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

时间:2022-09-27 11:43:21

激励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

摘要:社会实践推动激励理论不断创新发展,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基因。激励理论的现状及其内在矛盾孕育着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现代性的时代反思和人文关怀的现实诉求更加推动了激励理论的发展。注入人文元素的人文激励是激励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作为崭新的样式,核心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最大化,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整个过程无不体现着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人文激励;人文关怀;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193-03

激励本质上是通过不断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激发人的潜能,达到实现人的发展,为了人、服务人、发展人是激励所要坚持的价值取向。基于对人的科学理解的激励理论必须植根于当代人的生活世界,密切关注人的现实生活,而不是对人生活的剥离,更不是抽象为一种驾驭人的工具。当前,呼唤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激励理论――人文激励。人文激励有着生成的动力和科学内涵,彰显激励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

一、人文激励孕育的激励层林

激励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成为现代激励层林,对激励的理解更是蔚为大观,只能就其本质进行粗线条的评析。

(一)中国传统激励理论

激励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政治家、军事家在治国治军等方面在实践基础上对激励思想的论述非常丰富。更多的集中于古代的兵书与儒家思想中。在运用情感激励、惩罚激励、目标激励等激励方法上有着一定的经验。这些激励思想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价值。但是中国几千年处在宗法和官本位统治的社会中,激励的实施具有明显的功利性,隐藏背后的“民本观”中的激励虽然含有爱民、惜民的人文色彩,但更多的是维护王权代表下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真正实现人的发展,得到人之为人的尊重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切实际。

(二)西方现代激励理论

来自西方的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德赛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绩激励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洛姆的期望激励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勒温的场动力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等。这些激励思想的发展,体现着不同的人性假设,有的关于自然人假设的激励理论,有的关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激励理论,有的关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激励理论,有的关于复杂人假设的激励理论等。这些激励理论虽然有其一定的时代价值和现代参考价值,但其离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用一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终归会因对人的假设条件的“单向度”根基不稳而逐渐暴露固有的弊端,受到挑战。由于其局限性,决定了不可能从根本上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我国现代激励理论

有很多学者在运用西方激励理论时,多注重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工作需要,并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探索出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激励理论。有的从个人激励、团队激励和组织激励的角度研究激励理论与方法;有的从工作设计、薪酬福利、员工待股、目标设置、绩效考评、员工授权、培训开发、组织环境等方面研究激励理论与方法;有的从激励技术角度研究激励理论与方法等。[1] 如俞文钊的同步激励论和全方位激励模式,骆云霞的“态度改变理论和价值激励论”,赵振宇的“自我激励论”,郑国铎的动态激励论,水的“人为激励论”。这些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对人的认识的深化为支撑,凸显出激励全过程中对人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具体应用中缺乏深厚的人文支撑,从其实践看不免又回到重工具理性的困境。

二、人文激励生成的推动力

激励理论的现状为现代激励理论的发展,或者说一种基于人的科学理解且体现时代精神并充满人文元素的人文激励的出场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一种推动力。任何一种事物要想保持生命力都必须在它所处的那个时代中找到现实的生长点,否则,就难逃被时代所遗弃的命运,同样,激励要想维护其当前条件下的有效性,保持其自身的应用价值,也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现实,获得与时代一致的品格和意蕴。

(一)现代性的时代反思

当今时代是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科技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活动创造了便利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促进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规范,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让人们置身于全球共享人类的文明成果。人们在沉浸于各种喜悦的同时,又感到了丝丝隐忧,社会的负面影响开始震颤着人们的心灵,现代性的阴影笼罩着一部分人们,精神空虚、精神失落腐蚀着人的意志、人的追求,受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追求物化、金钱和享受的生活已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神圣的东西很容易遭到亵渎。现代性中的认同危机,如方向感的丧失和定位的偏差,核心价值的丧失和道德框架的四分五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格格不入等导致了对人的需要的头脚颠倒,合理的需要变成不合理的需要,错误的需要自认为正确的需要,主流的需要也与非主流的需要发生次序颠倒。激励者和被激励者的心智模式发生新的变化,变化后的心智模式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影响其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过去不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的,今天要么默许,要么成为一种时尚。为调动人的一时积极性,迎合人的低级需要,迁就庸俗的需求思潮,造成了激励行为的严重扭曲。激励者人格魅力的下降,减少激励的诚信度。对被激励者而言,不仅要听扣人心弦的激励言辞,更要看激励者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激励场也经受多维挑战,激励场处在开放的状态下扩大新鲜激励源的来源渠道的同时对屏蔽各种负面信息也面临着失效、失范、失真的危险。面对严峻的现实情况,激励理论从满足人的单级需求向多极需求转变,低端需要向高端需要转变,从一般性物质需要转向精神性需要,是否就能改变这一尴尬的境况呢?情况固然有一些好转,一些学者也是这样撰文论述的,但是在缺乏人文底蕴的激励下,往往适得其反,除非激励者也进行价值观颠倒下的实施。

(二)人文关怀的现实诉求

人文关怀是一个复杂的发展性概念,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人文关怀有层次性,取决于人的需要,既是情感的关怀,又是物质的关怀;既是宽泛的,又是具体的;既是现实的,又是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作为哲学的重要命题,就是指对人的主体地位、对符合人性的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人格、诚信、善与爱等品质的肯定,是对人类的幸福与自由的追求,其核心表现为对人的精神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的现实诉求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人文关怀所处的历史方位得到一种很好的解答。时空坐标,我国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思想坐标,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当代时代的思想坐标;文化坐标,党的十七大把人文关怀列在建设和谐文化和培养文明风尚之中。[2]从千呼万唤始出来到形成一种执政理念,达成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思想而逐渐深入人心,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激励的实施也在所难免,也必然坚持这种本质要求,要求激励实施中从过程到目标渗透人文精神的培育,在人文关怀的土壤中赋予激励以新时代的人文内涵,即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着眼于培养人们树立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庄严崇高的道德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鲜明的个性意识与集体主义风格,健康开放的文化心态与精神风貌来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激励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实施方式,也将不断拓展人文关怀的外延,促使人文关怀的更好实施。

三、人文激励的内涵

人文激励具有深刻理论内涵,是对生活世界中人的激励。

(一)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是人文激励的最直接理论基础之一

马克思主义是充满了人文关怀,以其整体性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出发点是人,过程服务人,目标指向人,“从社会历史与人的发展来看,这才是一种具有伟大历史感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深刻的人文关怀。”[3]我们认为其实质“就是强调要关心和重视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力量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及其满足,要求一切社会历史活动,尤其是一切社会治理理念和措施,都必须在根本上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众作为‘人’所具有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及其才能的全面发展。”[4]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体现了价值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这种特性赋予了人文激励的价值取向、现实的行为准则和具体的评价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激励思想是人文激励的最直接理论基础之二

马克思主义激励认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是重要手段,促进人的发展是激励的终极目标,而需要是激励的最根本基点。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而区别于一切动物。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呈现出内在必然性。人的需要的内在必然性表现为,人总是按照自己的需要衡量一切,改造一切。这种作为内在必然性的需要本身又是在各种外部条件的严格制约下形成的,如自然条件的制约、历史条件的制约、生产条件的制约和交往条件的制约等,而不是自由地产生的。人作为需要的矛盾体,内在必然性注定了要为自己的需要而奋斗,但其外部制约性又导致了人永远不能如内在所期望的那样。仅仅认识这一点还不够,还必须对人的需要实施真正的人文关怀,这种激励的基点才是我们所期望的。激励的实质就是通过影响人的需求和动机达到引导人的行为的目的。我们要在人文关怀中调节需要、诱发需要、发展需要,追求首位需要、创造主导需要、对待真实需要、满足合理需要。人文激励在满足符合社会发展的主导需要和符合个人发展的合理需要的内在统一中,寻求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超越性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和激励思想又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以人的科学认识为出发点,是思想上的逻辑延伸

跟历史唯心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以抽象的人、人性、人的本质诸如此类的概念为出发点,而是以具体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出发点来解释历史。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关系去谈人、人性、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等,不能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对社会关系的改造去谋求人文关怀和激励。在对人的本质认识上,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需要即人的本性,体现出对人的认识的全面性和具体性,有别于传统和西方对人认识的片面性和抽象性。正是由于坚持了唯物史观和对人的本质认识的完整性,所以,必然决定了人文激励具有科学的内涵。

人文激励是激励理论对人的理解沿着从工具、要素、资源、资本的历史认识路线转向到人是目的,是一种批判性、超越性的转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人文激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和激励思想的激励,是以人为本的激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激励,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激励。人文激励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文精神培育的过程。在人文精神培育中,提高激励者和被激励者的人文素养和思想认识,筑牢情感之源、思想之源、精神之源,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一片精神的湿地。这就要求注重引导改变不正确的心智模式、思维方式,使之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及集体需要,从而实现被激励者对激励的自我认同,达到从他激励到自激励的转变,形成良好的自激励养成。整个激励过程强制性因素减少,整个人文激励体现出服务性特色,减少了功利性色彩。由于更加重视对被激励者的个人发展与激励场的共同发展的和谐,被激励者也从一般能力向创新能力转变,潜能向显能转变,阶段性向终身转变,激励场处于人文关怀之中,抵制外界多种干扰和侵蚀的能力得到有效加强。

四、人文激励的现实着力点

人文激励作为新的激励样式,虽然体现出发展的必然逻辑,但在新的时空境遇下应然价值并不直接决定着实然价值,促进人文激励从应然态转到实然态至少要求做到以下两点。

(一)坚持实践思维

人文激励的实施需要坚持正确的思维方式。从其理论基石和本质内涵看,人文激励坚持实践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主客二分的思维倾向,克服向内求的经验体悟思维方式与向外求的理性思维的各执一端。思维方式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来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的某种手段、途径和思路,一旦形成,就会内化在人的头脑中,积淀为思维模式,符合规律就会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人的思维“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5]人文激励思维同样要遵循这一规律。中国传统激励思维注重人的伦理纲常,以人伦为中心,刻意追求天道与人道的结合,注重内心体验。西方传统激励思维重视科学理性,大胆质疑,富有探索精神。两种思维既有其积极的作用,但是消极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暴露,对一些问题解释缺乏科学的应答。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思维的创新固然可以在短时见效,终归会像黑格尔那样无论辩证法怎样变也一定落入历史的窠臼。实践思维克服了单纯主体性思维和单纯客体性思维的不足。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6]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人的生活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而人的生活方式是人文激励的重要视阈。实践思维提供了正确认识人文激励的密码,有助于认识人文激励的内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愈加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因此,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为人文激励注入新的基因,增添新的活力。

(二)坚持人文评价

人文评价促进人文激励坚持正确的实践价值取向。人文评价是基于人文关怀,体现人文精神的综合性评价,是工具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的结合。人文激励注重对人激励的长久效应,而不是短暂效应,决定了评价标准的视界不同于一般激励理论。一是人文评价要突出激励场的人文环境建设指标。人文环境是人文激励场的重要场域。健全的人文环境是和谐和健康向上的,能够形成强大的正向磁场效应,使激励行为聚焦于激励目标,而不健全的人文环境充斥着与激励行为不相符的因素,内耗降低了合力效应。人文环境评价的核心在于激励场是否体现人文精神的培育氛围。二是人文评价要凸显人文机制建构指标。公平机制、民主机制、心理疏导机制是人文机制的重要评价指标。激励双方的平等地位,主体性发挥程度,民主意识的培育,对于提高人文激励的透明度和营造人文激励激励者和被激励者相处的和谐氛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人文评价要注重人文咨询指标。人文咨询的全程跟踪,实行导航式全程制导,而不是一次性投掷,能够全时段的提供建议和咨询保障,以此对整个激励过程围绕激励目标不断得到调试和优化。人文咨询的服务性、全程性、便捷性是重要的参考因子。总之,人文指标的设定,关涉着人文评价的质量,从而影响着人文激励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春方.激励理论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4:3-4.

[2] 邱伟光.人文关怀的历史方位与育人效应[J].思想理论教育,2008,(13):17.

[3] 张传开.历史唯物主义及其人文关怀[J].哲学研究,2008,(10):35.

[4] 高湘泽.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J].社会科学辑刊,2004,(3):24.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51,46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上一篇: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道德思想的价值 下一篇:试论公务员灰色收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