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2-09-27 06:30:13

浅析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与创新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未来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国推行了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教学,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深入细致的学习,还要把一些先进的思想运用到实践中。改善自己的教学为,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

跨入新世纪,社会发展对未来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推行新课程改革刻不容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改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与时俱进、进行创新教学呢?下面来谈谈本人见解和体会。

一、 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新课程的一个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在信息技术课中尤为重要。教材本身是死的,教师的教学是活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讲究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被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将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主要精力转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习能力上来,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丛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活泼的、兴奋的状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探索和讨论,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提高实践能力。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掌握现存的知识结论,其最终目的是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也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怎样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从解题的"熟练技工"转变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这是每一位高中教师都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必须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性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上机习惯,提高实践能力。

1、要从思想上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教学中使二者密切联系,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脱离任一方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效。

2、要指导好学生的上机实践,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演示作用,指导好学生的上机实践。

教师要认真做好演示。教师的演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直接示范作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不溢不流。教学上充分重视教师的演示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育向有利的方面发展。有时,在学生的心中还可能产生一种潜在的竞争意识:我要做得好,赶得上我们的教师。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2)要强调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授人以鱼,仅供一时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只有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学到了方法,才能终身受用无穷。比如,在指法训练中,必须保证学生采用了正确操作方法,才能真正达到盲打。

(3)明确上机任务

采用"任务驱动法"在一个学习阶段规定一个学习目标,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要规定新的任务,新的目标。这样,一环扣一环,一环紧似一环,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在刚接触文档我们用记事本学会保存,在学习word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记事本的保存步骤就会轻松很多。

(4)在培养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才干。

那源于自己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让我们的学生觉得计算机很深奥,这种恐惧让他们不敢去探究,未知的事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事物所带来的不可预料的后果,我们恐惧于这种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只有真正地知道了为何会恐惧,我们的生活才会过得非常好。要使学生取于动手,勤于实践。计算机是工具,使用工具是技能,技能的掌握与熟练只能靠实践。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上机实践,获取知识和经验。这样做,不仅学生能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比如:在教学"画图"这一软件的让学生随心所欲的创作,来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在学习和操作中感到自己探索的乐趣,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5)每次上机操作后,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小结,把上机操作中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纳,而且对于操作中,好的给予表扬,有错的及时纠正。这样,才能提高操作能力。

总之,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还是要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要具有认真踏实刻苦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知识在不断更新,并且更新速度非常快,今天学的东西说不定明天就不适合了,所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一定要紧跟时代,紧跟潮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学生一定会大有收获的。作为教师,尤其是计算机教师更应主动学习一些教育理论及专业书籍,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行动上的指导,并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能通过自己的教学,既解决预定的教学问题,又引申开去,激励学生在探索与思考中发现并提出题解高、更新、更深的问题,在更高层次的思考、探究中给学生指导和帮助,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和发现意识,在对未知世界的解密中发掘学生的潜能。成为一名有人格魅力和个人真知灼见的优秀的计算机教师。

三、 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在教学中不要为了教技能面教技能,要把一些和学生贴近的东西教给他,比如学word时让他们给父母写一封信,做一张贺卡,让他们表达对父母的爱,学EXCLE时让他们做一消费调查表,引导他们合理消费,以及教科书的具体内容及学习目标来设计,并按照教学过程序列呈现相关内容,以发挥教科书对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引导和组织作用

总之,新信息技术因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存在一定实际问题,所以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要从注重共性转向尊重个性,每个学生不同的潜能决定了他们独特的发展可能性,即使是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也有自己某方面的爱好和优势。以人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重视人的价值,对学生体现尊重与关爱,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实现个体的价值。但信息技术教师要务必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与素养,同时开展研究性学习,力求掌握新的教学、学习与研究方法,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和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做教育创新,也只有教师源源不断的理论创新、管理创新、实践创新到位,信息技术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其课程目标,为整个教育的发展做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浅谈如何让学生生活与小学数学教学紧密联系 下一篇:协作能力教育在幼儿培养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