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电子图书采访探析

时间:2022-09-27 10:50:23

外语电子图书采访探析

作者:刘军张军单位:浙江大学图书馆

单本购买(Title-by-titlePurchasing)

单本购买是指根据出版商提供的目录,由学科馆员和专家挑选或者由读者推荐,逐种挑选电子图书。然而,这种方式有较大缺陷,有的电子图书在读者访问时有并发用户数的限制。单本购买的方式主要有集团采购和单独订购两种。

(1)集团采购由CASHL(ChinaAcademicSocialSciencesandHumanitiesLibrary,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管理中心组织的MyiLibrary电子图书联盟采用的就是单本购买方式,即由书商按学科提供书目,各成员馆组织专家挑选并汇总专家意见后进行,各成员馆共享最终购买的电子图书。这种方式的缺陷是选书时间过于集中,无法满足各成员馆的日常需求。

(2)单独订购大型出版社(如Wiley、Elsevier等)一般都有自己的平台,不仅提供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的单独订购,而且允许读者查看免费的电子图书目录、索引后推荐图书馆购买,如Ebrary平台提供了25万余种电子图书。但是这种大型出版社通常在第一次购买时设有门槛价格或者限定购买数量,适合用于采购大型工具书、丛书。例如,浙江大学图书馆订购了Wiley出版社的5套在线参考工具书,清华大学图书馆挑选了Wiley出版社的1122种电子图书(包括丛书)和28种在线参考工具书[4]。

单本购买方式的优点是灵活、能够很好地满足本地需求,保证了馆藏发展政策的实施,但是在电子图书的采购价格方面没有太多的优惠。然而,单本购买的方式主要是对电子图书的买断,一般需要每年另外支付平台使用费。例如,Wiley出版社提供在线参考工具书的一次性购买(包括平台使用费),但是图书馆如果要更新后续内容,还需支付相应的内容更新费。单本购买方式最终的成效与采访馆员的学科素养、选书能力和敬业程度以及学科选书专家的积极性、稳定性和覆盖面有较大关联。对于单本购买图书的管理,图书馆只需一次性将MARC(MachineReadableCatalogue,机器可读目录)记录导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即可。

打包购买(Package/CollectionPurchasing)

由出版社按版权年或学科类别提供电子图书数据包Springer、OxfordUniversityPress、Ovid、Emerald等大型出版社提供的就是这种图书购买方式。例如,中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igitalResourceAcquisitionAllianceofChineseAcademicLibraries,简称DRAA)在组织集团采购时就从Springer、Emerald、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等出版社采购电子图书。这种采购方式需要使用出版社提供的访问平台。

(2)电子图书集成商提供若干家出版社的电子图书订阅平台iGroup公司开发的iGPublish平台就是为那些出版量不大的出版社提供的电子图书订阅平台,该平台目前可以提供100余个学术出版社的电子图书。同样,Ebrary平台整合了来自400多家学术出版社、商业出版社和专业出版社(包括TheMcGraw-HillCompanies、PenguinClassics、Elsevier等)的近6万多种电子图书,其学术类图书全集可提供69000余种电子图书,并提供这些电子图书的按学科分库订阅。

在上述两种打包购买方式中,数据包的内容均是由出版社或电子图书集成商挑选出来的,图书馆无权更改,只能按版权年、学科进行挑选。而Credo全球工具书大全数据库在打包销售的基础上允许图书馆另外挑选部分具体书目,Safari允许订购用户每年两次更新部分书目并由图书馆自主挑选图书,这两个出版社的打包购买方式较为灵活,较适用于图书馆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购电子图书。打包购买可以是买断方式,也可以是年度订阅方式。买断方式需要图书馆一次性付费,后续每年支付少量的平台使用费,但所购买的资源可作为图书馆的永久馆藏,适合于采购长久使用的图书;年度订阅方式需要图书馆每年支付的费用较少,但是图书馆没有电子图书的存档权,仅有年度使用权,适合于采购教辅类、计算机类等更新快的图书。图书馆采用打包购买方式时不能对图书细加挑选,但是折算出的图书单价较低,而且可以节约选书时间。在打包购买图书的管理方面,需要将打包购买的电子图书作为一个数据库,定期将MARC记录导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短期租借(Short-termRental)

EBL(EbookLibrary,电子图书馆)公司等出版社提供单本图书的短期租借[5]。如果读者在EBL的网站上找到了想看但图书馆没有相应馆藏的图书,与EBL有合作关系的图书馆允许用户向EBL发出租借请求,由图书馆买单,允许读者在短时间内访问这本电子图书。短期租借模式的每次租借费用约是图书标价的10%~20%,相对价格较高。该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租借期结束后图书馆未增加馆藏量,但是适用于用户自己租借电子图书。例如,美国亚马逊公司借助于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推出了针对学生的“Kindle电子教科书租借”服务[6],提供包括Wiley、Elsevier等在内的多家出版社的数万种电子教科书。学生不再需要购买印刷版教科书,而是从KindleStore租借电子教科书即可,租借期限从1个月到1年不等,对照不同的期限有固定的租借费用。相对来说,电子教科书的租借费用远低于印刷版教科书的购买费用,大约可以为学生省下80%的教科书购买费用[6]。

读者决策采购(Patron-DrivenAcquisition)

图书的使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图书的价值,如果读者对同一本电子图书的访问超过了一定的次数,将会触发图书馆的购买需求,这时图书馆会考虑支付全部费用购买这本书并将其收入馆藏。NetLibrary、EBL、MyiLibrary提供了这种新兴的图书采访模式——读者决策采购(Patron-DrivenAcquisition,简称PDA)和需求驱动采购(Demand-DrivenAcquisition,简称DDA)[7]。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运作过程为:图书馆参照传统的纲目购书方式设定购书范围,书商提供符合要求的MARC记录,图书馆将其导入自动化管理系统或者资源发现系统以供读者使用。例如,NetLibrary的PDA项目规定,用户点击图书1~3次即可触发图书馆的购买,图书馆可以选择一次性付费方式买断使用,或者选择年度付费方式在5年后拥有该资源。又如,EBL的DDA项目允许电子图书短时间内(通常5分钟)被免费浏览,当读者浏览时间超过要求时,EBL就向图书馆发出购买请求,再由馆员决定购买还是短期外借。EBL允许图书馆设置短期外借次数的临界值,一旦系统统计某些图书的外借次数超过该临界值,则无需馆员审批即自动购买图书。再如,MyiLibrary用户选书项目规定,读者在第一次访问电子图书时不受限制,当再次访问时就需要图书馆支付购买费用。

在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下,读者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图书馆基于读者的实际需求与使用情况采购电子图书保证了电子图书的利用率。除NetLibrary、EBL、MyiLibrary等电子图书集成商外,一些大型出版社(如Springer、Elsevier等)也开始向图书馆提供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然而,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会使图书馆担心难以控制采购经费和馆藏发展的平衡性。对此,目前国外图书馆普遍采取的措施是,由学科馆员预选书目并设定图书单价,高于预设单价的图书需要经馆员审批后再购买。例如,美国丹佛大学图书馆在《LibraryJournal》和《SchoolLibraryJournal》举办的电子图书论坛上报告了实施PDA项目的数据:该馆读者在1年内“选择购买”了325本电子图书,短期租借了3600本电子图书,有6400本电子图书的阅读没有超过5分钟,图书馆共花费了73000美元,仅为图书馆购买这些资源所需费用的1/10[9]。

结语

借助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不断改进外文图书获取方式。对于进入版权公开领域的图书,图书馆无须购买,但应强调电子图书网站的收集方式。对于馆藏建设需要的电子图书,图书馆应依赖于学科馆员和选书专家的意见,选择单独购买或打包购买方式。短期租借和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促进了读者的参与度,保证了电子图书的利用率,但不适用于文献半衰期较长的学科的图书采购。因此,图书馆应综合考虑出版商提供的销售模式,结合读者需求,选择适宜的外文图书获取方式。

上一篇:拉拉队运动中文化的价值综述 下一篇:地方文化的疑惑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