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是何因

时间:2022-09-27 12:59:53

小儿便秘,一般是指两天以上不排便、排便不完全、排便困难、粪质干燥坚硬等。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饮食因素:母奶喂养儿较牛奶喂养儿发生便秘少。新生儿或小婴儿只单纯喂牛奶,如牛奶中加糖量少,未加菜水。造成小儿食物中含多量蛋白质而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不足,则大便次数就会少而干燥;如果食物中含糖类较多,则大便质软而次数多;如果脂肪和糖类都多,则大便。少数儿童偏食,不吃蔬菜和水果等食物,进食量太少,食质也较精细,经过消化吸收后所余残渣少,大便次数自然减少。可见平时合理调节饮食很重要。因此:

1、母奶喂养儿,应照常坚持喂奶,另给糖水或加润肠食物,如蔬菜水、脂肪、西红柿汁,蜂蜜水,或用新鲜桔子挤汁等。视病情可多服用,少则无用。

2、牛奶喂养儿,可将牛奶量酌减,增加辅食或在牛奶中适当加大糖量,也可喂西红柿汁、桔汁、枣汁、蜂蜜,以刺激肠蠕动。新生儿便秘一般不用泻药。如上述饮食疗法不能纠正,可用小手指戴橡皮手套后涂以凡士林油,缓缓插入内挖出硬结粪块,引起便意,便秘即可缓解。

3、两岁左右的小儿,可多吃些粗粮和红薯,还可用小片肥皂条湿润后塞入小儿内,或将食用植物油适量加入患儿食物中。或口服蜂蜜1~2汤匙,均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4、年长儿:较大的患儿应添加较粗的谷类食品,食物中增加蔬菜和水果的量。亦可用番泻叶3~5克泡水口服,每日1次,效果较好,不可用量太大,以免引起腹泻。

二、生活无规律:缺乏按时排便的习惯,时常数日不排便。使大便在结肠内聚积,由于水分被吸收,大便变干硬难以排出。另外,有些小儿由于懒惰或专心于玩耍,有便意时也不理会,使进入直肠的粪便返回乙状结肠,便意消失。时间一长,粪便到了直肠也不引起便意,于是形成顽固性便秘,直肠逐渐发生扩张。家长要逐步培养患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训练小儿排便时不要强制。否则可使小儿过于紧张或产生抗拒心理,反而加重便秘。

三、疾病因素:

1、先天性巨结肠:结肠末端肠壁肌间神经节缺如或发育不全,使该部肠管顽固性痉挛,引起严重便秘。患儿常多日不排便,腹胀如鼓,食欲下降,精神差。经洗肠排便后迅速好转,但不久又发生便秘。先天性巨结肠一般多采用手术治疗。

2、胎粪性肠梗阻:由于新生儿肠功能不健全,部分可导致胎粪停滞凝固,引起肠管痉挛阻塞肠腔所致。一般多采取保守治疗,如无效可手术治疗。

3、营养不良:由于小儿营养不良,导致腹肌和肠肌张力低下,致使排便功能减弱,推动力差,所以容易造成顽固性便秘。

4、肛裂:粘膜裂开后,当大便通过时,引起括约肌痉挛,产生剧烈疼痛。这种疼痛使小儿惧怕排便,有便意时也强行控制,使粪便越积越多,变得粗硬而难以排出。积极治疗肛裂就可消除便秘。

5、佝偻病:由于缺乏维生素D,导致腹壁及肠壁肌肉无力,致使排便功能减弱。推动力差,所以容易造成便秘。治愈佝偻病,便秘即可随之缓解。

6、甲状腺疾患:甲状腺功能不全的小儿,在婴儿时即有食欲不振和喂养困难,多伴有肌张力低下,腹部臌胀和便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小儿,由于血钙升高。使神经肌肉的应激性降低,肠蠕动减弱,出现肌张力低下。食欲不振,体重不增加和便秘。甲状腺功能不全应早期用甲状腺制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多因腺瘤和增生所致。摘除腺瘤或切除一部分腺体,可收到良好效果。

四、精神因素:突然的精神刺激。环境和生活的突然改变。可引起交感神经作用过强、副交感神经作用相对较弱而产生短时便秘。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这类便秘就会消失。无需特殊治疗。

五、医源性因素:滥用泻药或泻剂灌肠,可使肠粘膜的反应性降低,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普鲁本辛、次碳酸铋等引起便秘。消除原因,这类便秘即可缓解。

总之,对便秘小儿,要查清病因,然后针对病因处理,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尚未明确查清的腹痛患儿不宜使用泻药。在治疗便秘初期,可辅以轻泻剂,而强泻剂或灌肠应尽量少用或慎用。少数患儿粪便呈硬块状,并停滞在直肠内附近,一般泻剂无效,必须用手将大便挖出,方能解除患儿痛苦。对便秘严重者,可间隔给一些促进肠蠕动和药物,如小婴儿可选用镁乳口服,0.5~1毫升/公斤/次,导泻作用温和,比较安全。年长儿可服液状石蜡油,0.5毫升/公斤/次。也可选用开塞露、50%硫酸镁、酚酞等导泻药物。对积粪较多的顽固性便秘,则需作清洁灌肠治疗。

上一篇:孩子食欲不好有原因 下一篇:妻子减肥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