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职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时间:2022-09-27 06:53:47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职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摘 要: 经过多年医学生物学教学实践的摸索,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医学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和整合,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了智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多媒体; 高职; 医学生物学;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151-01

一、教材的选用及教学内容的分析

2003年我校选用人卫出版社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的《医学生物学》,作为高职护理班教材。这本教材从内容上讲,既有医学生物与遗传学的基础内容也有分子生物学的前沿内容;从学时数上讲,存在章节多,学时数相对较少的问题;从我校的实验条件上讲,也还有不少的欠缺;从受教育的对象上讲,存在着接收能力差等问题。面对困难,改变过去那种光靠教师“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形式势在必行。结合近几年的多媒体教学经验,尝试对我校专科护理班部分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在高职护理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通过多年的生物学教学,深深体会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生物学教学,可以取得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良好教学效果。现将一些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医学生物学》教材的前五章内容是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如果仅从理论上讲,非常枯燥和难以理解。运用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以崭新的情景以及优美动听的音乐、图文并茂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表现出最佳的学生状态。在传授《绪论》中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内容时,就打破了以往一问一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同学通过鲜艳的画面、抒情的音乐、美妙的解说,让同学陶醉其中,然后,引导学生一起探究,课堂气氛热烈,发言踊跃,通过集思广益,师生共同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如细胞学部分通过动画小片,大部分的学生可以了解细胞的光镜结构和电镜结构,课后可以画出细胞的结构图和回答出主要结构的名称及功能。实践证明:正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形象生动,学生普遍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使微观世界宏观化,《医学生物学》教材中有一部分分子生物学内容,如“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基因的本质和作用”二章中的DNA结构和功能,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用板书、模型和挂图来讲,虽然也采用了直观教学手段,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现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情况就大不相同,就拿“DNA分子结构和复制”这一重点和难点内容来讲,由于DNA结构属于分子水平,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对于它的结构和变化过程的理解,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为了化解这一难点,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生动、形象地模拟了DNA的复制过程。课件具体设计时,首先在荧屏上显示规则的双螺旋的DNA分子,然后在开始复制的起始点进行闪烁。并开始边解旋边复制,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同时配以相应的解说,讲解完后,还播放了关于DNA复制的影片,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通过两种不同风格的课件,很好地突破了难点和重点,强化了教学效果,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形象逼真的动态演示,较好地理解了DNA的复制过程,使教学重点的解决,顺利完成。进而在接下来的DNA复制过程的学习中就能很快掌握DNA的半保留复制。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图像为具体图像,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了DNA从结构到复制的全过程,使DNA分子这部分内容从微观世界走向宏观化,使不易理解的教学难点和重点轻松自如地得到解决,达到加深理解,方便记忆的教学目的。

(三)增加知识信息量,拓展学生知识面,真正起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大量信息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形象、直观。在授课过程中很多抽象的知识很难用语言来描述,若把这些抽象的知识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功能,转化成直观、形象、生动的图片动画,利用文字闪烁、图象放缩与移动、颜色变换等手段,这样就会使所学知识的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例如:在进行《减数分裂》教学活动中,以往的教师板书和讲解,即使教师讲得精彩纷呈,头头是道,但学生往往听得如坠云雾,摸不着门道,且遗忘率较高,通过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分步演示,对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用不同颜色并进行闪光处理,加上音响效果,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和思维,教师再加以适当的讲解,使学生一目了然,同时为以后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埋下了伏笔,然后通过整体演示,使学生很清晰地了解了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可见,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精美的图片生动有趣的动画和声音信号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摄取了大量的信息增加了课堂知识信息容量,深化和拓展了学生知识面,缩短了教学内容时间,改变了过去每节课时间紧张的问题,教师在精讲与启发的基础上,增多了与学生的沟通反馈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和讨论并可在课堂上做大量的练习,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减轻了学生课后学业负担,真正起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四)优化了教学结构

在医学生物学中,“减数分裂”的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教学中的难点,按教材的教学次序先介绍“减数分裂”的概念,然后再学习和卵子的形成过程。这样的顺序教学效果不好,只能助长学生死记硬背,不符合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规律。运用多媒体课件创新了教学程序,把复杂抽象的生物学过程生动、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中得出正确结论,改变了过去那种光靠教师单纯口授,或应用挂图、板书等传统媒体进行“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运用多媒体课件创新了教学程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了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运用多媒体课件创新了教学程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了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分析到综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先学习和卵子的形成过程,再分析比较和卵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最后归纳总结出减数分裂的概念,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日见突出,不仅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也应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单纯追求教学方式的现代化,而忽视生物教学的人文性,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真正的接受能力和收获的多少,否则会使多媒体教学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总之,多媒体教学给生物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气象,它能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视、听、思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这样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应该大力提倡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柳海民.现代教学理论进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马红茹.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医学教学的优势、误区与矫正[J].西北医学教育,2007(1).

[3] 康从英.充分利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教学效果[J].教育与职业,2006(12).

上一篇:《论语》在幼师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下一篇:广西高速公路治安刑事案件现状及预防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