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9-27 01:24:05

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我国的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市场输送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高、符合信息化整合工业化要求的继续技能型人才。然而,当前我国的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我国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人才质量。

关键词: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知识更新;解决对策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的信息交流处理、管理、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改变了全球的分配、交换、消费和生产的经济活动。为了进一步通过信息化整合工业化,对工作效率进行提高,需要大量的信息技能型人才。这就对我国的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要不断改进和创新,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当前的问题,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能力。

一、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社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知识的发展非常迅速,这对于我国的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当前的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对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制约。

1.计算机知识更新迅速,高等计算机职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落后

与一般的基础学科不同,计算机知识的发展和更新非常迅速,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迅速更新换代。全球各国都将计算机产业作为朝阳产业,计算机产业汇聚了大量的高技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不断推动计算机知识的更新。

与计算机实业产业迅速的更新换代不同的是,我国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师的计算机知识往往更新缓慢,很多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的教师的所学知识已经落伍。这既有市场迅速变化的原因,也有高职教师的自身原因。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使绝大部分高职教师安于现状,缺乏强烈的更新自身计算机知识的内部动机,仅满足于照本宣科。这也造成了高等计算机职业教师的知识不断老化,知识结构落后,不利于高等计算机职业的教学,难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我国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发展。

2.不合理的计算机职业教育课程结构

当前我国的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面临着课程结构不科学、不合理的困境。当前,我国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开设的课程往往落后于企业的要求,落后于企业的应用知识发展。多媒体信息处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新的与计算机有关的职业不断出现,而我国的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所教的知识很容易出现与社会脱节的情况。

例如,在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到开设中,尽管当前个人使用的系统已经非常普遍,然而我国绝大多数的高等计算机职业教学仍然使用面向用户的TURBO C,这就造成了即使学生掌握了TURBO C的教学内容,也无法适应社会的就业要求。

一旦高等计算机职业学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其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久而久之社会中就会形成对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失望情绪。

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课程设置相对狭窄,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高,往往造成高等计算机职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强,80%以上的高职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学生从事的都是行业中比较低端的工作,例如办公文秘、数据录入、计算机销售技术支持等等,而真正有能力从事软件编程、网站管理与维护、多媒体制作、局域网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高职毕业生数量很少。这也充分暴露出我国的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不合理。

3.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不强

计算机职业从业者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往往需要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能够独立处理多方面的问题。然而,当前我国的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倾向。以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为例,虽然给学生提供了一些上机实践的机会,但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在上机实践中照本宣科地练习程序输入操作过程。学生对于如何修改和调试程序、程序编写的规范、如何阅读和编写程序往往一无所知,甚至不熟悉编程环境提供的工具。这就造成学生缺乏必要的问题处理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只能从事计算机行业中低端层次的工作。

当前我国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大多只是大学课程的讲话,对学生的实用技能训练多有不足,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用到先进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法,很少有意识地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很少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进行系统教学。

二、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1.整顿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能力

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要加强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培训与考核,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整顿教师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计算机职业教师队伍。为了使高职计算机教师能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高职院校要多给计算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和研讨的机会,不断提高科研力度,确保高职计算机教师走在计算机学科的前沿。

为了使高职教育能够准确地把握计算机职业的发展动态,高等计算机职业学校还应该开展相应的职业发展方向专业研究,研究当前计算机的发展动态,掌握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具体需求,使高职计算机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调整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知识更新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课程体系调整的过程中,要注意与时俱进,适应企业的最新要求。仍以程序设计为例,要注重课程的实际应用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程序的输入和操作,还要使学生掌握程序编写的规范、掌握阅读和编写程序的方法,并要求学生熟悉编程环境提供的工具,并掌握程序的修改和程序的调试。只有这样,学生在就业之后才能够真正具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此外,高职学校还要开展综合技能和素质的教学,例如维护管理经验、安全性措施、文档规范、国家标准、计算机职业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管理技巧、团队合作能力、市场观念和开拓精神。

3.提高实训课的比重和质量,采购新型的应用软件和硬件

高职院校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实训课的比重,并尽量提高实训课的质量。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外聘专业的、优秀的计算机职业从业者来担任实训课的外聘教师,不仅有利于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能够提高实训课的质量,使学生能够在实训课上针对计算机行业对从业者的具体能力要求,有的放矢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做到游刃有余,高职学校要经常更新计算机设备,购置新型的专业应用软件和硬件,使学生能够进行专门的学习。

计算机行业是一个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我国社会对于优秀的计算机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很大,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要紧扣企业和社会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社会和企业输送素质高、综合能力强、能够满足计算机行业用人要求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冰立.基于需求驱动模式的计算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2).

[2]杨振春.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职业教育实训系统开发实践与探索[J].民营科技,2013(01).

[3]孙卫佳.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理论课地位的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07).

[4]龙大奇.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中交互性教学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4).

上一篇:职高政治教学的现状研究与可行性策略 下一篇:贫困地区高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