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社保换工资”是制度未落实的无奈

时间:2022-09-26 08:41:39

“弃社保换工资”是制度未落实的无奈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最近《〈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研究报告》。报告透露,国内个别企业员工放弃社保来换取更多的直接收入。报告也显示,参保扩面的主要难题在利润低的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包括农民工群体、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在内的低收入群体,不愿降低收入参加社保,为了生活稍微宽裕一些,他们宁愿主动不参保,让单位将这部分费用转化为工资发给自己。

不管出自无知还是无奈,“爱现金不爱社保”现象的出现,将使劳动者多年积累的参保年限瞬间变成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也无法得到保障。在一些城市,等候办理退保手续的农民工,有时竟在社保单位门口排起了长队。特别是在春节前,为了能赶在回家前领到退保金,不少人早上三四点就出门了。这一现象被媒体称为“退保潮”,有些地方农民工的退保率达95%以上。

为何如此?原因很简单,外地农民工很少有人会在一个城市工作达到15年之久,最终能享受到社保利益的人还是少数。社会保险异地转接的达成度影响着外出务工人员缴纳社保的热情度。

其实《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制度。”目前我国关于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的法律条款就只有上面的这一条,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社会保险全国统筹的目标。城镇居民不存在社保转接的麻烦,当原单位不再缴纳社会保险费后个人可以缴纳;关键是农民工社保的转接,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换了工作地点,各地标准不一,无法进行异地转接;第二类是由于在城市务工返乡后,无法和当地的农民保险进行衔接。

针对有的企业不为员工上社会保险的做法,《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责任和义务,用人单位以种种理由拒绝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已经构成了违法行为,劳动者要主动积极地向监察部门投诉,如果担心影响自己的工作,劳动者还可以通过第三人检举的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可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制度支撑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到实处。

上一篇:虽千万人,易延友往矣 下一篇:他刊速览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