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一个必须时刻关注的社会群体

时间:2022-09-26 04:21:05

留守儿童:一个必须时刻关注的社会群体

了解“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学习教育生活状况,开展留守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水平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希望通过此研究,能有利于认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学习品质诸多维度(学习动力、学习倾向、学习监控、学习策略、学习能力)方面现有发展水平和存在问题,有利于很好地解决学校“留守儿童”中“学困生”“厌学生”渐多,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等方面突出的问题。从而使每一名学生得到充分、健康、良好的全面发展。留守儿童的学习品质发展水平和培养策略方法的研究对其他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和指导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留守儿童学生品质发展水平教育启示“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他们基本上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其身心发展处于一个需要家庭(主要是父母)倍加呵护和关爱的关键时期。

一、留守儿童学习品质研究的意义

纵观已有的研究,大部分的是对学生学习品质的结构,学习品质的维度等学习品质内部结构层面进行的,且针对的多为中小学生学习品质的研究,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品质的研究几乎没有,尤其是揭示留守儿童的学习品质的现状的。

只有了解认清学生的学习品质的结构和现状,才能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品质的结构,有利于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品质结构和现状,有的放矢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留守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水平现状的调查

留守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水平与非留守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差距,但留守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水平呈两极分化现象比非留守儿童严重,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

1.低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水平比较

由于低年级儿童刚刚进入学习的阶段,学习品质发展水平还处于同一起跑线,自我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还处于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因此对他们学习品质发展水平的了解方式也较少和简单一些,从低年级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水平(老师)评价各项得分和学生学习状况上分析,低年级留守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水平与非留守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水平无论从哪个维度看没有明显的差距。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学生学习品质发展水平老师评分较高的学习状态也较好,学习品质发展水平老师评分较低的学生基本上学习状态也不佳,从调查中了解:个别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较差,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前提,这个时期的学生学习品质就像一张白纸.

2.中、高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水平比较

在调查中发现:中、高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水平比较没有明显的差距,但留守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水平呈两极分化现象比非留守儿童严重,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我们分别在中、高年级留守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水平较差和较好的群体中找出典型个案,从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状况、自身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调查,寻找他们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

3.中、高年级学习品质发展水平“较差”的留守儿童的学习品质现状及分析

据调查:这部分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往往监护人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不是年老体弱的就是文化水平不高,他们监管的孩子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无力去教育培养这些孩子,更谈不上在学习上给这些孩子什么辅导和帮助了,隔代亲,老人往往会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疏于管教,使孩子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最基本的教育氛围。导致这些孩子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品质发展水平较低,学习状况堪忧。从学习品质四个维度分析: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意志薄弱,自我认识不全面;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能力较差;厌学情绪较重,甚至引发学习心理障碍。

4.学习品质发展水平“较好”的中、高年级的留守儿童的学习品质现状及分析

从问卷调查中发现,有一定比例的留守儿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且这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也相当的不错,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的家庭结构、生活学习环境都处于劣势,即使与其他留守儿童比较,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也毫无优势而言,而他们为什么会学习品质发展水平“较高”,学习成绩较突出?我们不妨从学习品质的几个维度来分析一下。这些留守儿童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高昂的学习兴趣;这些留守儿童具有较高学习独立性水平,且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这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方法基本科学,且有较强的学习意志;“较好”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观念强烈,学习习惯良好。

三、培养留守儿童学习品质的对策及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启示

1.社区方面

由于农村文化娱乐事业的落后,留守儿童在节假日“无娱可乐”,会受些小混混影响,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进而影响留守儿童们学习品质的形成。因此,农村社区教育如能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充分发挥我国农村良好的优良传统,积极调动农村高素质的老年人以及乡村退休的老教师参与社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工作,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品质水平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学校方面

学校教育的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以及教育教学的一切物质设施等等,都是家庭教育所不能比拟的。对留守儿童来说,如能通过必要的学校教育补充家庭教育的缺失,将有利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

3.家庭方面

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家时间少,和孩子沟通的时间更少,孩子的变化往往还没有感觉,当碰到事情后,处理的方式也是粗暴、简单,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反而更容易让孩子产生不良的行为。在外打工的家长要经常与孩子的班主任以及课任老师保持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做到关心子女教育与挣钱两不误,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品质的养成。

当前,儿童学习出现很多典型的问题,如学习能力弱化,解决问题缺乏分析的程式化,成绩两级分化现象很严重等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农村较为普遍,在留守儿童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表面看是社会问题(打工潮)在教育上的体现,具体表现在留守儿童身上外化为学习习惯差,深层次分析是学生不良的学习品质在学生身上的外显,如能从社区、学校、家庭诸多方面着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来弥补留守儿童教育上父母教育的缺位,善待孩子的学习品质培养,使留守儿童不良的学习品质得到积极的转化,不失为农村转型期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一个视角。

上一篇:小学生说谎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完善技能大赛机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