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9-26 10:47:35

浅谈当前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内容提要]乡镇企业是十分重要的农村经济实体。要更加重视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尤其在人才、财务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加以更多的关注,总结其表现,分析其成因,提出解决之对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与政策支持。

[关键词]乡镇企业 人才 财务管理 环境污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一度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当前来看,我国的乡镇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在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在人才、财务、环境三个管理环节上的问题比较突出。本文试就此谈些看法。

一、当前乡镇企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人才流失问题。

乡镇企业流失的人才大多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及沿海城市等的大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据国家科委对188个高新技术项目承担单位调查,结果发现78.2%的企业人才有流失,其中流失的人才46.6%流向国外,10.9%流向三资企业,仅有0.9%流向乡镇企业。有资料显示,以各种形式招聘到乡镇企业的各类人才平均供职时间仅2年左右。急需人才吸引不进来,已有人才留不住,且大量流失,这样就给乡镇企业造成很大的杀伤力。

2、财务管理问题。

乡镇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资金筹措困难、投资决策盲目、失误多,资产管理松散甚至瘫痪等问题。这些已成为制约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3、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乡镇工业污染排放负荷行业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例如,水环境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废水COD的排放量是主要指标,而COD排放总量高度集中在几个行业内:造纸及纸制品业占比例接近70%,其次是食品加工业(以酿造为主)、纺织业(以印染为主)、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和皮革制造业。而这些行业中乡镇企业产值所占比例较高,有些行业乡镇企业甚至成为主体,如草浆造纸产量的80%来自乡镇企业;又如,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如水泥和砖瓦等建筑材料制造,乡镇企业占有的比例较大,如乡镇企业生产的水泥占全国水泥生产量的约50%,而且大多数是工艺落后的立窑。这种局面,使乡镇企业在有些主要污染物中占据了全国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大头。

二、解决乡镇企业管理难题的对策

(一)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应对措施

1、企业的领导者要改变思路、更新观念。乡镇企业应及时更新观念,认识到人才优势是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不断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2、健全完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用制度留人。企业要本着外部公平、内部公平、个人公平以及过程公平的原则,根据自身的情况,实施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与绩效挂钩的奖金制度;灵活而具有弹性的福利制度;具有长期激励作用的股权制度。进行物质激励的同时不忘给予适当的情感和精神激励,让员工在企业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尊重和关心,满足员工的归属感。

3、营造和保持“栓心留人”的工作环境氛围。首先企业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任人唯贤的用人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同时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平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真正做到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其次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积极塑造具有凝聚力的、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创造出奋发、进取、和谐的企业氛围和精神,培育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价值观达到认同。三是建立学习型组织。适时组织业务培训即增加员工学习、个体成长的机会。

(二)解决乡镇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首先,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观念,划清产权。乡镇企业目前的产权划分已明显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政企分开迫在眉捷。有人认为政企分开意味着乡镇企业将失去政府的支持,事实上乡镇企业真正需要依靠的是市场而不是政府。乡镇企业的发展首先需要企业的自,树立市场观念,大胆走向市场大环境,才能实现宏观与微观上的资源化配置,在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的机制下,实现规模的扩大,进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与生产力,真正走上发展良性循环。

其次,制定完善的人才战略,引进人才,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乡镇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在人才战略上,乡镇企业由于客观的原因,无法与大型国企与外资企业相比,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带来的观念的更新,乡镇企业应抓住大好时机,吸收人才,在聘请中高级人才的同时,应注意自身队伍的培训,使之达到企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在用人方面还应打破任人唯亲的家族式用人界线,唯贤而举,在各个岗位实行竞争上岗,能者居之,完善加强自身的管理机制和管理队伍建设。

第三,科学地组织资金,保证资金的良性循环,加强投资决策分析。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审时度势,科学地筹资用资,回避风险,保证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获得最大的资金报酬率,促进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乡镇企业不可能做到十分完备和精确、全面科学的风险分析和财务分析,但应高度重视。

第四,规范现金管理,重视资产评估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对于乡镇企业来说,向现代企业过渡,必须重新评估本身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乡镇企业在改制时期首先应对资产与债权债务进行公正的再评估。评估后便需入账加强管理。乡镇企业可以通过出售融资租赁、以旧换新等各种方式优化资源,处理不需要的资产,对于应收账款应以合理的方式如折扣折让等主动收回。

(三)改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基本思路

1、进园集中并辅以专业化污染治理。

例如,浙江是一个市场经济意识在全国领先的省份,各具特色、专业分工的小企业、大集群的特色工业园区,为中小企业污染的集中治理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在解决中小企业污染治理面对的这些问题上,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这些做法的基础是变“谁污染谁治理”为“谁治理谁收费”,在污染企业集中到特色工业园区后,由具有环保设施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集中治理,从而解决了中小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技术落后、“不经济”的难题,监管也变得容易。我们将在中小企业密集的专业工业园区,通过扶持专业污染治理公司进行污染集中治理并采用“谁治理谁收费”的方式称为“进园集中模式”。

2、循环经济导向的环境管理和环境污染治理。

在贵州的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用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中小企业的污染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的途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达到一定规模的中型企业自成体系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二是在自然条件分布集中的资源产业的小企业中心区,可以建设一个资源综合利用的专业企业用市场化的方式将小企业的“三废”集中起来进行综合利用,解决因企业规模过小导致综合利用“投不起”的难题;三是可以用以大带小的方式解决第二种方式中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资金投入和担保的困难。即在企业集中区通过贷款扶持较大的企业进行“三废”综合利用设施的建设,再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吸纳周边小企业的“三废”,从而达到一定区域内污染集中治理的目的。

上一篇:施工企业现场成本管理 下一篇:建筑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