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时间:2022-09-27 01:30:31

信息技术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教学中常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结合教师创设的情景,阐述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以及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情境;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Situational Approach in the IT Classroom

Xu Ronghai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321004,China)

Abstract:The Situational Approach is a teaching method of teaching oft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 disciplines,combined with teachers to create the scene,described the creation of situation in the IT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T teaching should be noted that a few questions.

Keywords:IT;Situation;Teaching

信息技术课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而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猛,课程知识内容更新换代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如何达成上述目标,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

一、情境教学法的提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已有的知识,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课堂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判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情境教学法能把刻板简单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实境中,让师生融合为一体,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呢?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寓教于“情”于“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等各种综合能力。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情境的创设是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从而引起理想的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合理的情境,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在真实的情境中交流、学习,体验成功,发展能力呢?笔者通过收集、整理一些成功经验并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对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进行了论述,包括基于任务驱动的情境创设、基于多媒体运用的情境创设、基于成功体验的情境创设、基于问题的情境创设。

(一)基于任务驱动的情境创设

所谓的“任务驱动”就是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围绕任务展开学习,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其关键是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情境中感受学习快乐,在任务中掌握学习的技能。EXCEL中公式的使用对于初中生而言是比较难的一个内容,为此教师提供给学生全班某次考试的成绩表,要求学生帮助教师进行成绩的统计与分析,学生在此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掌握了求平均、求和等各类常用公式的使用,轻松解决教学的难点。

(二)基于多媒体运用的情境创设

多媒体是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各种媒体的统称,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占有媒体资源优势,信息技术教师更要善于运用相关的多媒体手段不断地丰富和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制作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利用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资料来扩充教学信息,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可以运用精美的图片、好看的动画,创设一种美感情境,让学生处于一种沉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学生的想象;可以运用视频和音乐来渲染情境,营造出逼真的虚拟情境,使学生学习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在讲授“枚举算法”时,教师首先播放了一个关于国外黑客高手用枚举进行破解密码的视频片段,在此过程,先是引导学生观察破解方法,使学生对枚举算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并激起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片段中的方法,并运用到课堂的练习中,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适时的播放了一段轻音乐,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交流。美感

(三)基于成功体验的情境创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现代的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渴望成功,渴望展示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成功的欲望,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激励,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FLASH动画的制作,对于学生来话是比较困难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细化,设计成一个个小任务,学生在完成一种任务或操作时,计算机自动给出一个苹果或一枚奖章进行奖励,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全体学生完成操作的具体情况,计算机程序自动判断并显示“速度之星”、“智慧之星”。这激发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表现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四)基于问题的情境创设

“问题情境”法是课堂教学中比较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问题的情境创设,首先是提出问题,教师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不同方面、角度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吸引学生走进问题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与探索。其次是解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便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授“画图”软件时,教师让学生了解了图片对象的选择、移动、复制、粘贴等操作后,展示一幅校园中垃圾满地的图片,然后老师提问:1.图片上的校园,环境怎样?2.能帮老师将垃圾放入垃圾箱呢?3.图片中的花很美,我们能不能多种一点呢?4.如何美化我们的校园呢?学生马上有了兴趣,认为“可以通过选择、移动的方式将垃圾放到垃圾箱?”,“可以通过复制、粘贴的方式多种些花”等等,这样,学生的探究思维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在接下来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信息技术教学,不应只强调操作步骤的掌握,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创设合适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则能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物的态度、科学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情境教学法运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情境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一个新的亮点。好的情境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中。然而,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若处理不好,往往导致教学失败。为使“情境”真正发挥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创设情境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知识水平

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因此,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实际水平出发,明确学生已经知道什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才能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实践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越贴近学生、越有趣味性、和越新颖,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学生参与积极性就会越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在一堂高中信息技术课中,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平时所使用的QQ密码被盗,完成某项任务才能获取密码。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激情。

(二)创设情境要以教学目标为准绳

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教师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准绳,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所创设的情境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详细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围绕目标进行情境创设。一些与课程内容没有实质性关联的“形式化”教学情境,只能浪费宝贵的时间,降低课堂效率。如在一堂Photoshop制作教学课中,上课导入时,教师先播放了一段刘谦玩魔术的视频,学生看了都沉入其中,但一堂课下来,其教学内容与这个视频毫无关系。这种情境的创设,仅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创设的一种典型的无关情境。

(三)创设情境内容适度、语言简洁

创设的情境要直奔主题,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情境与教学的距离,如果所设计的情境情节冗长、复杂,则会直接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降低课堂效益。一次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一教师在一堂课中以三个情景为主线,全部以文字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总共大概1000多字,不仅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同时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理解材料,对教学内容、任务的达成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创设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所设的情境中去学习、思考、感受、体验,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章璋明.把握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要点[J].信息技术教育,2007,4

[2]刘卫青.多样情境快乐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中创设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J].信息技术教育,2004,5

[3]陈峻英.信息化教学中如何设计学习情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67

上一篇: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研究 下一篇:浅谈外语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