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泛麦8号高产栽掊技术

时间:2022-09-26 07:09:53

小麦新品种泛麦8号高产栽掊技术

泛麦8号是河南省2008年审定的小麦新品种。2009年引入睢县推广种植,四年来产量突出,综合表现较好,现将该品种在睢县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精选种子,药剂拌种

播前要精选种子,选用达到国家标准的高质量种子。根据睢县主要病虫种类,选择对路种衣剂或拌种剂,按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尤其要注意根部和茎基部病害,如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的防治,可用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或12.5%全蚀净悬浮剂拌种。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进行药剂拌种。

二、精细整地,足墒播种

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的要求,提倡大型机械深耕,耕深25厘米以上,耕后机耙2~3遍,除净根茬,粉碎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旋耕播种麦田要旋耕2遍,旋耕深度15厘米左右,并要耙实;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或深松一次,以打破犁底层。为全苗、壮苗及小麦良好生长发育创造条件。

如播种前土壤墒情不足,应及时浇灌底墒水,使耕层0~20厘米土壤含水量壤土达到16%~18%、两合土18%~20%、黏土地20%~22%,确保适期足墒播种。

三、实施配方施肥,培肥地力

泛麦8号小麦底肥施用量指标为:每667平方米施用有机肥5方,尿素15~20千克,或者碳酸氢铵40千克,含磷量12.5%以上的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或者硫酸钾10~15千克,硫酸锌微肥1千克,或者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40千克。用旋耕机整地的地块,最好选用尿素。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要适当增加氮肥的用量,以防麦田苗期发黄。在施足底肥后深耕。

四、适期、适量播种

泛麦8号在睢县的适宜播期为10月10~18日,适宜播量为8~9千克/每667平方米,对于秸秆还田的地块要适当增加播量。泛麦8号基本苗要求为12~15万株/每667平方米,为保证亩成穗数达到42万~43万打下群体基础。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在此深度范围内,应掌握沙土地宜深,黏土地宜浅;墒情差的宜深,墒情好的宜浅;早播的宜深,晚播的宜浅的原则。播种时注意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地头地边播种整齐。

五、田间管理

1. 及早进行化学除草。于11月上中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10℃以上时及时防除麦田杂草。

2.中耕划锄。返青期各类麦田都要普遍进行浅中耕,以松土保墒,破除板结,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进根蘖早发稳长。对于生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进行隔行深中耕,控旺转壮,蹲秸壮秆,预防倒伏。

3.综合防治病虫害。在2月中下旬至3月初,每667平方米用12.5%烯唑醇10~15千克或20%的三唑酮乳油75毫升兑适量水喷施,可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在3月下旬,每667平方米用20%的三唑酮乳油75毫升或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千克兑适量水喷施可有效防治锈病、白粉病等病害。有小麦蚜虫、红蜘蛛的田块可以同时加入40%的氧化乐果乳油进行防治。小麦后期喷施2遍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提高泛麦8号小麦粒重及抗干热风的能力。

4.实施氮肥后移,提高泛麦8号小麦产量。小麦氮肥后移比前期施足氮肥品质好,千粒重高,后期不早衰。具体方法是在拔节到孕穗期,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2~15千克,并及时浇水。此后,为延长叶片功能及根系活动,对N、P、K不足的麦田,用2%~3%的尿素溶液和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在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1~2次,不仅可以增加粒重,提高蛋白质含量,还对抗干热风有一定作用。

六、适期收获

泛麦8号收获过早,千粒重降低,并且籽粒品质差。收获过晚,掉穗,落粒、影响产量。最适宜的收获时期是在蜡熟末期,此期小麦茎秆全部黄色且尚有弹性,叶片枯黄,籽粒含水量在16%以下,较为坚硬,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的色泽,以确保小麦的优质、高产、高效。

上一篇: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PHB生产菌的筛选、鉴定及合... 下一篇:短跑运动员体能的恢复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