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危机后人民币汇率改革

时间:2022-09-26 08:32:30

浅析危机后人民币汇率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2-083-02

摘 要 本文简单回顾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而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所存在的缺陷,并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的内外压力,具体介绍了汇率改革的利弊。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改革 金融危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国不仅遭受着外贸环境的恶化,而且遭受着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汇率陷入了僵局。为了平稳发展我国经济,为了提高我国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改革现行汇率制度应经破在眉睫。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史进程

迄今为止人民币的汇率改革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进程,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2)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人民币汇率向复汇率回归。(3)1994年,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4)2005年,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缺陷的具体表现

由于外汇银行、企业、居民不能随意持有外汇,中国的外汇市场具有封闭性垄断性、交易品种单一和外汇汇率波动空间狭小的特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目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事实上已经演变成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模式。人民币汇率的这种机制具有以下缺陷:

(一)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具有被动性

1994年结售汇制度的实行使得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汇改收入必须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在这种制度下外贸企业不能持有外汇账户,只能无条件的将出口所得外汇卖给外汇银行。同时中央银行又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结售周转外汇余额实行比例幅度管理。上述管理办法,使央行干预成为必需行为。

(二)汇率变化缺乏弹性

在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的环境下,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人民币汇率水平不纯粹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自从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除了1994年升值3.5%,1995年升值1.6%外,其余5年都保持在1美元兑8.28元左右的水平,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但是通过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人民币汇率的这种超稳定状态是一种制度约束所导致的。虽然汇率的稳定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我们所追求的稳定应该是反映市场环境因素变化的动态的稳定,而绝不应该是静态的固定不变。在过分的静态稳定状况下,人民币汇率并不能及时应对外部经济坏境的变化,这样不仅会丧失汇率的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也淡化了交易主体的风险概念;同时为了维护汇率稳定致使中国人民银行被动入市收购外汇形成的巨额国家外汇储备,在欧元即将取代欧元区各国货币进而对国际货币体系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影响的情况下,央行持有的以美元为主的储备资产将会面临重大的汇率风险。

(三)外汇市场不健全

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批准大的外资金融机构、少量资信较高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是我国外汇市场的主体。因为许多中介机构没有外汇兑换的资格,导致我国外汇市场交易范围狭窄,交易品种稀少,交易方式单调。而且由于我国资本项目管制严格以及利率的非市场化导致外汇市场与短期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几乎是出于隔离的状态,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利率、美元利率相关程度也极低。

三、目前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巨大的压力

目前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贸易摩擦加剧,储备持续扩大,热钱流入增加,使得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巨大的压力。

(一)内在压力

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同比增加23.3%,达到近2.4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的外汇储备2.3倍。人民银行买进外汇使得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了资产价格。在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下,国际投机资金进入中国,进一步提高了股市和房市。

(二)外在压力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美国、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认为我国出口的大量商品对其本国的就业造成严重的冲击。他们认为人民币升值既可以改变中国高额顺差的局面,同时也可以为世界贸易平衡承担更多责任。

(三)保持较低的汇率会有较大的成本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因为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而变的更加紧张,从而产生了大量的低收入的外汇储备。较低汇率的长期保持还会使得消费转移到较高收入国家的居民手中,进而使得地区经济发展部平衡,同时也会让投资效率下滑。

四、目前人民汇率改革的利弊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践证明了人民币汇率改革把握了有力的时机,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成绩明显。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发表讲话,“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标志着我国将重启自2008年金融危机而中断的汇率市场化之路,预示着人民币将步入顺应时势的升值之路。但是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利弊考虑使得世界各国对此问题持有各不相同的意见。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利的方面

1.有利于经济产业布局、结构的调整。在人民币汇率相对较高的环境下,进口商品的价格将比较便宜,国内将增加资本货品的进口,加快技术的进步。同时,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因出口减少、成本上升,将变得无利可图,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有利于我国实现经济从外向型到内外平衡型转变。

2.提高整体购买力,增加消费者剩余。人民币升值后,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下降,我国个人对进口商品的消费能力逐渐增强,这促使而来国民对国外优质产品的消费额购买,进而增加了我国个人的财富效应。由于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进口一定消费品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缺口是国际分工和相对优势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可以缓解国内需求紧张,抑制通货膨胀的压力。

3.平衡、缓解各国的贸易矛盾。中国政府适时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不仅考虑到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谈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民币升值虽然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巨大的差额问题,但是也会间接地起到缓解与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在低价反倾销上的贸易摩擦作用。汇率制度改革以后,汇率受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极大主要货币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的提高,将缓解多边贸易争端。

(二)人民币改革不利的方面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不能自由兑换,意味着不是由市场决定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的改变没有意义。

2.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的通货紧缩压力增大。

3.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减少。

4.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

5.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的利润率下降,就业压力增大。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最终将何去何从,从短期来看,要坚决顶住压力,明确稳定预期;从中长期来看,在经济形势企稳后,可以采取阶段性阶梯式的升值,避免一次大幅升值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也可以避免缓坡升值带来的热钱加速流入的问题。由于存在“不可能三角”理论,即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汇率的稳定性三者不能同时实现,故而,在资本管制逐步放开的中国,若实行固定汇率,则中央银行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的自。总之,应更注重参考一篮子货币,短期通过将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来稳定市场预期,中长期则增加汇率灵活性从而建立浮动的汇率制度。这才是人民币市场化的最终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润中.人民币汇率改革:利弊权衡.中国金融.2005(12).

[2]朱江溶,余意,笪莉娜.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影响.华商.2008(07).

[3]陈东琪,张岸元,王元.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挑战和前景.宏观经济研究.2008(12).

[4]孔繁荣.当前人民币升值的成因、影响及缓解对策分析.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上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房贷风险浅议 下一篇:股权激励\股价波动与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