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时间:2022-09-27 04:54:48

一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06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其中有成绩也有问题,2007年走势如何格外引人注目,最新的一季度经济数据表明,今年首季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平稳增长,而且表现出良好态势:一是投资高位回落,消费旺势不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二是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经济效益良好;三是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农民收入增长创新高。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总额超过12000亿美元,二是银行货币流动性过剩仍较突出,三是房地产投资和商品房价格继续快速上涨,四是物价水平涨幅扩大。预计今后三个季度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控制物价水平适度上涨、最大限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是其重要任务。

一、GDP持续快速增长有物资支撑,也是重化工发展阶段所必须的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单从增长速度看,11.1%的增速有些出乎意料,有些偏快。但是如果从我国经济物资支撑能力和发展阶段看,这样的增速可以得到解释。

首先,目前我国能源、原材料供应充裕可以支撑较快的经济增长。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经济也曾几次出现过较快增长,但是由于煤电油运等能源、原材料供不应求的瓶颈制约,经济快速增长无法延续,产业增长链条中断,导致经济大起大落。截至2006年我国发电量、能源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得到大力发展,短缺局面大大缓解,当前煤电油运形势平稳,可以较好地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此外,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我国相当部分短缺资源通过进口得到补充,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使我国经济增长如虎添翼。

其次,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具有典型的重化工特征,该阶段经济保持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是正常的。2003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性增长周期,至今已有近5年的时间。本轮经济增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钢铁、房地产、汽车等重化工行业快速增长,不同于以前的轻纺加工工业快速发展,这样的经济增长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产业链条多、生产周期长、持续时间多等特点,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曾经历了这样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大约10―20年),也正是经过重工业这样一个大发展之后,才为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后迎来第三产业占比提高、速度较快、消费对经济贡献较大的高水平发展阶段。我国现在正处于这个发展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持续较长时间不足为奇。

再次,我国人均GDP水平处于经济的上升阶段。当前我国人均GDP大约在1000―3000美元之间,这个阶段是国民经济正处于经济起飞和爬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供给相对较为充裕,需求相对又比较旺盛,两种力量的结合或者碰撞往往使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迅速推进(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快速提高(每年上升1个百点)以及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居民第三次、农民第二次)共同促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高增长。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加大

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出现多年所没有的快速增长局面,是因为在投资增速出现回落的同时,消费却出现了较快增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投资增速减缓对经济增速向下拉的力量。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表现为增速回落,结构趋于优化的特征。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3%,3月份增长26.8%,回落4.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0.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0%,一、三次产业投资得到加强,二产投资增长趋于平稳。分地区看,东部投资增速减慢,中西部增速加快,一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4%、35.8%和26.8%,中、西部占全国投资的比重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6 和0.2个百分点,东部有所降低。数据说明目前的投资调控并非一刀切,而是较好体现了大力发展内陆省份经济的政策导向。

与投资增速回落截然不同的是,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加大。今年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88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高于去年同期2.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15.3%,为近年来的较快增长。

宏观经济持续向好、消费者信心不断增强和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是消费需求持续旺盛的主要原因。今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5元,同比增长1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60元,同比增加166元,增长1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 %,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的。公务员工资调整落实到位和农民务农务工收入双重增长推动了收入的增长。此外,今年以来,居民投资股票和基金的资金不断增多,据调查,在居民拥有最主要金融资产中,“基金”占比由去年四季度的10%跃升至今年一季度的16.7%,刷新历史记录,“股票”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而资本市场行情高涨,个人投资者收益颇丰,居民收入实际收入和预期收入均高速增长,推动了消费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是消费加快的重要动力,一季度汽车销售增长38.5%,比上年同期加快9.1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建筑装璜材料也都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

不过,3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涨幅较高,达到3.3%,也对3月份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速大幅提高产生了影响。

三、CPI涨幅超过警戒线,进一步加息的预期强烈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3月份上涨3.3%,超过央行3%的警戒线。分城乡看,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1%,农村涨幅高于城市。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2%,居住价格上涨3.8%,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4%,说明粮食价格上涨以及与房地产相关的价格涨幅较大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此外,今年3月份物价上涨的翘尾因素较大,达到1.9%,也是当月涨幅较大的原因之一。

CPI涨幅超过警戒线,各界对进一步加息的预期十分强烈。今年3月19日,面对2月份CPI上涨2.7%,央行及时将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提高0.27个百分点,年利率由2.52%提高为2.79%,税后利率由2.016%上调为2.232%,但是扣除2.7%的物价水平,居民的负利率仍为―0.468%。也就是说,上次加息之后,居民储蓄存款仍然是负利率,只是程度有所减弱。而3月份随着物价涨幅进一步提高,负利率进一步扩大为1.068%,这就意味居民存入银行10000元钱,一年以后只剩下9893元。储蓄存款负收益程度不断扩大,导致市民对储蓄存款的预期收入减弱,不愿储蓄,而把大量储蓄存款搬家到资本市场,既使居民资产呈现不合理、高风险分布,也使资本市场短期内吸引了更多的泡沫资金,不利于行情健康稳步发展。

因此,我们期待,央行加息幅度和频率能够进一步扩大,尽快回归正利率的时代,必要时还可以取消利息税,从多方面保证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鼓励和扩大消费的目的。

四、房地产投资和价格均处于较高水平,需要进一步调控或转变思路

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今年一季度投资总体增速有所回落,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呈现高速增长的不协调局面。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3544亿元,同比增长26.9%,比上年同期加快6.7个百分点。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完成投资2462亿元,增长30.4%,加快7.3个百分点。

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相呼应的是商品房价格涨幅不断扩大。今年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9%,涨幅比1、2月份分别加快0.4和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0%,涨幅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普通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上涨0.8%,涨幅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与去年同月比,涨幅较大的主要城市包括:北海13.7%,深圳10.7%,长沙10.1%,北京9.9%和广州8.6%等。与上月比,涨幅超过1%的城市有22个。

二手住房销售价格也呈现较快上涨,3月同比上涨5.9%,涨幅比上月高1.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与去年同月比,涨幅较高的主要城市包括:深圳12.7%,大理10.6 %,郑州9.9%,北京9.6%,哈尔滨8.8%和大连8.4%等。

控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和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是去年以来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从实际执行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今年一季度房地产业投资和价格更是双双反弹,房地产调控的任务依然严峻。要有效调控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转变思路。一是从控制需求转向增加供给,缓解供不应求局面带来的房价上涨。二是房地产业应形成自由竞争的局面,开发商不应是唯一的建房者,个人和用途界限明确的单位集资建房应得到鼓励和发展。三是不能期望房价降到每个人都买得起房。政府在进行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时,千万不能以“通过宏观调控,把房价降下来,让普通百姓都买得起商品房”作为制订政策的出发点和依据。而是要从现在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房地产的公共政策的研究、制订上,如增加租赁和特困住房补贴等方面,让房地产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五、处理好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的关系是新时期面临的新任务

今年一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平均增速为20.6%,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2.3个百分点。这六大高耗能行业,主要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0.6%,化学燃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2%,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增长23.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7.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3.4%,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和供应业增长40.5%。一季度主要能源也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4.8%,原油产量增长1.5%,天然气产量增长14.7%,总的能源生产总量增长12.08%。由此可见,耗能大户维持较高的增速水平,主要能源产量高速增长,是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目前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行业恰恰是一些高耗能行业,而国家要求2010年要实现节能降耗20%的目标,因此,我们面临着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快速增长,又要处理好节能降耗减排的新挑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是实现二者统一的基本思路,要实现这一任务任重道远,从现在开始就要有前瞻性思考和具体的技术改革投资计划。

总之,一季度经济运行的总体势头是良好的,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11%左右的较快增长,但是必须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的问题。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进入二季度,地方政府调价措施陆续出台将推动价格上涨,资源价格改革也会有一部分传导到居民消费物价水平。外贸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及人民币升值密切相关,不是短时期可以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上一篇: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延续经济平稳较快... 下一篇: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