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09-27 12:22:08

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就“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及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实践和探讨。

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机械基础”作为职业学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到“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传动”等多方面内容,知识点较多,概念抽象,理论性较强,显得枯燥、繁杂,学生要学好这门课有较大的困难,而本门课程学习的好坏又将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将来从事专业工作的实际能力。

1.正确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确定课程内容

相对于其他教育,职业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是:

1.1.应用性

职业教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与实际生产、服务和管理紧密相关的,是前人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是职业领域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结构特点。

1.2.综合性

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是以职业活动内容为主,以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为准则进行开发的,某一门课程可能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具有兼容性的结构特点。

1.3.适用性

在“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市场对劳动者要求的变化,适时地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安排应从应用的角度或者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从该专业后续课程的需要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和确定教学内容体系。课程内容的选取应当少而精,做到实用、够用,并且课程内容要与各生产要素相适应,与不同文化层次的劳动力相适应,与技术的变迁相适应。

2.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多样性、灵活性

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学方法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1.采用尽可能直观的教学方式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每讲到一个新的机构,教师可以利用该机构的模型,给学生以鲜明的感性认识,降低学生对机构的认知难度,使学生在感性、直观的教学中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例如,在讲“铰链四杆机构”时,可以首先以铰链四杆机构的模型引入,然后借助模型的直观效果来完成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分类,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等内容的教学,而且每一种模型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并观察。与此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教师还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生活设备或例子来讲解。例如,在讲完“曲柄摇杆机构”后,就可以告诉学生,人骑自行车时就能组成一个曲柄摇杆机构,此时车身为机架,脚踏板为曲柄(能做整周转动),小腿相当于连杆,大腿相当于摇杆(摆动),这个机构是以摇杆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通过这样的例子的讲解,学生听起来比较有“味道”,脑神经也就能兴奋起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鲜明印象,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2.善于设“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有句话叫“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兴趣,也才有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抓住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理清思路,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等原则,设计一些质疑问难的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时,教师可先用挑选出的两个四杆机构模型来演示:一个是随着机架变换,四杆机构一会儿变成了双曲柄机构,一会儿变成了曲柄摇杆机构;另一个四杆机构不管机架怎么变换,它始终是双摇杆机构。此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是四杆机构,为什么一个能变,一个却不能变?”然后再请几位学生量一量两个模型中各构件的尺寸,算一算数据,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曲柄存在的条件:铰链四杆机构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且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商杆长度之和。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依靠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得到的,印象深刻,而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得出结论,又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内化为学习的动力。

3.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手段的实用性

3.1.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物观察,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

“机械基础”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除了课堂讲授以外,教师还应尽量利用学校实习工厂现有的设备、条件,与实习教师一起带学生去参观,并在参观的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机械设备的某个机构或某些零部件进行讲解,从而达到理解教材、获得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讲变速变向机构这部分内容时,可利用实习工厂的车床变速箱给学生讲变速、变向要点,如果可能的话可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搞清楚滑移齿轮、空套齿轮的结构、变速、变向原理、方法,而且还能提高前面轮系部分的计算能力。

3.2.有选择地运用诸如多媒体等新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迅速理解、掌握、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Authorware软件实时动态仿真机构的运动轨迹、机械零件的剖面图等,直观、形象地讲授给学生,加深其对问题的理解。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收到了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枯燥问题生动化的效果。

“机械基础”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即使教学内容相同,教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教学方法也不一定一样,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把几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使用,以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更快、更好地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易冬梅.如何进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0(13)

[2]姜平.中职校教学改革重在细节[J].职业技术.2011(09).

作者简介:

王欣琳(1987.10.30),女,汉,本科,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

上一篇:液压传动的重要发展方向 下一篇:电梯检验中易被忽视的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