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唢呐演奏风格的分析研究

时间:2022-09-27 06:23:54

关于唢呐演奏风格的分析研究

摘要:唢呐是我国民间乐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构成主要包括哨、侵子、气牌、杆、碗五部分。唢呐的音量较大,音色明亮,在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常作为民间婚丧仪仗中重要的乐器。唢呐在我国经常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山东、东北、陕西、河南等为代表的几大流派。因为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不同流派的唢呐具有非常独特的特点。本文主要对唢呐的演奏风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演奏风格;派别;音色;艺术特点

唢呐是中国民间乐器中的一种,又叫做喇叭。唢呐音色明亮,音量较大,在民间演奏中较为常见。在解放前,唢呐主要用于婚丧喜庆以及各种祭拜活动,后来随着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唢呐艺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们对唢呐的独有艺术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各种演奏中也常见唢呐的影子。但是因为受到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唢呐在全国各地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演奏风格。

1唢呐的结构、种类

唢呐是我国民间乐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构成主要包括哨、侵子、气牌、杆、碗五部分。在杆上有8个音孔,杆上还有铜质的侵子,杆下有碗,在侵子上面还有气牌和哨。在我国唢呐的种类较多,唢呐与二胡合奏较为动听。在唢呐长久的发展中,唢呐的种类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一把较为常见的唢呐有中唢呐、大唢呐、柏木杆等。中唢呐:中唢呐主要存在于我国南方,杆长32~40cm,最常见的杆长为37cm,在江苏、浙江一代较为流行,其音量在大小唢呐之间,音色较为柔和,经常用来伴舞。大唢呐:大唢呐杆长在42~57cm之间,一般杆长在50cm的唢呐较为常见,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流行,尤其是在冀东、东北、山海关地区常见。大唢呐的哨是由芦苇制成的,哨片呈口袋状,音色低沉,在大型演奏中经常使用。柏木杆:杆长比大唢呐较短,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方较为常见,其哨使用芦苇制成的,哨片为扇形,音色清亮,在小调和卡腔演奏中较为常见。海笛:海笛的杆长不到20cm,各部分的部件也比较小,音色尖锐响亮,高亢,在器乐演奏中经常看到。

2唢呐的流派和演奏风格

唢呐作民间常见的演奏乐器,比较适合与锣鼓等合奏,表现出一些热烈、欢腾的气氛,表现的场面非常雄壮,能够较为深刻的抒发内在情感,其表现力非常强。唢呐的音量较大,音色明亮,在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常作为民间婚丧仪仗中重要的乐器。唢呐在我国经常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山东、东北、陕西、河南等为代表的几大流派。因为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不同流派的唢呐具有非常独特的特点。加上艺人们多年的努力,对唢呐文化不断研究,在乐曲的创造中不断融合新的理念,改革唢呐乐曲的艺术形式,目前我国各个流派的唢呐已经形成了非常鲜明的演奏风格。唢呐可以独奏、伴奏和合奏,演奏风格大体上有南北两派,南方演奏中主要采用的是循环换气法,对演奏的技巧追求不是很高。而北方艺人在不断的演奏中逐渐掌握了很多较为复杂的研究技巧,有滑音、气顶音、箫音等,许多人还会利用唢呐模仿动物声和人声,北方唢呐的表现力较强。当前我国唢呐流派主要有山东、河南、陕西、东北等几个派别。

2.1山东风格

山东唢呐的哨片为袋状,常用大、中、小三种,大唢呐的发音较为深厚丰满,中唢呐的发音比较圆润柔和,小唢呐的发音高亢激昂。山东唢呐比较容易控制,在演奏中比较省力,能够模仿各种人声和鸟鸣声。山东唢呐在演奏中经常使用的技巧有:吹奏轻松灵巧、潇洒自如,技巧变化较多,除了较为常见的吐音、花舌、滑音、颤音之外,还有舌冲音、连弹音、指气同颤音等。山东唢呐的分布较为广泛,小的派别较多,山东唢呐中最有代表的是鲁西南地区的唢呐,以菏泽、济宁为代表,主要以一支唢呐主奏为演奏形式。山东唢呐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一枝花》,是由任同祥先生演奏的,其结构层次分明,演奏生动形象,有很强的对比性,艺术感染力非常强。在电视剧《武松》中将《一枝花》作为主题音乐,与山东梆子、快板等结合起来,演奏的力度在不断变化,增加了音乐的悲痛情感,营造了悲伤的气氛。另外,山东风格的代表作还有《十洋景》、《小游场》、《百鸟朝凤》、《抬花轿》等。

2.2河南风格

在河南唢呐的分布也非常广泛,在河南根据地理环境,唢呐流派还可以划分为豫北、豫南、豫东、豫西等派别。从大体上来看,这些小流派的演奏风格和技巧都非常相似。河南唢呐常用的唢呐为中唢呐和大唢呐,中唢呐的音色圆润,大唢呐的音色洪厚。河南唢呐的结构和山东唢呐相似,比较擅长吹奏轻柔的旋律,其技巧性堪比山东唢呐,吹奏中最明显的技巧是“柔音”,用较快的吞吐方法去模仿弓弦乐器的声音。演奏的形式有合奏、独奏、重奏等,演奏风格高亢粗犷、刚柔并济,另外还吸收了南方唢呐细腻精炼的艺术技巧。另外模仿人物唱腔也比较常见。河南风格的代表作有《小开门》、《全家福》、《罗戏娃娃》等。

2.3东北风格

东北唢呐在演奏中习惯将碗子向下打,哨片为肚形或者是扇形,唢呐的发音与东北人发音类似,粗狂、朴实、雄厚、洪亮。东北唢呐在演奏中较为常用的是嘟噜和循环呼吸,嘟噜有水嘟噜、旱嘟噜、慢嘟噜、风嘟噜等,嘟噜演奏中舌要放松,用舌尖抵着上颚,吹奏的时候震动舌尖,舌尖震动后的气流直接作用哨片中,从而产生快速均匀的碎音。东北风格唢呐演奏的代表作有《欧天歌》、《一条龙》、《八条龙》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唢呐演奏家胡海泉,他的演奏音色饱满、刚劲有力、演奏富有热情,在其代表作《吹风吹绿黄河岸》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东北特色,还使用了较多的花舌音和嘟噜。

2.4山西唢呐

山西唢呐中影响最广泛的是晋北唢呐,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大、中、小几种唢呐都能使用,尤其是大唢呐的使用最多,发音洪亮,主要吹奏一些粗犷奔放、刚劲有力的旋律,常用的技巧有打音、花舌、滑音、垫音等。山西唢呐中飞指的使用较多,且腹颤音和喉颤音应用较多,演奏主要是吹打乐,演奏气氛热烈,能极大地增加演奏的气氛和力度。

2.5陕西风格

陕西唢呐比普通的唢呐较大,唢呐总长可以达到68cm,杆长可以到41cm,所以陕西唢呐的发音比较洪厚雄壮,在粗犷中带有悠扬,演奏曲调基本上与当地人的性格相似。陕西唢呐最常见的演奏场所是红白喜事上,能够最直接的表现出人们内心的情感。

3结语

唢呐从传入我国后,逐渐在我国大部分省份流传、演变。因为不同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唢呐在长期的传播中也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和派别,而不同派别也具有相应的代表人物。根据当前唢呐演奏的特点,我国唢呐主要有山东派别、东北派别、陕西派别、山西派别以及河南派别等,不同派别又具有不同的演奏风格。唢呐的艺术魅力是人所共知的,要对其艺术特点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必须对其发展、演变、派别等深入了解,从而为唢呐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宋广亮.唢呐的流派及演奏风格[J].大众文艺,2010(19).

[2] 尹凤柏.概述唢呐的演奏风格与技巧[J].艺术研究,2008(2).

[3] 居家芝.唢呐演奏的技巧与情感[J].剧影月报,2012(1).

[4] 王伟.探析唢呐的流派及其演奏风格[J].剧作家,2011(4).

[5] 王文刚.浅析唢呐曲《一枝花》的演奏处理[J].科技信息,2011(14).

上一篇:审美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的分析 下一篇:戏剧演出空间中的“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