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舞蹈艺考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2-09-27 02:42:58

谈“舞蹈艺考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需要,舞蹈艺术类考生越来越多,艺考也越来越难。想要在艺考大军中脱颖而出,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舞蹈素质,因此,科学训练、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对“舞蹈艺考生”来说十分重要。

那么,“舞蹈艺考生”究竟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呢?这里略呈管见,见教于同行。

一、“舞蹈艺考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扎实的舞蹈基本功

主要指身体的柔软度、肌肉控制力、动作协调性、弹跳力等,不论是跳民间舞、芭蕾舞、古典舞还是现代舞,都需要练好这些基本功,力求立、转、翻、弹跳等技巧动作达到头、手、脚、身体等各个部位的协调配合。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准确把握舞蹈动作的精、准、稳。因此考生在考前必须进行长期大量的基本功训练,只有使训练“量”达到一定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2.饱满的舞蹈情感

舞蹈作品中舞者饱满情感的抒发能更灵动地表达舞蹈作品的内涵和深蕴。如民族民间舞中蒙古舞的舒展、豪放、矫健和桀骜不驯,傣族舞的柔软、妩媚、安详和舒缓的舞蹈风格,都需要借助不同的情感来表现。情感练习的重点不是一遍遍的动作记忆,而是在把握舞蹈风格韵律的基础上结合该民族的民族信仰、生活习惯、地域特色、审美情趣等,将民族情感融入到舞蹈动作中去。全面了解民族特色,更有助于考生在舞蹈练习中准确地把握舞蹈情感,用肢体语言抒发出来,使舞蹈作品灵动感人。

3.良好的心理素质

舞蹈表演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表演时稳定发挥。对于一个舞蹈艺术考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毕竟招生考试是一次定终生的的测试,如果因为心理问题而发挥失常,就很难有第二次机会。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除了有先天的成分外,更重要的还有后天的舞蹈学习环境、舞台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考生在备考中要有意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如多进行舞台实践表演,多适应不同的表演环境,在舞蹈学习时提高自信心,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增强韧性和毅力,以保证考试时沉着冷静、理性应对。

4.厚实的文化基础

现行高考制度规定,舞蹈艺术类考生除了专业课考试过关外,文化课考试也必须上线,因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是学习和从事舞蹈表演的重要基础。有了较深的文化知识积淀,才会对舞蹈理论、舞蹈动作和舞蹈作品有准确、深刻的理解。理解到位,动作自然精准,表演自然生动。

二、“舞蹈艺考生”如何提高舞蹈基本素质

1.注重舞蹈基本功训练

首先要解放身体,加强对自然身体的改造,达到舞蹈考查的柔软度;要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拉伸韧带,进行把上、中间、地面训练,使动作规范性更强;每天都要保证有足量的训练时间和强度,全身各部位的开软度练习要有一定的力度,如耗腰、甩腰、压腰,或腿耗、压腿、踢腿、抱腿等,都必须经过压、踢、甩的组合练习,以提高韧带开合,提高身体柔韧程度。

其次,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肌肉控制力、弹跳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肢体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动作延展性训练。技术技巧展示也能更清楚地体现考生基本功的深浅程度,比如从跳跃技巧中可考察到考生的软开度、动作的协调性、腿部的控制能力和弹跳性。跳跃必须经过起跳、空中姿态的控制、空中姿态的延展、轻落地缓冲四个过程,每个过程都不是单一存在,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所以需要考生经过科学、系统、长期的训练才能在跳跃中准确把握头、手、脚、身体各个部位的舞蹈美感。在基本功训练中要经过严格的擦地、推地、绷脚完成起跳,控制在空中的姿态,注意姿态延伸再轻轻回落,使技巧过程完整优美、有一定的可欣赏性。

2.注重自身艺术素质的修炼

艺术素质是指一个人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现,舞者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对舞蹈动作、舞蹈作品的理解程度,都取决于其艺术素质的高低。例如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把握就能完全看清一个人的艺术素质。考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才能对自己表演剧目的音乐有更深刻理解、认识和感受,才能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诠释舞蹈作品的深层内涵,才能使不同的舞蹈动作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情感。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考生要有针对性地接触欢快、喜悦、缓慢、深沉、奔放等多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只有通过多种音乐风格的练习,才能在表演中快速准确地定位动作、表达情感。

3.注重文化基础知识的积累

近年来,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取分不断上调,文化课分数对艺术生也越来越重要。每年高考中我们都会看到,一部分考生虽然从小学习艺术,有不错的舞蹈底子,专业考试成绩优秀,但由于文化课成绩较低而名落孙山。因此考生在在进行专业训练的同时,绝不能放松文化课的学习,舞蹈和文化课要双管齐下。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 下一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