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完善项目建设总结

时间:2022-09-27 01:20:54

发改委完善项目建设总结

一、密切关注,科学应对,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完成

(一)深入调研,确保各项计划科学制订。在认真总结分析去年全市计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市委、市政府全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制订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重大项目前期、重大规划编制、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发展等年度计划,统筹发展速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二)强化考核,确保各项计划落到实处。根据各项计划要求,相继出台了20*年度重点建设项目、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规划编制工作、服务业发展等考核办法,将各项工作的考核结果列入20*年度市委、市政府对各乡镇(街道)、部门的“双争先”考核,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各项计划落到实处。预计全市全年生产总值将达到130.7亿元,增长13.9%;实现工业总产值267亿元,增长27%,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计划目标基本可以完成。

(三)加强监测,确保各项目标顺利完成。坚持每月召开局办公会议分析经济形势,每季度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经济形势分析会,按季编制经济运行和全市投资形势分析报告,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如针对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提出加强银企对接,召开金融协调会,鼓励金融机构多放贷,缓解资金压力的建议,成功帮助企业获得金融支持33.43亿元,承诺资金到位率达93.88%,有力地缓解了企业面临的困境。有关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服务业提升发展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

二、不断提高务虚水平,努力当好市委市政府参谋

(一)健全完善相关学习制度。今年以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任务,以中心组学习、办公会议、务虚会等形式,组织全局干部就我市主导产业培育、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发展定位、促进服务业发展、物流空间布局等多个主题进行务虚研讨。进一步促进了干部对我市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推动了工作创造性开展。如:在城市发展定位务虚研讨中,改变以往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设定,将参加对象扩大到全局干部,只要是有自己的观点,都可自愿报名参加。并且提前两个月向全局干部公布研讨主题和具体研讨方向,要求干部在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书面发言材料进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出的城市发展定位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和赞同。

(二)健全科室责任制考核。科学制订科室责任制考核办法,把谋划项目、课题调研、招商引资、信息工作等作为创新工作,党风廉政、作风建设、、安全、创建、执行规章制度等作为重点工作纳入责任制考核,使每位干部的具体表现和工作实绩最大限度在责任制中得到体现,全局干部争当经济发展“排头兵”的意识更为强烈,积极向上、奋力争先的良好氛围得到较好体现。全年全局共谋划上报重大前期项目31个,确认提出12个,入库8个。完成具有较高质量的调研课题32个。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8个,在各级媒体发表信息300余篇次,党风廉政、作风建设、安全等各项工作均有序推进。

(三)积极建言献策。一年来,我局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课题调研作为提升干部分析问题能力、建言献策能力,当好参谋助手的重要抓手。先后完成32篇具有较高质量的调研文章,提出的意见建议大部分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如:“4+X”主导产业体系培育、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二级工业平台体系建设、建立中部特色工业区开发办、“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的城市发展定位、筹建浙闽赣边际县域经济协作区等。进一步深化我市发展战略目标研究,提出构建边际县域经济发展高地、跻身全省中等发达城市,并与远期进军全国百强城市的目标一起形成“一高两进”三步走中长期战略目标体系,被写入市委全委会报告,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提出重视铁路建设相关建议,也引起市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并开展相关前期工作。

三、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一)建章立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完善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机制。在继续推行市级领导挂联项目制度、重点建设项目责任单位负责制、重点项目督查通报制度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基础上,继续深化完善了协调办公会议制度、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制度、目标考核等项目推进制度,制订并由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国债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为我市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和制度保障。二是着力破解重点项目建设难题。强化对重点建设项目的跟踪督查,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分类梳理,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全年共编印《重点工程简报》及增刊共10期,及时通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情况。在全市开展项目推进攻坚年活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截止12月底,74项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开建70项,开建率94.6%;完成投资28.16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94%。三是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加强与上级发改委的沟通联系,努力争取支持。全年共有7个项目被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其中黄衢南高速衢州互通至*北接线工程、贺村农业综合物流中心2个项目为新增省重点建设项目,*至广丰公路列为预安排项目。47个项目通过发改口子争取各类资金补助1.37亿元,有效缓解了项目建设的资金制约。

(二)超前谋划,动态储备重大前期项目。一是做好项目谋划工作。积极对接省“三大千亿”工程,在全市开展“三个百亿”工程项目谋划活动,全市全年共谋划上报各类重大前期项目1099个,其中确认提出194个,入库65个。二是动态完善市级重大前期项目储备库。按照储备库“分级管理,动态储备”的管理要求,对原储备库项目进行筛选梳理,补充完善,并及时予以公布,供部门单位谋划前期项目参考借鉴,截止到20*年底市重大前期项目储备库项目已达150个。三是合力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健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对列入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跟踪,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并及时将重点难题提交市重点建设项目协调办公会议讨论结局,确保年度计划目标顺利完成。截止12月底,小江郎休闲旅游古镇建设、礼贤古县城保护与开发、*市老年怡乐园、、南门步行街区建设、南部山区无动力微蓄微灌工程、白水坑水库库尾支流小水电输出线路建设工程等6个项目完成前期计划目标;*至广丰公路、汽车综合市场、*植物园、城南初中等4个项目前期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三)加强管理,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一是及时分解落实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制订下达《*市20*年乡镇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市20*年度政府投资项目投资计划》,将任务及时分解相关责任部门,确保投资稳定增长。二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力度,制订《*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力求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审批和建设程序,建立程序科学、投向合理、运作规范、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切实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根据计划开展了西山健身公园等三个政府投资项目的稽察工作。三是加强投资形势分析。密切监测投资运行情况,严格固定资产投资进度情况报送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投资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撰写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报告,针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加强项目的检查督促,确保年度投资计划顺利完成。全市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9亿元,增长16.3%。

四、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一)创新方式,加强项目工作指导。为提高干部项目谋划能力和项目操作能力,从局机关中抽调业务骨干,精心备课,分赴四都、妇联、机关工委等乡镇(街道)、部门帮助项目工作培训200余人次。针对有些项目业主不熟悉项目审批程序的问题,开展项目全程服务,积极帮助项目业主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等工作,并帮助业主到衢州、省发改委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获批。全年累计到上级部门开展衔接40余次,得到项目业主的高度评价。

(二)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制订《非行政许可事项清理规范工作的实施方案》,牵头对全市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清理,提出具体清理意见。按照“两到位、两集中”的要求,推进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将行政许可职能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集中,精简审批项目和审批时间,开通“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完善高效、快捷的项目审批程序,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全年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共审批、核准、备案项目170个,其中审批政府投资项目138个,企业投资核准项目9个,备案项目23个,备案项目即办率100%,被评为“群众最满意”窗口。

(三)积极主动,帮助基层、企业争取上级支持。积极应对国家宏观政策变化,主动帮助乡镇(街道)、部门、企业包装项目,争取支持。在深化和拓展领导干部“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中,局主要领导积极帮助联系企业解决困难,多次跑部进京,成功帮助三友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套T5型节能灯管灯具项目争取国家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国债资金补助960万元,*虎集团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国家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46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同时,积极支持联系村—和睦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多次帮助该村理清发展思路,并给予5万元帮扶资金。

(四)加强价格监测监管,稳定生产生活秩序。完善各项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工作预案,严格落实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密切跟踪监测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化动态,做好价格监测的预报、预警工作。完善市场信息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让企业及时了解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变化。强化市场价格监管,认真开展惠农价格和收费政策落实情况、教育收费、美容美发业整治等专项检查。全年共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4件。深化价格举报工作,通过领导带案下访和现场接访等形式,认真组织开展“百名物价局长下访活动”,共走访单位15家,接待群众50余人次,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热线和机关“110--对话平台”的作用,全年共受理(办结)各类价格投诉举报105起。其中:*市级104起,省局转办件1起,办结率100%,及时疏导了价格矛盾和纠纷,规范了市场秩序。

五、加强综合协调,发挥牵头作用

(一)加强对规划工作的协调。做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前置性审查,避免各专项规划在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矛盾冲突,保持各规划在目标导向、工作任务、政策举措等方面的一致性,确保与“十一五”规划纲要、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等总体规划的有序衔接。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编制了《*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工作方案》,在进行多个层面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较高质量的评估报告,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审查同意后,报*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加强规划编制的协调和督查工作。截至12月底,18项列入计划的规划已有2项规划得到批准实施;10项规划通过论证审查;3项规划已完成送审稿待组织会审;1项规划正在编制;2项规划因上级政策和我市实际情况暂缓或停止编制。

(二)牵头做好涉企收费清理工作。为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推进经济社会提速发展,根据《关于开展全市涉企收费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市委办〔20*〕136号)文件精神,在深入周边县市走访调研和征求我市部分企业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省内和周边地区没有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高于省内和周边地区的收费标准一律下调的原则,牵头对全市现行涉企收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经过近三个月的清理审核并向社会公示征集意见,经市政府审核后,以《关于进一步规范和降低涉企收费的通知》(江政办发〔20*〕224号)公布实施,19类涉企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44项暂停征收,4项取消收费,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优化了投资发展环境。

(三)牵头做好加快服务业发展各项工作。根据市委交办的任务,认真做好服务业发展的课题调研工作,完成《提升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对策研究》、《优化我市商贸物流业空间布局研究》等两个课题,编制完成《深化提升*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打造浙闽赣三省边际服务业发展高地总体规划纲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项目库建设。对服务业项目进行筛选论证,在原有《*市“十一五”服务业发展重大项目储备库》的基础上,调增服务业储备库项目46个,增加投资39.84亿元。调增后的《*市服务业发展重大项目储备库》的项目共110个,项目总投资151.74亿元。制定服务业发展工作考核办法。结合市委、市政府对部门、乡镇(街道)的综合考核办法,制定并下发了乡镇(街道)、部门年度服务业发展考核办法,进一步激发乡镇(街道)、部门做好发展服务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9.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29.84亿元,同比增长14.4%。

(四)牵头做好政策性保险工作。积极牵头做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全市全年共有143200户农户参加农房保险(其中3246户低保户享受政府全额补贴),农房参保面达到100%。全程监督受灾农房的理赔、倒塌鉴定等程序,保障受灾农户利益,全年共有63户受灾户获理赔资金40.6万元,为农户灾后重建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也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参保任务。

(五)认真做好扩权强县相关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省发改委扩权强县座谈会材料《关于要求扩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建议》。根据省扩权强县专题会议精神,及时部署扩权强县事项清理上报工作。对照省和金华市下放*市的放权事项,我局会同市法制办、行政服务中心以及相关部门,对我市的扩权事项进行反复的核实清查,确定要求上级部门放权事项600项,研究提出许可事项设定依据、放权理由和放权方式,并及时上报省发改委。目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扩大县(市)部分经济权限的通知》(浙委办〔20*〕116号),标志着我市扩权强县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六、求真务实,不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干部队伍。推进以竞争上岗为主要形式的中层干部任用制度,年内对局16个中层职位进行竞争上岗,有4名年轻干部走上中层职位,进一步激发了年轻干部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中层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每年对中层干部进行述职评议,全体干部根据每位中层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无记名打分,结合年度科室责任制考核结果确定排名,实行末位淘汰,进一步形成奋发向上、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以提升干部谋发展、促和谐能力为目标,在全局经费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挤出一部分资金系统、有序地组织干部参加各类培训、专题研讨和工作交流,努力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全局全年共组织干部参加各类培训、专题研讨和工作交流80余人次,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如:在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活动,全局46位在职工作人员,每人都结对一户低收入农户,协助低收入农户制定脱贫致富奔小康计划,切实帮助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局党员干部心系灾区,迅速行动,共捐献包括特殊党费在内的善款23950元,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和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充分体现了我局党员干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情怀和精神风貌。

(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一是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按照“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思路,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为开展业务工作提供政治保障。认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切实抓好党员自评、互评、群众参评和党委审评四个环节,有效地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规定,坚持重大问题、重大事项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年内集体研究决定了科室整合、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科室责任制考核、十七大主题教育活动方案、重点工作分工抓落实等10余项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使班子成员的意愿、主张得到充分表达,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三是建立民主监督员制度。为促进局机关依法行政,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作用,建立了民主监督员工作联系制度,聘请1位新闻媒体和1位企业主担任我局民主监督员,定期或不定期向民主监督员通报我局履行职能、完成各项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和重大决策的制定及贯彻执行情况,邀请民主监督员参加局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向民主监督员寄送我局有关文件、信息简报等资料,提高监督的实效性,促进机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责任制考核,坚持把防腐倡廉贯穿于全局中心工作,多措并举,形成防腐倡廉合力,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拒腐防变能力。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学习教育。结合工作实际,合理制订学习教育计划,通过日常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持之以恒地抓好从政道德教育,不断引导干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全年完成不同形式的教育30余次。二是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局党委主要领导与市委签订责任制的基础上,局党委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签订了责任制,班子成员分别与分管科室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党风廉政建设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营造了齐抓共管、合力反腐的格局。认真做好廉洁自律承诺,局班子领导在对话平台和局门户网站上公开廉洁自律承诺内容,接受组织、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三是不断健全党风廉政工作体系。立足于惩防体系的完善和落实,制订出台了《*市发展和改革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实施方案》,努力构建具有发展改革部门特色的惩防体系,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同时,根据人员变动,调整充实了局纪委组成人员,在组织机构和领导力量上给予了保障,有效促进了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一年来,全局没有发生一起违规违纪案件,树立了整个发改局团队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

上一篇:发改委廉政教育计划 下一篇:经贸局家电下乡发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