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9-27 11:04:07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几点体会

编号:O1(2015)22-03-02

作者:邵红侠

学生的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建立起来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把数感的培养体现在数学教学之中.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 在数概念教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

数感的建立是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要,数概念的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数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历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

例如,在数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号,门牌号码,汽车号码,估计一页书有多少字,一把黄豆有多少粒等.对这些具体数字的感知与体验是建立数感的基础,对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

二、 在数的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对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切的联系.《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做到简单明了,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

例如,在教学“大数目的认识”一课时,让学生回家数出一千克大米是多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来,在课堂上交流的时候,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数”策略,以及各具特色的“算”的方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 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以往的数学教学过多的强调学生运算技能的训练,简单的重复练习没有意义题目,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不了解为什么要计算,所有要选择合适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和规律的工具,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

例如,有一道开放性题目:有21个人要过河,每条船最多可乘5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怎样乘船才合理?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计算21÷5就可以解决的.没有实际背景的情况下,学生只是简单的计算21÷5=4……1,而在这个实际问题中,学生体会到商4和余下的1是什么意思,4表示4条船,1表示如果一条船上都坐满了5个人,还剩下一个人,也需要一条船,因此,必须用5条船才可以.还可以3条船上各乘5人,另外2条船上各乘3人.或一条船上乘5个人,4条船上各乘4人等.通过计算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找到答案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

培养学生的数感应当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标准》中确定了这方面的目的与要求,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有意识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有利于发展学生数感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学洲小学 332000)

上一篇: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下一篇:浅析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