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乡土口头文化资源,促进学生言语生命发展

时间:2022-09-26 11:27:54

借力乡土口头文化资源,促进学生言语生命发展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才能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学校文化、校本课程只有融入乡土文化,才能根深叶茂。学生的语言发展也只有依托于乡土文化,才能更充实与丰润。因此,本文提出要变换诵读形式,在激发兴趣中促进言语发展;转变感知维度,在调整视角中促进言语发展;巧妙解构资源,在辨析形式中促进言语发展;创设浓郁情境,在情感熏陶中促进言语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激发兴趣 调整视角 辨析形式 情感熏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才能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学校文化、校本课程只有融入乡土文化,才能根深叶茂。学生的语言发展也只有依托于乡土文化,才能更充实与丰润。在我们的家乡靖江,就拥有最灿烂的乡土口头资源。靖江乡土民谣平易浅近,朗朗上口,贴近日常生活,还有些漫画式的叙述和描绘,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一、变换诵读形式。在激发兴趣中促进言语发展

肯・古德曼在其论著《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中曾经指出:儿童语言的有效发展,固然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和扎实有效的实践训练,但这一切必须要建立在儿童的认知兴趣上。的确,失去了兴趣和动力的语言感知,儿童就会味同嚼蜡。因此,很多教师除了执教完规定的教材内容之外,常常从更为广阔的文本宇宙中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兴趣的文本资源,旨在借助这些鲜活、形象的内容唤醒学生内在的认知兴趣,从而为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靖江乡土文化拥有大量生动形象、极具趣味性的文本资源。其独到的表现形式、朗朗上口的言语节奏,有效匹配了儿童的接受规律和认知特点,对激发学生内在的期待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用。如我们靖江有这样一首民谣: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宝宝吃了哈哈笑。这首童谣不仅语音押韵,韵律上更有节奏,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在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引领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打着节奏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而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告诉学生乡土文化通俗易懂、浅近、有趣,对于自身的语言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样势必对学生全身心地投人到乡土口头文化资源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事实上,乡土口头文化一般都出自于普通劳动人民之手,灵动的节奏、浅近的语言便于人们在劳动、生活中口口相传。这一独具魅力的特点,就为小学生学习乡土口头文化提供了独特的优势。语文教学理应借助这一特点,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和范畴,促进学生言语发展,让学生在言语表达实践中,不仅关注到语言意向表达的精确,更学会从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中选择词语,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和谐与美感。

二、转变感知维度。在调整视角中促进言语发展

由于乡土口头文化主要产生于最底层普通劳动人民的劳动实践之中,这对于很多养尊处优的小学生而言,是相对陌生的。从当下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看,不少学生以城市生活为主,已经完全脱离了乡村生活;即便有的学生身处乡村,但他们接受的信息以及渠道,也基本与乡土文化脱离。其实,这对于学生言语的全面发展是一种严重的禁锢。而在引领学生深入到乡土口头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就不能仅仅关注资源的内容,而要学会从其语言表达的视角,为学生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提供一个全新的认知视角,为学生言语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靖江有这样一首车水号子:风凉飕飕雨不来,车水车得头难抬,一脚水来一脚汗,望望水没到半节田;日出东方一点红,观音骑马我骑龙,观音骑马江边走,我骑乌龙海当中;太阳一出暖烘烘,白衣堂在生祠堂东,斜桥就在城对过,孤山就在正当中……这首车水号子,正是人们在田头劳作过程中的创作成果。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首号子的表达意蕴,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了靖江农村田头插秧劳动的视频,配以这首车水号子,将鲜活的直观资源与号子的文字内容、演唱时的声音资源进行有机融合,使得这首车水号子复原到其诞生的源头,在学生的意识中播种下了语言发展的“种子”;其次,教师还邀请了当地的民俗专家,现场为学生演唱了这首车水号子,口头表述时在语气、情态等方面的再加工,给学生们带来更大的乐趣,是儿童认知传统事物很好的启蒙教育方式。

形象的视频资源、直观的现场演唱,成功地揭开了乡土口头文化资源的神秘面纱,抛弃了传统教学中只关注文本符号的主要方式,这对于每个学生而言转换了认知与解读的视角,形成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此生动化的语言注入学生的生命意识,更新了学生的语言词库,走出了机械刻板的表达模式,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灵动。

三、巧妙解构资源,在辨析形式中促进言语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用”教学理念以来,阅读教学就已经逐步从传统教学中关注文本内容向关注言语形式出发。著名作家歌德曾经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阅读教学向关注文本语言形式的转变,这是阅读教学一次重要的改革,对于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而对于乡土口头文化的感知来说,这种理念仍旧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对乡土文化资源的感知就不能始终停留在内容层面,而要学会从其言语形式入手,感知如何表达的整体性效益,为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靖江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二十四送灶,二十五发酵,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炒蚕豆,二十八掸堂尘,二十九吃馄饨,三十夜贴门神,初一调龙灯。亮巴巴,跟我跑,跑到烂泥桥,买花布,做棉袄,买木梳,梳头毛,买镜子,照宝宝。很显然,这首童谣将靖江人迎接新春、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生动地再现了出来。如果我们依照传统教学理念展开教学,学生的收获只能停留于人们在春节有哪些习俗这样的知识性的成果上,而对于学生言语发展却没有丝毫的价值。因此,笔者在引领学生学习这首童谣时,就紧扣童谣的言语形式展开教学:首先,关注童谣表达的顺序性,创作者以时间为序,富有条理地将靖江人从二十四到春节的习俗进行了有序再现;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童谣的动词。这首童谣虽然短小精悍,但动词的运用却生动妥帖,“送”“发”“蒸”“炒”“贴”“调”等,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进行动作的实践模仿,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性;再次,体悟语言表达的节奏韵律。这首童谣时而四字相隔,r而五字连用,灵动而具有韵律,便于人们的口头相传。

如此教学,学生才能真正透过乡土口头文化的表层,直抵其内在本质,使学生对语言关注的视角从宏观走向了细节,真正为夯实学生的言语发展奠基。

四、创设浓郁情境,在情感熏陶中促进言语发展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言语生命的发展不仅仅是广泛的阅读、大量的积累,还要能够充分调动生命个体内在的情感认知,才能真正活化儿童生命意识。事实上,早在我国古代就曾经提出了这样的论点,例如,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一书中就直接指出:“情动而辞发,披文以人情。”确实,没有情感的浸润与支撑,让学生纯粹从技术层面来领悟乡土口头文化资源,这对于每个学生而言都是相对机械的。只有丰富的情感相伴,学生对于言语资源的吸收才会显得自然而无痕。

有这样一首民谣:爬爬凳,两头尖,我上婆婆家去过三天,婆婆没的把我吃,我用铲刀啃了吃,铲刀烫了我个嘴,昴公咬了我个嘴,我请郎中来看嘴,郎中骂我讨债鬼,我骂郎中冒失鬼!这首民谣则是很多祖辈与孙儿辈在夏天纳凉时唱的,这期间生动可感的情境氛围、和谐融洽的人物关系,都为感受这样的民谣提供了较好的认知基础。而对于课堂中的学生而言,教师就应该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浸润在浓郁的氛围与情境之中,充分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波澜,将学生的思维状态调整到最佳,然后顺势而为,进行乡土口头文化的拓展教学,促进了学生内在整体性效益的不断发展与提升。

很多学生在语言表达实践中,仅局限在将意思表达清楚,其语言内在的情感相对空泛,读来韵味全无。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呈现资源、再现口头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机械、生硬地灌输与讲解,而是通过情境的营造,强化了学生内在的情感认知,在熏陶中促进了学生对乡土口头文化的感知与理解。

总而言之,这些原汁原味、美轮美奂的口头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利用它来拓宽语文课堂,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质。

上一篇:第12届YAGP美国青年大奖 芭蕾舞比赛报道 下一篇:细节让数学课堂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