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9-26 11:35:50

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问题的探讨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货款或代垫的运杂费。企业为了扩大货物的销售额,产生了应收账款。随着信用交易的扩展,应收账款的比重日益增大。因此,对于应收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管理层对应收账款管理不够重视

大多企业负责人只重视销售和利润的增长,将销售人员的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相匹配,忽视了能否收回所欠货款及回收货款的质量纳入销售人员的相应绩效考核中,使得销售人员只重销售量的完成,而不考虑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有的企业负责人对有关债权的法律知识欠缺,对应收账款管理各环节重视不足,致使应收账款的追讨甚至出现过了追溯实效等不正常的情况,甚至为了政绩及个人利益,或者将其他一些不应计入应收账款的项目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缺乏

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经常出现财务部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这样应收账款数额居高不下,账龄过长,无人过问,对应收账款管理责任不清。各部门之间责任推卸。

·考核体系不完善

有些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没有将款项收到与否联系起来,即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大量形成,给其造成一定的影响。

·市场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当前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赊销这一手段,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这就造成企业间相互拖欠应收账款的现象更加严重;另一方面是很多企业故意拖欠账款,即使有钱也不还,社会普遍缺乏诚信。

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源头控制,管理层应压缩应收账款额度

有些企业为了推销产品或承揽工程,不收款或只收一部分款项,对方企业在经营中一旦发生变故,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将增大,企业资金风险随之上升。因此,从“源头”上减少往来结算资金的发生,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环节。

(1) 提高企业管理层素质,正确决策,科学管理,是降低和杜绝企业资金风险的核心。作为企业管理层来说,必须懂得财务知识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降低企业资金风险。企业在购销活动中,要尽可能地减少赊销业务。一般可采取宁可降低价格,也要使对方付足货款的方案;货款回收担保方案;新老业务单位、本地与外地业务单位等涉及应收账款风险比较选择方案,尽量压缩应收账款发生的频率与额度,降低企业资金风险。

(3) 建立客户资信调查评估制度,科学评估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应重视对往来客户资信程度的评估,并建立有关档案管理系统,主要选择重点客户、长期往来客户作为内部评估对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及赊销限额。以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以有效地减少信用风险带来的坏账损失。

·管理层应高度重视,动态跟踪、分析,强化日常监督和管理

(1)加强应收账款日常动态状况的传递与报送。应收账款发生后,财务部门每间隔一定时间,向有关业务部门、责任人员等传递应收账款的动态信息,督促和提醒有关人员及部门催收。对逾期未结清的应收账款通报的时间则应更短,这样既可使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动态信息,也可时常提醒业务部门责任经办人员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进行催收,以保证资金及时回笼。

(2)关注往来客户的经营情况,加强日常询证。企业要随时了解业务往来单位的经营、财务状况及人员的变动情况,(下转第160页)(上接第67页)防止可能造成的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财务部门要会同业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对方单位定时发送询证函,核实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并确保诉讼的时效性,这样可以防止应收账款体外循环的发生,堵塞违规违法行为的漏洞及防止法律诉讼收债的失效。

(3)建立定期和客户对账制度,动态跟踪,果断决策。企业要建立定期和客户对账制度。财务部门应协同有关的管理部门对企业所持有的应收账款进行跟踪分析,对于客户比较多的企业,管理部门应该每日打印出账上接近到期的应收账款,并至少每周将逾期应收账款分析一次,提出处理意见。一般情况下,应要求客户还清前欠款项后,才允许有新的赊欠,以防滚雪球式的恶性循环。如果发现欠款逾期未还或欠款额度加大,应断然采取措施,通知有关部门停止供货。

·及时清对账务,严格催收,并完善考核体系

(1)建立责任中心,将催收业绩纳入绩效考核。建立以业务人员为主,财务监察人员为辅的催收欠款责任中心,将收回远期陈欠和控制坏账作为考核绩效标准,纳入销售人员与有关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之中,增强销售人员对清理和催收陈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针对不同的客户关系,采取灵活的催收政策。对应收账款清理回收缓慢或陈账清理未动的区域,限制发货或拒绝发货,加大催收力度;对有偿债能力却不履行偿债义务,人为发生的赖账,在诉讼期内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欠款对方确实无力支付的,企业可以在了解其抵债物品的价格、质量和销售的情况下,采取物资抵款,也可以要求客户开出等价值的商业承兑汇票,以抵消应收账款,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坏账损失的发生。对能在约定期限内偿还货款的客户,要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鼓励客户及早偿还货款,同时还可吸引一批视折扣为减价销售的新客户前来购货。以降低和控制企业的风险。

·健全内控制度,严格监控往来账目

按照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由财务总监领导,配备专职会计人员,负责有关营销往来业务的核算与监控,对每笔应收账款都要进行分析与核算,以保证应收账款账账相符。健全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对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控制程序,强化财务部门的管理与监控职能,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

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数据库,任何企业都可以付费在网上查询,使得企业在进行客户资信调查的时候,可以方便、快捷地取得所需的信息。一旦企业有什么失信行为,可以在网上进行投诉,经有关部门查实予以公布,并根据情节严重性给予“判刑”,让这些失信企业在商业圈中寸步难行,同时也要给予信用等级高的企业以褒奖,例如在发行股票、债券上的优先权利或优惠的贷款利率等,但是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对故意造成信息不实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保证企业信用信息库的真实性、严肃性,从而逐步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应收账款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易的剂。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供电公司)

上一篇:论犯罪实行行为的“着手” 下一篇:历史课,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