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实越来越接近理想的天空

时间:2022-09-27 11:31:41

让现实越来越接近理想的天空

摘要:从理论上说,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应该是完全合拍的关系。然而,现实中,由于教育者对二者关系的曲解、异化以及高考命题者在命题时存在的盲区,导致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之间存在部分脱节现象。摆脱现状的出路在于:打造科学高考试卷,让评价引领课堂;建设理想语文课堂,用教学赢得高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高考;新课标;考试说明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1-0007-04

一、理想很丰满

高中语文教学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导下进行的教学活动。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新课标”做出如下界定:“高中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在当代中国,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孩子乃至一个家庭的前途和命运,相对其他一些语文课程评价形式,如阶段性测试、观察活动评价、成长记录评价等,高考无疑更受学校、家庭、社会关注和重视。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语文学习、教师的语文教学,都最大程度地受到高考的影响,高考俨然成了语文教学的指挥棒。

既然高考无法回避,那么一种理想的状态便是,让高考的命题思想与“新课标”体现的语文教学目标完全合拍,让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实践在高考中彰显其价值,让高考真正考查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及探究能力,让语文素养高的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

细读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部分,有这样一段表述: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要求,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2]。由此观之,高考组织者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它的指向就是考查学生必备的品质习惯、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

倘若在现实中,真正能够达到这样一种理想境界,那么高考这根语文教学的指挥棒就有百利而无一害了。然而,在实际教学和命题中,曲解、异化语文教学与高考关系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

二、现实很骨感

1.教育者的误区

在基层教师中,最典型的一种误解是,认为高考就是应试教育的代名词,它与新课标、素质教育水火不容。新课标、素质教育只是时下教育界流行的时髦字眼,可装点门面,除此别无他用。只要高考存在一天,应试训练便是不二法门。教学中大可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行应试教育之实。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语文教学形式。

“题海无涯苦作舟”式。在持该论调的老师看来,既然高考拼的是分数,可以参照其他学科(例如数学、物理等)的经验,分数的取得靠的是反复做题,熟能生巧。语文当然也不例外。于是,这些老师无视语文学科自身的学习规律,提倡语文学科理科化,大搞题海战术。高一开始便让学生大做所谓模拟题,什么《世纪金榜》、《金版新学案》,什么《一课一练》、《5年高考3年模拟》,等等。哪天不让学生做题,哪天心里就觉得不踏实。至于教材中的课文,完全可以作为阅读训练文本,阅读教学就是文本阅读解题指导。到了高三,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语基、语用、古诗文、现代文,整个学年都在做各种各样的模拟题,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对着学生轮番轰炸。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荼毒戕害下,语文这样一门富有人文关怀、审美情趣的学科,在学生眼中,变得面目可憎,毫无趣味可言,成绩的提高更成一种奢谈。

“技术、方法至上”式。持这种观点的老师往往是对高考试题有一定研究并且在过去的高考中尝到些方法指导带来甜头的老师。他们错误地把语文教学基本等同于解题方法指导,把技术、方法无限放大。首先自己研究方法,例如做诗歌题围绕“选取哪些意象,采用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情感”四大方面来回答,百发百中;再如议论文写作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套路。然后在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灌输自己的方法。且不论教师自身研究出的方法对高考解题而言科学与否,单就这种以解题技术取代品读、鉴赏、感悟的教学而言,本身就与语文学习的正途背道而驰。长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本来语文功底不错的学生,其语文素养会被消磨;本来功底欠佳的学生,更是无法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正道。解题技巧在高考试题中派上用场的偶然现象,充其量也只是投机成功而已,这样的成功在越来越科学的语文高考中势必难以复制。

也有这样一些老师,他们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进行过反思,对靠大搞题海战术、纯技术方法灌输来提高高考成绩的教学形式不以为然。但从他们的教学实践来看,仍旧未能走出错误的囹圄,距离理想的教学境界依然遥远。其教学形式可总结如下:

“海阔天空”式。这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存在较大误解,以为课改就是课堂活动多,形式多。因此,他们的课堂教学手段丰富:图片、音乐、课件甚至于影片;教学形式多样:多边活动、小组讨论、拓展延伸甚至于即兴表演;教学设计“费尽心机”:音乐导入、师生朗诵、幻灯辅助、图片诠释、现实联系。然而,作为语文教学根本立足点的语言,却被有意无意地弱化。这种“不务正业”的教学形式同样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也不能带来考试成绩的提高。

“蜻蜓点水”式。这些老师在教学中尤其是高一高二阶段,或多或少搞过一些新课程改革实验。他们暂时屏弃阶段性测试的影响,潜心带领学生读书、积累、鉴赏、写作。然而一来现实中应试之风盛行,他们缺乏彻底颠覆传统的勇气;二来高考关乎广大学子的命运,他们无法承受改革失败所需背负的罪责。于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教学实践或浅尝辄止,或久不见效而中途易辙,颇不情愿地走回语文教学的老路,教学实绩自然微乎其微。

还有相当多的老师,对于语文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教学与高考的关系,从未进行独立、深入的思考。他们的教学往往呈现出盲目无序或随波逐流的状态,学生的高考成绩当然不如人意。

2.命题者的盲区

盲区一:对中学教学及学生情况认识欠缺。

目前高考语文命题专家以大学教授为主,其优势无须赘述。但是这样一支命题队伍同样存在隐患,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命题者对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十分清晰的认识,从而给命题的科学性、高考的信度效度带来不利影响。

例如,2009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上善若水》第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据说这道6分的题目,它的全省平均分是0.27分,可谓创下历史新低。究其原因,应该是命题者主观地认为高中生和大学中文系学生一样,能够站在文章学的高度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结果正是对教情、学情把握不到位,使这道题目在当年的高考中无异于一道废题。

再如2010年江苏卷论述类文本《谈静》,此文与2008年湖南卷重复(虽有删改,但近一半文字相同),更有甚者,三道主观题有两道的问答方式与湖南卷相似。试想,在应试成风的高三课堂,势必有学生训练过湖南卷的《谈静》,他们的老师早已详尽分析过此文的思想内容、思路结构、艺术特色,也呈现过试题的答案。那么,请问自身语文素养尚可却从未读过、做过《谈静》的考生能考过语文素养欠缺但被“精读”过、训练过此文的学生吗?在这样的高考指挥棒指挥下,一线教师还会安心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吗?

盲区二:对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理解不透。

应该承认,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基本体现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理念和要求,即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然而,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例如,近几年的文学类文本题,像《一幅烟雨牛鹭图》(2006年)、《麦天》(2007年)、《溜索》(2010年)、《这是你的战争》(2011年),每个文本四道主观题,无一题涉及理解重要词句含义,严重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文学性明显大于语文性。事实上,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语),是作者情意的载体,是提升阅读鉴赏能力的抓手。文学类文本这一高考语文试卷的重头戏,怎能忽视对学生语言品味鉴赏能力的考查呢?与江苏卷相反的是,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卷每年文学类阅读都会设置一道语句考查题,这不得不引起江苏卷的反思。

再如,如今备受青睐的探究题,也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从2008年《侯银匠》开始,江苏卷出现了“探究题”。高考命题与课程标准保持同步,自然是好事。然而,绝大多数的“探究题”,本身没有多大探究的价值,或者探究之说名不副实。2010年《溜索》的探究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与“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概括文章的多重主旨和作者的复杂情感”这样的问法有何异?倒是2008年《侯银匠》最后一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堪称探究题中的上品。该题探究空间广阔,答案指向多样,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及语文能力。然而这样的好题毕竟太少。

三、从批判走向建设

1.打造科学高考试卷,让评价引领课堂

科学的高考试卷是有利于检测学生语文素养的试卷,科学的高考试卷是有利于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试卷,科学的高考试卷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试卷。

打造更加科学的高考试卷,需要高考命题专家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的研究。在吃透课标及考纲精神的前提下,通过认真命制、分辨、筛选,实现高考试题最优化,从而以科学的高考试卷引领语文课堂走向规范纯正。

打造更加科学的高考试卷,需要进一步优化命题专家队伍,吸收一批具有相当理论高度、丰富教学经验并对高考有深入研究的一线教师进入命题团队,以此弥补大学教授对中学教学及学生情况认识欠缺的不足,使高考试卷更加贴近课程、教材和学生,更加符合中学教学实际,从而以可信的高考试卷引领语文课堂走向低耗高效。

2.建设理想语文课堂,用教学赢得高考

理想的语文课堂当然不是高举素质教育大旗,行应试教育之实的课堂;理想的语文课堂也不是打着“学科渗透”、“合作学习”的幌子,让各种非语文活动占据的伪语文课堂。理想的语文课堂是扎实推进言语实践的课堂,是切实开展听、说、读、写活动的课堂,是语文味十足的课堂。只有长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才能稳步提高。

建设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师必须树立一种意识,坚定一个信念。教师要树立不断加强对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研究的意识,坚持用课程标准及考纲来指导和检测自己的教学。教师要坚定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实践必然能使自己的学生赢得高考的信念,潜心开展“语文”活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建设理想的语文课堂,必须以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为前提。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3]。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如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语文教师独特的语言感染力、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等,当然最主要的是努力挖掘知识本身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对语文的热爱。

建设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建设在教师精心的预设引导下,学生积极开展听说读写活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同样不排斥教师的方法指导。当然这里所说的方法,绝对不是僵化的答题技巧,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法。例如,阅读的一般方法,像整体把握、联想想象、对比鉴赏等等,学生一旦掌握这些方法,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必将提升。

建设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尽量避免教师“呈现―灌输”的教学形式,提倡学生“质疑―实践―发现”的学习方式。例如上文提及的阅读鉴赏中“比较”技法的习得,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向学生灌输其重要性,对学生掌握这一技法势必产生不了多大益处。然而,如果我们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现场,引导学生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与“春风又到江南岸”之间咀嚼品味,在“潮平两岸阔”与“潮平两岸失”之间揣摩感悟,那么学生在品评诗句、感受语言魅力的实践活动中,就会发现这种鉴赏技法的妙处,掌握这种技法的操作方法,自觉运用到其他语言鉴赏活动中,从而提升自己阅读鉴赏的能力。

总之,尽管现实中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二者的一致性关系也尚未完全确立。但是,只要我们正视现实存在的问题并一一着手解决,相信同是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必将越走越近,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将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1年江苏省高考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3]刘国正.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Analysis and Strateg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Teaching an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ZHANG Zhong-yu

(Jiyang Senior High School, Zhangjiagang 215600, China)

Abstract: Theoretically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curriculum criterion should be in tune with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reality, however, they can not keep pace with each other for some reasons. Strategie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can be employed such as designing scientific exam papers, evaluation directing classroom teaching; constructing idea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struction preced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Key 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 new curriculum criterion

上一篇:试论两个主体的有效衔接 下一篇:我到过的最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