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机修钳工》课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26 05:24:0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机修钳工》课中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04-01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德国双元制发展的最高阶段。双元制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行为导向教学法则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培养具有关键能力的创新型技能人才的法宝。行为导向教学法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目标是培养学员的关键能力,让学员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员学会轻松学习。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中心,从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出发,以培养学员关键能力为核心,增强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在搜集信息跟踪技术进步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在教学上,则以学员为主体,它以学员为中心展开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咨询和引导的作用,为学员通过自主学习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创造条件。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机修钳工这个工种的教学,具有实践性较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行为导向教学法采用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整个过程,从而培养了学员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方法能力、学习能力,体现 “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下面用图来说明行为导向教学的实施过程

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可以看出:在教学上,则以学员为主体,以学员为中心展开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咨询和引导的作用,为学员通过自主学习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创造条件。

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员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密切配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动脑、动手,进行探究性学习。做到教、学、做合一,不断提高学员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

在近年来的机修钳工实训教学中,笔者根据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进行教学,确立了教学的任务内容,下面介绍一个具体的教学实例――复杂工件的划线。

工作情境描述:我院有一台机器的凸轮机构损坏了,要求机修钳工班利用两天的时间重新做一个新的凸轮以满足机器的正常运行。

教学组织形式:

1.全班学员分为6个小组,每组6-7人。每一小组选一个组长,由组长再组织本小组的组员分工,明确每一个人工作任务。

2.按照企业生产流程以行为导向模式组织教学。

教师组织学员以小组或个人形式,通过现场操作形式,向全班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3.信息获取:学员在了解课题工作要求的基础上,独立收集、分析和整理信息。可以查阅教材、查阅相关的专业书、请教老师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同学们也可以相互讨论。

4.分项实施:安排了几个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一:接受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室6课时)

教学活动二:分析图纸,制定相应的工艺方案(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室4课时)

教学活动三:根据制定相应的工艺方案进行现场加工(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室8课时)

教学活动四:工作总结与评价(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室2课时)

5.成果展示:安排在教学活动四中进行。

学员成果展示,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内容与标准:

1)能正确叙述划线步骤以及大型工件的划线工艺要点。

2)能严格遵守畸形工件的划线工艺要点。

3)能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

4)能正确讲解第一划线位置的选定原则。

5)能按操作规范操作各种机修钳工工具。

6)能通过PPT或其他手段展示小组工作成果,并撰写工作总结。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确立学员学习的主体性。在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并不比过去少,教师既要对任教科目融会贯通,同时还要对相关知识有相当涉猎,随时准备解答学员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还要为学员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协作学习的气氛、对学习任务作出审核评价等。

2.学员分组是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由于行为导向多采取分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所以如何确立分组原则、进行人员的搭配、进行分工合作等会直接影响着学员的学习。

3.重视行为导向的重要性,但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法的长处。基础操作知识的掌握,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知识框架的建构,如果学员没有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必要情况下还要利用传统方法来完成,再利用行为导向让学员对知识进行消化,切不可片面地形式化地进行“引导”。

总之,“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到机修钳工培训教学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员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学员在不断搜集材料,反复修改作品的过程中,使已有的知识技能得了充实、巩固与加强,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各个小组讨论及分工合作、学习气氛浓烈,显著提高了学员的参与意识,同时培养了学员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学员的协作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主持人、引导者,真正体现了学员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机修钳工培训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

上一篇:高职国贸专业金融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下一篇:助学单:基于略读课文有效教学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