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措施分析

时间:2022-09-26 09:05:09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措施分析

摘 要: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具备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技能是人们所必须掌握的生活、交流技能。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中职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有待提升,他们还不能进行实际的操作,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在具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存在的问题,才能用恰当的措施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问题;教学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企业在进行职工招聘过程中,不仅重视应聘者的综合实力,还重视应聘者的专业能力。中职学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有待提升,很多学生通过学校的学习没有习得专业素养,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面对中职学校的发展现状,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且制订正确的解决方案,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备综合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文章以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研究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手段与方式有待提升,很多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很强,但教师在教学任务的实施方面存在着问题,学生的专业实践环节形同虚设,导致很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其次,教材的选择存在问题,中职学校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但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并不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际指导,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最后,由于中职生源的多样性、流动性等特征,使得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样也存在着差距,这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兼顾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使得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中职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平也有待提高,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措施

1.进行合理的教学规划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任何课程的开展都应制订一定的教学规划,这样才利于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复杂性,因此学校应该针对计算机课程进行专门的教学规划。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应重视校企合作,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制订合理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计划,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规划的制订过程应根据人才市场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在毕业以后有良好的就业前景,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除此之外,由于计算机专业具有很强实践性,在进行教学规划的过程中,应着重制订学生的专业实践规划,实现学生实习的常态化,这样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并且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另一方面,在进行教学规划的过程中应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同时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可以考虑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按照学生的综合表现和专业素养进行分班,这样可以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整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授课,并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以及职业规划,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不断缩小中职学生之间存在的专业差距,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总之,在进行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课程目标、明确教学任务,重视课程规划的具体落实。

2.重视教学课程的改革

首先应该对于计算机基础的教材进行改革,运用计算机教材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知识的学习,并对中职学生计算机实践课程进行指导,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计算机课程中所使用的课本不符合实际情况,并且不适用于中职学生进行学习。某中职学校对中职计算机师生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55%的学生和50%的教师认为现有的计算机专业的教材不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践。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应重视教科书的选择,在进行教学用书的选择过程中,应该选择难度较低,专业性强、可以指导学生实践的书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教材,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掌握课本知识,进行专业实践,并且提升学生能力;二是应重视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材编制,中职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学生情况进行实用性教材的编制,这样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有配套的适用教材作为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三是在课程安排上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中职学校的教学定位是对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进行培养,使得学生符合社会的实际要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做到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践机会,请计算机行业的精英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与行业接轨,了解行业发展状况,进行职业的规划与选择

3.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选择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进行研究教学法。由于计算机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与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课题的探究与试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进步。二是运用演示教学法。这种方式是教师向学生进行计算机程序的演示,也可是学生向学生进行计算机相关程序设计、网页设计等相关知识的演示,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同时,在对教学方式改进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和目标,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4.加强教学管理

良好的教学管理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应重视教师的招聘与培养,不断更新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中职学校教师应在知识的学习方面与时俱进,这样才可以保障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走在专业学习的最前沿。

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与完善,很多中职学生虽然具备专业技能,但其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因此,还要重视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其综合实力,继而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国家对中职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中职学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这有利于中职学校不断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教育体制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对中职学校来说,只有不断面对挑战,解决学校发展问题,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峰.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9):193-194.

[2]胡海锋.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与反思[J].职业技术,2012(6):73.

[3]张美玲.中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教学实践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4]许兴梅.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叶片建模与研究农用 下一篇: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