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9-27 05:22:11

浅谈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阅读;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4—0036—01

营造氛围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读书氛围的营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来做:一是班级读书环境的布置。如,在教室里张贴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以及小故事,开辟“好书大家读”、“快乐读书屋”等评比栏。二是家校沟通,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小书架。在学生识字伊始,教师就和家长商量,给孩子成立家庭小书库。现在很多学生在入学前就拥有许多配画读物,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这些配画读物读起,逐渐增加阅读的内容,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然后在班里组织交流评比活动,树立“读书小明星”、“故事大王”等典型,进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倾听故事

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故事中的情节感兴趣,一方面又容易被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所感染。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讲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分清善恶,明辨是非。随着年龄的增长,识字量的增加,学生自然将听故事的兴趣渐渐转化成了对阅读的需求。给学生们讲故事的时候,要选一些趣味性强的童话故事,也可以给学生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并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找出学过的字。比如《凿壁偷光》《吃墨水》《手不释卷》等。学生们的心灵是一张纯洁的白纸,如果在这张纸上一开始印上的底色就是“读书好,读书乐”,那么喜欢读书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还有采用“连环套”的方法吸引学生,也是不错的一招。即给学生们讲连环故事,每次巧妙地在“关键时刻”停止,吊他们的胃口。时间一长,学生们对故事的喜爱和渴求,就会让他们产生自己拿起书一读为快的欲望。

树立榜样

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建立鼓励机制。表扬、鼓励在阅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让学生学有目标,追有方向。哪个学生课外知识丰富,哪个学生读书习惯好,哪个学生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哪个学生说话造句词汇丰富,都是教师经常要表扬的对象,有意无意中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的榜样。这样有身边的榜样引路,就会更有效地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亲子互读

教育学生必须由学校和家庭合力完成,这已经是教育界的一个共识。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在学生入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先要向家长大力宣传亲子互读的意义,并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比如,亲子互相背诵古诗,亲子互考,亲子同读等。通过开展亲子互读的活动,家长对自己孩子有进一步的认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一些陈旧的教育方法,孩子也在亲子互读活动中真正爱上读书。

评价点拨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对一件事情的热情也很容易消失。同时,他们的知识和经验都非常有限,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面对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正确引导他们在言谈、学习中,甚至在生活中自觉地应用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尤其是对于学生取得的一些读书成果,更要充分肯定、大力表扬,让他们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读书的畏难情绪,更有效地保持阅读的热情。

成长记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引进了成长记录评价法。这是一种激励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好方法。在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活动中,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喜欢阅读,真正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所以,引导学生们收集并整理好自己的阅读成果记录袋,并定期展示,也是调动学生们阅读热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学生最喜欢的一本书、最得意的一次诗歌朗诵录像、最难忘的一个故事、对自己有教育意义的一本书等等,都可以收录在阅读成长记录袋中,并激励学生投入到更深层次的阅读中。

上一篇:中通携手北明快运,超长途客运添新军 下一篇:台北的“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