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桥梁功能适应性评定案例分析

时间:2022-09-26 01:11:00

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桥梁功能适应性评定案例分析

摘 要:本文提出了桥梁的功能适应性评定主要依据桥梁缺损状况、承载能力等方面的评定结果进行评定,确定等级,分别确定了桥梁上、下部结构以及桥梁总体的功能适应性评定方法,并依据评定结果,研究高速公路改扩建中既有桥梁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功能适应性评定;既有桥梁

中图分类号:U41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4-0073-02

1 高速公路改扩建功能适应性评定等级划分

在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桥梁进行功能适应性评定时,本文将根据桥梁的上、下部结构的技术状况评定与承载能力评定结果,分别对其进行功能适应性评定,之后再对其进行桥梁总体功能适应性评定。桥梁上、下部结构与总体结构的功能适应性等级划分一致,共分为5类,各级的描述可见表1所示。

2 计算实例

选取一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既有桥梁,京沪高速公路(淮江段)扩建工程中的六支渠中桥,对其进行检测评定计算示范,确定其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处理方式。

六支渠中桥位于淮江高速公路(淮安市境内),桥桩号K727+600~645,桥梁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砼空心板梁,下部结构为桩柱式墩台。桥梁总长为45m,跨径布置为(3×13)m。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

2.1 桥梁检测结果

下部结构墩柱砼强度推定值32.7MPa,碳化深度均为3.0mm;桥墩盖梁砼强度推定值为31.7MPa~36.6MPa,碳化深度均为2.5mm。墩身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与设计值比值为0.78。

表2、3为该桥部分结构的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以及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

2.2 技术状况评定

表4即为六支渠中桥技术状况评定过程。结果显示,六支渠中桥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2类,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2类,下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2类,桥面系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2类,支座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1类。

2.3 承载能力评定

2.3.1 隶属度的确定

根查阅桥梁内业资料与检测结果,确定桥梁承载能力“粗评”的一级评定指标隶属度。一级评定指标共有设计水平、施工质量、建材优劣、墩台变位、跨中挠度、关键部位裂缝状况、养护维修情况以及使用年限等8个指标,分别确定其隶属度,即可按二级评定指标写成矩阵形式,如式(1)、(2)、(3),即为先天条件、技术状况、运营养护的隶属度矩阵。

2.4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桥梁功能适应性评定与处理方式的确定

六支渠中桥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2类,上部结构承载能力满足要求,该桥上部结构功能适应性评定等级为二级,处理方式应为小修后可以利用;六支渠中桥下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2类,下部结构承载能力满足要求,该桥下部结构功能适应性评定等级也为二级,处理方式为小修后可以利用。

六支渠中桥上部结构功能适应性评定结果为二级,下部结构功能适应性评定等级为二级,桥梁总体功能适应性评定等级为二级,处理方式为小修后可以利用。

3 总结

通过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既有桥梁功能适应性评定依据桥梁的技术状况、承载能力等评定结果,分别对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以及总体结构进行评定。确定了桥梁的功能适应性等级后,即可确定桥梁在改扩建工程中的处理方式。本文针对一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既有桥梁,对其进行技术状况评定、承载能力评定以及功能适应性评定,确定了该桥梁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建议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JTG H11-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3] Office of Engineering Bridge Division.Recording and Coding Guide for the Structure Inventory and Appraisal of the Nation's Bridges [S].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1995

上一篇:经济新常态视域下企业管理的挑战与创新 下一篇:浅论能力素质模型及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