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的文言文教学

时间:2022-09-26 11:30:06

浅谈我的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深奥枯燥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 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但文言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篇目约占四分之一,而且中考时不仅要考课内文言,还要考课外文言,学生不能掌握好课内知识,从而举一反三去读懂课外文言是不行的。现本人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文言文的课堂教学的心得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美妙境界,深深感受到祖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以初中八年级文言文《桃花源记》为例,在大致了解全文后,本人通过创设问题引导想象来让学生感受文章内涵。结合文中的描述,通过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文中的桃花源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想像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紧接着提问若然你置身于和平恬静、融洽安宁的桃花源中会怎样做?提出会选择留下来还是回到充满功利性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并且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这个角度出发来阐明作者陶渊明的思想――人们追求与向往的理想社会,正是对当时现实的鲜明对比,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用这样的情景创设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一步一步诱导学生进入到作者的字里行间,真正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自主阅读,弄懂语句

文言文的学习尤其需要学生的自主阅读,本人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首先是字字落实,弄懂语句,读准句读,读出语感。这个步骤完成后,再给时间学生自由阅读或默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初步去把握全文大意。读法有多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童趣》的“项为之强”一句中的“强”不读“qiáng”也不读“qiǎng”,而应读“jiāng”。再如《桃花源记》“便要还家”一句中的“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面教者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联系实际,授之以渔

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采用“满堂灌”,是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对号入座,学生则一字不漏的记下,使得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懂规范语言。但在翻译前,一定要求学生先看懂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模糊的地方,则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调序;最后按照语言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则保留就可以了。

四、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学习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词、通假字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在讲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孙权劝学》时,在分析“吕蒙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这个问题时,可引导学生把吕蒙与本册课文《伤仲永》里面的方仲永作对比分析。方仲永天资过人,由于没有很好的接受后天的教育,最终沦为一个平庸之人,吕蒙经孙权劝说后才开始读书学习,而最终成为一个有谋略的人。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都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比,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吕蒙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这个问题,而且也巩固了对《方仲永》的思想内容的复习。

五、强化练习,巩固成果

文言文很多知识需要积累,说白了就是要记。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积累,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把有关的字词归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感性认识理性化,在此基础上,设计适当的阅读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加以巩固,适当进行课外文言的阅读,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就能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再次要强调的是――课后诵读。所谓诵读,包括朗读和背诵。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诵读是感知文言文的一种有效手段,琅琅上口的朗读,不仅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朗读中捕捉全文的感情基调,更好地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

因为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锤炼学生口才。

教无定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提高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效果,我都会不断从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与策略改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愿与诸位同仁继续“上下求索”。

上一篇:浅谈互动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