在的问题

安全是相对,在施工生产中,不可避免的有生产事故的发生。我国于2007年3月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报告、调查、处理流程。在发生事故后,怎样应对、处理事故,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目前较多企业不能正确处理好的问题之一。完善企业内部应急响应机制

完善企业内部应急响应机制,明确抢救、报告流程,公布责任人电话并确保其24小时畅通。企业应完善现场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预案。在现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按“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开展抢救工作,做好二次事故预防措施。保证上报渠道的畅通,在第一时间内将事故情况上报给企业负责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规定“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指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应先自救、再向外求救。企业应加强在发生事故后现场保护与管理,防止现场破坏。

4.2 坚持四不放原则

在事故的调查、处理方面应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1)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在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成立内部的调查小姐,在不破坏现场的前提下、调查事故的原因,并为后继的调查人员提供第一手与事故相关资料。在事故的原因未查清之前,应封闭现场,停止施工作业,稳定工人的情绪,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2)未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根据事故大小,经事故调查小组调查并查清了事故原因后,企业应根据专家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一方面是积极做好现场的整改,排除现场中安全隐患。此外还应在管理角度上制定出后期的管理防范措施工以点带面加强后期类似问题的安全管理。只有在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后才能继续开展生产工作。

(3)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

企业也应根据内部的奖罚制度奖优罚劣,对事故抢救有功者进行奖励,对事故的主要责任者绝不姑息,必须进行处理。

(4)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企业、社会带来了经济损失及负面影响。事故的原因总体上可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问题。将事故作为反面教材料通过以上三面的改进,对周边企业、工人进行教育,改进生产管理中的不足,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5 结语

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系统科学。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因此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安全管理的水平高低与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关系到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的安全。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加强管理、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宏伟目

上一篇:浅谈工程造价控制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简述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