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方法

时间:2022-09-26 12:26:42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方法

摘要:钢琴伴奏是音乐表演艺术之一,是一门特殊的、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在音乐界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伴奏的一个分类,它是一种创作与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它虽然受到构思时间局限,但它可以在一瞬间塑造各种艺术形象,渲染气氛,增强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钢琴即兴伴奏有其独有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协调性;和声

一、什么是钢琴即兴伴奏

钢琴即兴伴奏是在只有旋律谱或者只有旋律而没有伴奏谱的情况下,为歌曲或者器乐作品在键盘上作出的即兴演奏。其作用是用琴声带动演奏或演唱者投入表演情绪中,并与歌声共同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达到深深感染听众的目的。钢琴即兴伴奏要求伴奏者对歌曲的理解做出快速反应,马上熟悉和能够运用歌曲相适应的和声语汇和织体音型,根据演唱者的需要,使钢琴伴奏与歌声形成和谐的声响效果。它的作用不仅是使音乐形象得到充分地发挥,更使琴声激起演唱者的情感活动,两者相互呼应、交流、增强音乐的感染力的完整性。钢琴即兴伴奏的弹奏的弹奏不像钢琴谱那么严格规范,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性”和“即兴性”,本质上是演奏者对音乐作品、和声学、曲式分析、作曲理论和钢琴演奏技能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单纯是一个演奏技术手法,是在有度的基础上进行自由的歌曲创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即兴伴奏。

二、钢琴即兴伴奏学习方法的特点

(一)掌握快速进入即兴伴奏的状态。大家都知道,我们日常中的语言交流从来不需要打底稿,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一样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钢琴曲目的弹奏,很多时候相当于在背诵。学习钢琴即兴伴奏,必须将这种背诵的习惯转换为与说话相似的即兴状态。要做到这一点,不但要掌握好一定的键盘弹奏技巧,而且要有不怕弹错的勇气。如果总是怕弹错音,总是依赖于记谱、视谱,这样可能永远不会进步。

(二)身体器官配合的协调性。在钢琴即兴伴奏中,要做到身体器官(眼、脑、手、耳)的协同配合。(1)眼―伴奏时要看旋律谱;(2)脑―进行相应的和声织体、伴奏织体配置的构思;以及随时对手指动作发出指令;(3)手―根据脑的指令,控制手指动作进行弹奏;(4)耳―总体音乐效果的监听,并将效果及时反馈给大脑。这种协同配合是在长期训练中逐步形成的。有些学生,往往顾此失彼。在练习乐曲的时候,刚开始要放慢速度,把握音乐作品的曲式特点,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到连贯弹奏。只有这样,才能训练出对手指的控制思维,形成手指动作的运动记忆,促成思维对音乐形象的把握。

(三)和声编配。在钢琴即兴弹奏时,和声编配是影响总体音乐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应该根据实际音响效果而不是从教科书上掌握和声知识,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很多初学者在练习时,总会先想着教科书上的知识,照本宣科,这样反倒弹不好。大多的时候,在弹奏的过程中,初学者要倾听各类和弦的音响色彩,用不同方式的连接弹奏出不同的音响效果。和声配置效果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与歌曲和谐统一。

(四)听觉审美。我们不应该满足于教科书上所提供的配置方法。钢琴即兴伴奏有它的即兴性,也是由于它的即兴性、灵活性才决定了其和声编配不可能完全与和声书上的一样,它可以违反和打破很多所学基础和声的固定原则,比如:平行五八度、四部同向等。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不能一味的遵守艺术规律,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平时多听一些各种类型的音乐,培养自己的审美观。

(五)想象力与创造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是音乐艺术的催化剂,对于即兴伴奏更应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与创作性思维。在理论的基础上,平时多“听”、多“练”、多“分析”,即兴伴奏不是通晓理论,而是能得心应手地弹出所需要的各种音响效果来。为此,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持之以恒,多用心去想,多参加伴奏实践活动。弹奏者在每次练习和弹奏时,都可以在整体基础上不断地加工和修改,平时练习时,要注意倾听实际音响效果,对不好的地方随时加以修改,要学会变通,有时甚至要故意不断地变化和声织体,对比其音响效果的不同,举一反三,为获得最好的音响效果而不懈努力。当基本和声、织体渐渐趋于稳定时,应尝试多种方式伴奏,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有新的思想,不能停滞不前,这样和背谱没什么区别。所以,在练习时,一般采用较为简单的音乐结构,不能在刚开始时就想配得非常复杂,导致很难连贯的伴奏,有时候还会造成音响效果的混乱,决不能杂乱无章,弄巧成拙。

三、钢琴即兴伴奏应具备的能力

(一)键盘技术。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综合课程,首先要有一定的钢琴基础。连音、顿音、和弦、分解和弦、琶音、八度、各种节奏组合等技巧都应该熟悉掌握。不会弹琴的人是不会弹伴奏的。所以,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前提应该要有一定的乐理和钢琴基础,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即兴伴奏的基本内涵。

(二)即兴编配能力。即兴编配能力是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具体作品的风格和内容而瞬时进行地编配。这种编配不但可以应急,还可以随时修改和加工。在音乐创作中,这种即兴式的写作是必不可少的。即兴伴奏者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即兴编配出合理实用、简练、有效的即兴伴奏。当拿到一首歌曲时,“眼要疾,手要快”快速识谱,马上在脑海中设计音乐结构,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首乐曲。当然这需要伴奏者的综合能力,也体现了即兴伴奏的特点――即兴性。

(三)灵活的应变能力。即兴应变能力是即兴伴奏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特别体现在与演唱者的合作中,在艺术实践中,音乐的进行及歌曲的演唱,并非完全按事先约定的程序严格进行。因此,伴奏者在伴奏前要先了解歌唱者的要求与作品,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演唱者对音乐的处理做出灵活的应变。在与演唱者的配合中,作为伴奏者绝不能丧失钢琴艺术的本性表现,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喧宾夺主”。有些时候,演唱者在音准、节奏等方面出现问题时,伴奏者应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演唱者及时调整过来。一首歌曲要精雕细琢成完美的精品,需要演唱者与伴奏者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有时候,演唱场地的变化、演唱者身体状况、嗓音状况、紧张或胆怯等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演唱的发挥,钢琴伴奏就要用自己的灵活来以不变应万变,双方一起克服困难,在声乐作品中紧密结合,把声乐艺术淋漓尽致的发挥。

(四) 具备一定的和声基础能力。即兴伴奏属于多声部范畴,要具备一定的和声基础。而和声水平的高或低又直接关系到伴奏的音响效果。和声选择要根据具体的音乐作品来考虑,要处理好排列法、连接法、省略音、功能性、色彩性、节奏感、表现力、和弦结构与和声风格等。这在和声练习中有固定的规则,而在实际应用中又是很灵活的。

(五)伴奏音型运用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钢琴基础、和声基础后,就要用一定的形式来进行表现。伴奏音型就是在和声基础上应用到具体的作品中,伴奏音响效果的好与坏,除了和声效果以外就是伴奏音型的应用了。因此,设计好伴奏音型是弹好即兴伴奏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伴奏音型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柱式和弦音型:它以密集的和弦行为做旋律背景,可以产生坚定有力、庄严雄伟的音型效果,可以用在进行曲、队列歌曲中。半分解和弦类型:将和弦做节奏的变化,一般将和弦的低音放在强拍的位置,其余各声部的和弦放在弱拍的位置上做各种节奏的变化,此类型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可用于节奏欢快、节奏感强的作品中。分解和弦:将和弦以分解的形式弹奏出来,形成一种单音流动的织体手法,其效果温和、细腻、常用于抒情性较强的歌曲伴奏中,等等。

(六)对歌曲的分析能力。对一首歌曲的内容表现、和声效果、风格是否能够与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谐统一,都是要通过对歌曲的分析来确定的。伴奏音型的选择也要依据对歌曲的内容来分析的,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和一首坚定有力的进行曲,两者的伴奏音型肯定是不相同的,特别同一首歌曲在每一段之间的处理也是不可能一样的。因此,从伴奏的需要出发,对歌曲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伴奏音型的选择与应用更是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七)综合运用能力。构成钢琴即兴伴奏的要素有钢琴技巧、和声基础、伴奏音型和歌曲分析等。对其中任何要素的不理解。都很难做到弹好即兴伴奏。当我们拿到一首歌曲时,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所学的要素根据音乐的内容进行弹奏。很多学生具备弹奏好钢琴即兴伴奏的条件,但有时却做不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即兴编配、灵活性、实践性、良好的适应性和心理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钢琴即兴伴奏与钢琴弹奏不同的地方,也是它独特的魅力。

四、结论

在学习即兴伴奏的过程中,从不理解即兴伴奏到有一定的即兴伴奏基础,笔者深刻体会到钢琴即兴伴奏的独特魅力。它扩大了笔者的艺术视野,加深了笔者对音乐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钢琴即兴伴奏,永远是一个无止境的通向未知时空的永恒课题。弹奏技巧的形成、弹奏习惯的培养、弹奏水平的提高、弹奏能力的增强都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钢琴即兴伴奏在我国现处于初级阶段,其魅力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相信钢琴即兴伴奏这一瑰丽奇葩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艺术光芒。

参考文献:

[1]张桂林.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M].北京:中央音乐

学院出版社,2004.

[2]刘丽娟.钢琴伴奏艺术[M]. 吉林:辽宁少年儿童出

版社,2003.

[3]孙维权,巢志钰.钢琴即兴伴奏指南[M].上海:上

海音乐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王振宇,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2009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声乐。

上一篇:吴碧霞歌唱艺术的魅力探析 下一篇:浅谈幼儿音乐中的节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