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图形处理类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09-26 07:46:08

中职图形处理类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 要】 中职图形处理类课程是中职视觉设计类专业的重要课程。此门课程培养学生的图形处理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中职图形处理类课程教学不容乐观。应该调整及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职;图形处理;课程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1

图形处理技术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图形设计手段。当前,许多中职学校开设了视觉设计类专业,而图形处理类课程则是此类专业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在当前的中职图形图像处理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未结合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自身的优势进行教学,导致课程教学水平不佳,没有激发出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一、中职图形处理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作品明显缺乏创意

其实,中职图形处理属于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等有机结合的一种艺术,同时也讲究创意。但是,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仅仅注重计算机图形的设计技术的传授,没有充分调动出学生动脑进行创意表达的积极性,明显违背了中职图形设计一些原则。艺术和创意其实就是中职图形处理及设计的完美结合,如果图形设计得很好,但是艺术感与创意比较缺乏则难以形成好的佳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苍白无力,显得杂乱无章,明显缺乏艺术感以及创意。

2.学生作品明显缺乏形式美感

对图形进行处理往往需要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的辅助,一些教师在此课程的教学上比较注重软件的使用教学,可是这些教师却严重忽略图形设计和处理之视觉艺术性,显然跟中职计算机视觉及美工类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相符。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比较死板地掌握了软件操作的指令,但是所设计出来的图形则杂乱无章,尚未发挥出构图、透视与肌理等知识,所设计的作品难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明显缺乏了形式美感。

3.只注重工具的使用而不注重技巧的来源与原理

比如在数码后期处理的换头术中,替换头比较容易(从技术角度来讲非常容易),但是头像的衔接是否自然、色彩是否协调,角度是否合理等,就不只是技术问题,其中包含很多制作技巧和经验。又如在处理数码后期修片常遇到的“大光比”问题,很多学生都习惯使用HDR来做,那HDR的原理是什么,能否在使用HDR插件前预测效果图?其实这是一个教学内容之外的问题,但却非常重要,突破这点对如何理性、快速、准确地设置HDR的各种参数大有帮助。另外,还存在孤立地学习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技术、不能结合专业和市场的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各个领域等问题。

二、提高中职图形处理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能够很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要求学校在教师的相关指导下,科学合理使用多种的方式不断启发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笔者在中职图形处理类课程中就习惯结合课程的特点,使用讨论案例法、列举案例法、讲评案例法进行教学,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2.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不可否认,中职图形处理技术的操作性及应用性均比较强,为此可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提升自己的图形处理基本功。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时,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课程特点,精心选择任务。同时,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适当原则,难度要适宜。在课堂上要科学合理实施任务,在任务的布置阶段,一定要考虑到任务的学习目的与要求。例如,课程进行到色彩配置这课,主要授课内容、任务包括:完成个人主页页面色彩设计;图像的色彩模式、图像的类型、图像的分割等。

3.重视实验课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中职图形处理类课程教学中,应该重视实验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上机操作,眼、手、脑、心并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实验内容上可以分为:模仿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三个层次,模仿实验是对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综合实验是对一个教学环节的小结性练习,设计实验是整个学期结束前进行的内容,包含整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在里面的一个大作业,其中留有很大一部分空间是给学生自我发挥的,这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考查,因此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的复杂程度来评定成绩。由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菜单、工具、命令的掌握,以及每个章节的操作技巧,学生对众多知识的驾驭,基本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来完成的,所以教师要重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4.运用网络进行图形图像处理教学

随着网络普及的面日益广泛,在教学手段上,建议使用网络进行中职图形处理类课程教学,这样可以极大的方便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种做法的主要优势有:(1)资源共享,省时省力。网络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共享,管理方便。图形处理课程通常是每堂课都要用很多图片,图片文件存储空间一般都较大,每次课教师都要带上新的图片,师生都不会方便的。如果将图片放在局域网的服务器上设为共享,这对教学无疑是一大帮助。(2)共享教学课件,利于学生掌握操作知识。直观的教学课件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操作步骤和抽象的概念。如果学生希望复习,在网络中能找到课件,那将对他复习是非常有益,这比看文字课本里冗长的操作步骤要好得多了。

综上所述,中职图形处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当前的教学现状,积极探索,结合实际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进而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静.浅析创新教学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势在必行[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4).

[2]于雪梅.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3(23).

[3]黄宇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师.2012(35).

[4]朱华西.论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中《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实践教学[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4).

[5]罗兴荣.在“考证”课教学中引入技能鉴定模块的教学模式研究――以《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为例[J].电子商务.2013(03).

上一篇:关于小学语文简约化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不足之处及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