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

时间:2022-09-26 09:51:09

浅谈儿童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

生活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形式,人的生命是在生活中展现的,为了孩子的生命奠基,就要让他们热爱生活、愉快开朗、积极向上,有应付挑战的勇气,要自立自强,提高生存能力。特别是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是竞争更加激烈。只有那些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自立自强的人才能勇于拼搏立于不败之地 。

传统教育领域中曾有人说:“儿童的大脑如同一张白纸”。其实,儿童从出生以后,就有着属于自己的生命活动;有着通过自己亲历亲为所获得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好奇,头脑中经常装着“是什么”,“为什么”,这些问题,引导他们去寻找、去探索。这点我深有感触,因为我肩负着母亲、教师这双重角色。我认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热爱周围的一切,确实榜样感染策略,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

因为孩子自出生至懂事起,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导向,进入校门,老师的言行又是孩子健康成长,形成良好品格的照明灯。反思以往的品德教育,其最大弊端是与儿童生活相剥离。一般是从文中抽象概念出发,借助相应的故事情节进行 诠释 、演 绎,然后引出品德规范,最后运用道德判断练习对道德结论加以强固,像这样循着道德知识的逻辑所培养出来的品德实际上隔着儿童的肚皮,并未进入学生的心灵。

其次,生活也是培养道德的田园,生活是品德形成的源泉,品德教育只有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把蕴藏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道德文件和问题作为素材,通过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加以实施,让孩子亲历亲为,从中引发他们的体验和感悟,才能培养出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品格。如:我女儿刚满六岁时,在她以往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心中时刻有别人等品格教育之后,“祖国”一词在她的头脑中还没形成一个形象的概念。更无从谈起热爱,荣辱感的教育,恰巧那段时间播放雅典奥运盛况,我和她爸爸便有意让她看,当中国运动员取得金牌,五星红旗高高飘起,我俩随着场内的运动员,场外的观众兴奋的同时,也不忘感染她。有时她会不解的问:“哎,妈妈,你和爸爸为什么那么高兴呀?” “你考试取得好成绩,爸妈高兴吗?为什么?”她略加思考便回答:“老师讲了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中国人,中国运动员得了金牌,就是祖国的一大高兴事,所以,我们中国人都应高兴,是吧?”自那以后的几天,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在领奖台上升旗,她那高兴劲 就别提了,一个劲的又喊又叫:“看、看,中国又得了金牌。”到最后,,她居然还知道中国金牌榜位呢。可见,循循善诱的理论教育始终不如形象的感染、榜样教育。又如;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庭氛围中,而濡目染,陶治、默化,从中感悟到做小辈的要孝敬长辈,孕育了关心父母、长辈的品德。真可谓是,“纸上得来了终觉浅,借助感悟始得深。”可见,健康的生活氛围和良好的父母榜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啊!

最后,孩子的道德教育还要直面现实生活,所谓道德教育生活化,就是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为现实生活是道德的起点,也是道德的基础,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促进孩子形成现代道德观念,必须推理健康相结合,提高孩子的道德心理素质,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儿童是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必然会出现娇嫩和不成熟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成人难以理解并接受的过错,这是很自然的、很正常的,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儿童有自己特有的看法和想法,如果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审视他们,并按成人的尺度拔高对儿童的要求,会适得其反。如: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论何时何地,他们都会选择玩,如果把正在玩耍 的孩子训斥到写字台前写作业,他肯定会非常不高兴,且作业出错率也高,此时,应心平气和地同他交流,让他懂得写完作业再去玩,岂不更好,更快乐?逐渐让他自己懂得事情的轻重。能够正确判断是非。围绕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提升儿童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让儿童在德性和灵性的生活田园中健康发展和成长。

正如一首儿歌所写“金重要,银重要,人格因素更重要,健全人格宝中宝,学做人,少不了,”愿天下父母都能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首先教会孩子“做人”,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愿天下所有儿童都能在父母的良好教育下健康成长,快乐幸福 !

上一篇:英语第二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谈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