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红富士苹果着色策略

时间:2022-09-27 01:45:50

改善红富士苹果着色策略

红富士苹果的颜色是其外在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果实的色泽发育是个复杂的生理代谢过程,受到品种、光照、土壤、树体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产中,为了使红富士苹果达到其最佳的色泽程度,通过选择品种、均衡营养、调控水分、改善风光、合理负载、套袋栽培等必要的综合调控措施,可改善苹果果实的色泽,提高苹果质量,增加种植效益。

1选择品种

着色较好的品种更易生产出着色率超过85%的果实。只有因地制宜、适地适栽,才能满足栽培品种的生长习性和生态需要,才能突出其品种特点。生产中,我们选择了以八棱海棠或平邑甜茶为砧木的92-58富士和优选2001富士两个品种,授粉树配以太平洋嘎拉。

2均衡营养

树体营养水平与果实色泽密切相关。表现为着色度高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高,如着色小于40%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55%;着色大于78%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4.75%。而营养是否均衡又取决于养分供应。苹果树每生产100kg果实需要纯氮1.54kg、五氧化二磷0.64kg、氧化钾1.6kg。招远市土壤的养分状况是氮低磷高钾不足,我们一般在10月份秋施基肥,施入全年的有机肥﹙1kg果施2~3kg腐熟的纯畜禽粪便﹚和60%的追肥;4月份花前施肥,施入全年20%的追肥并辅以全部的钙、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7月底果实膨大肥,施入全年20%的追肥。

3调控水分

充足的水分供应是促进苹果着色的重要因素。为了满足树体生长的水分需求,提高果品质量,应及时浇水、排水,应根据降雨情况浇好封冻水、萌芽前的开春水、套袋水、麦黄期的膨大水、豆黄期的膨大水、摘袋水。在苹果着色期内充足的水分供应,不仅增加果园湿度,还能调节果园的昼夜温差,从而促进着色。但采收前15d停止浇水,保持土壤适度干燥,以利于果实增糖着色。

4改善风光

风光条件恶化,是苹果着色不良的一个主要原因。改善通风透光的具体措施:在对树冠交接、株行距低于3m×4m的密植园采取隔行去行或隔株去株减少株数的基础上,盛果期大树主枝数量控制在4~6个,粗度为3cm的侧枝逐年去掉,通过冬季修剪、花前复剪、生长季节修剪,每667m2小枝数量掌握在8~10万。通过培养年轻、紧凑、单轴延伸的壮枝组来稳定树体,保持通风透光、树势均衡,确保果实着色期树冠内相对透光度在20%~30%,保证果实的直接光照强度,有效增加果实着色。

5合理负载

合理的果实负载量应根据其历年产量和树势,以及当年栽培管理水平确定。留果过少,树势偏旺,果实贪青晚熟,着色不良;留果过量,同样也会影响果实色泽的正常发育。而适宜的叶果比,有利于果实中糖分的积累,从而增强果实着色。要严格按照20~25cm的间距留单果。坐果不好的果树,可按照30%左右的比例留一部分双果,所结果实以生产230~260g之间、着色率大于85%、果形指数大于0.85、硬度大于9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15%的红富士苹果为目标。

6套袋栽培

套袋栽培是提高果实质量的重要措施。这不仅能减少尘土污染和农药残留,还能改善果实的色泽和光洁度。套袋在6月初实施,脱袋在9月底为宜。脱袋后的摘叶、转果、铺膜是重要的果实着色管理措施。先摘叶,从9月下旬脱袋后3~5d开始,在脱袋的同时分2~3次分别摘去紧贴果实的、果实周围5~10cm范围内的、树冠及上部部分枝条上的叶片。摘叶时应留叶柄,摘叶量控制在20%~30%。摘叶后及时转果,等果实阳面着色较好后及时转果,使果面着色均匀完整。除袋的同时沿树干顺行仅限于树冠垂直投影范围铺设反光膜,每667m2铺设350~400m2反光膜,可使较密园片的内膛、下裙枝和树冠北部的果实着色完全,尤以促进果实萼洼部位着色更为明显。

上一篇:甲状腺外科手术疗效综述 下一篇:神经科患者逆行静脉穿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