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连贯性分析

时间:2022-09-26 08:39:15

语篇连贯性分析

摘 要:语篇连贯性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焦点在于:语篇连贯性是语言现象还是心理现象。人类的交际活动大多是以文字为基础并以此来激活交际者或读者相关的认知活动。不经过逻辑推理和认知世界的提取等心理认知活动,交际者很难进行连贯的表达,也很难获得连贯的理解。但是离开语篇的语言形式本身,连贯的理解则根本无从谈起。本文采取综合分析法,分别从语篇内在的连贯特征以及语篇的外部因素对语篇的连贯性进行探索,认为语篇的连贯性是语篇内在特征和外部交际者状况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语篇 语篇连贯 语篇理解

语篇是当代许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如文学、哲学、符号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认知科学等。不同的学科从不同角度对语篇的特性进行了探索。语言学领域的语篇连贯性研究可以分作两派:一派是功能语言学派,把连贯看成是语言现象,认为语篇连贯主要是通过内在的语篇特征(主要是衔接)来体现;另一派是认知语言学派,把连贯看成是一种心理现象,认为语篇连贯能够依靠交际者的推理、判断以及信息填补等认知过程来生成,从而实现顺利交际。

一、文献综述

(一)功能语言学派

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众多方法中比较成熟且操作性较强的一种,它突破语言研究仅仅停留在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的局限,将其拓展至语篇层面,并以之为基本研究单位,提出了一整套语篇分析的新观点,把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符号系统,将语篇视为社会交际的基本表达形式,并强调语篇与语域之间的辩证关系。Halliday &Hasan于1976年出版的Coherence in English一书中,主要分析了英语语篇内的五种衔接手段:指称(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 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在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o-Semantics Perspective一书中,进一步分析了衔接手段并扩大了其涵盖的范围,将衔接手段分为:结构性衔接(平行对称、主位推进、新旧信息)和非结构性衔接(成分关系衔接:指称、省略、替代、词汇衔接;有机关系衔接:连接关系、相临对、延续关系)。另外,在衔接与连贯两者的关系上,Halliday和Hasan将衔接关系视为语篇连贯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进而主要研究语篇构建的衔接关系,这就决定了功能语言学派要从分析衔接手段入手来论述语篇连贯的思路,因此其语篇分析理论的基础为:句群构成语篇的关键要素是语句内成分间以及语句间的各种衔接手段,由某些语言单位构筑起来的衔接关系使得一组语句具有语篇连贯性。

可见,以衔接关系为主导的语篇连贯理论确实在重形合特征的语言语篇中(如英语)有一定的解释力,即衔接对于语篇的连贯和理解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某些语言现象的存在:1.语篇缺少衔接手段不一定就不连贯;2.充满衔接手段的语篇不一定连贯;3.代词在上下文中指称不明确。可见,衔接手段并不是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仅仅从语篇本身考察连贯性问题是不充分的。

(二)认知语言学派

认知语言学是从人的认知出发,强调人类经验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作用,探讨语言的各个层面在人类认知环境中是如何操作并实现的。因此,认知语言学在探讨语篇连贯的心理机制和语言的认知实现过程等方面有巨大的优势。认知语言学主张语篇连贯并不一定要完全依靠衔接手段,而主要是靠心智上的连贯性取得,必须从认知角度来分析。另外,衔接与连贯的关系在于:1.衔接有助于实现连贯,但衔接不一定是连贯的唯一必要条件;2.连贯是衔接表达的认知基础。认知语言学派提出“认知世界”这一术语,用以指人们在体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知加工形成的各种知识,内化储存于人们的心智之中,它既可以是人们已获得的共享知识,也可以是在当下语言交际中刚刚建立起来的知识。人们在理解语篇时也总是倾向于运用认知世界中的知识,将语句中有关信息进行“搭桥”操作,不断地通过推理和判断创造连贯性(create coherence),通过语句中提供的信息,激活概念之间的照应关系、建立话语之间的语义关联,进而实现语篇的顺利理解。此外,根据语言经济性的特点,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不可能把所有的相关信息和盘托出,常常要在整个信息量中做出选择,并将其表达出来。接受者也要依靠背景知识来获得交际中所激活的信息,并依靠这些信息来理解整个语篇。所以交际双方需要填补大量的缺省信息,缺省信息是心理学中常用的缺省值(Default Values)问题。

二、语篇连贯性的内在特征

英语中“cohesion”和“coherence”都派生于同一个词根“cohere”,但“cohesion”的意思侧重于“黏着性”和“连接性”,而“coherence”的意思主要在于“一致性”和“易懂性”。“衔接”就是语篇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连贯是语篇各成分在某些方面保持一致性,如话题、语体、话语方式等方面的一致性。语篇应具有某种连接性和一致性。

(一)语篇的连接性(contextual connectedness)

就语篇的连接性而言,有显性(explicit)和隐性(implicit)之分。显性的连接明确表示出前后分句间的逻辑联系,如指称和替代这两种衔接方式就可以通过指示转换标示出各分句间的语义或逻辑关系。另外,更多的是复句以及各分句中,由专用的关联词语负责接应,表示选择、递进、转折、让步、条件、假设、因果、推断、目的等逻辑关系。这种关联词语支撑的衔接要比指称和替代所标示的逻辑关系更具有向导性。例如:

(1)由于经济萧条,公司决定缩减业务范围。

(2)Business had been slow down because the price of oil raised a lot.

例(1)中的“由于”和例(2)中的“because”都是语篇连接词,把前后的分句连接在一起,并直接标示出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隐性的连接性是指说话者或交际者不使用语篇连接语,而使语句前后的逻辑联系隐晦不明,或者只是一种大略的微弱的逻辑联系,至于语句间的具体、确定的逻辑联系却没有,或是很难指出,常常只能表示出笼统的关系,需要由交际者根据语境和语用,经过推理和判断才能获得。例如:

(3)累了,在这儿休息一下吧。

(4)I am totally engaged recently. You have to take care of yourself.

例(3)和例(4)都没有使用语篇连接词,但其中都有显而易见的因果联系。读者或听者可以毫不费力地依靠自己的推理和判断获得其中的语义或逻辑关系。另外,口语体要求表达的经济和简洁性,没有必要累赘地说成“因为累了,所以在这儿休息一下吧”。

(二)语篇语境的一致性(contextual consistency)

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境分作两个层次,即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由此可以产生两种语境一致性:情景语境一致性和文化语境一致性,并由此产生情景语境连贯性和文化语境连贯性。假如某个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关于一个共同的情景,那么这个语篇就具有情景语境连贯性(或语域连贯性);如果某个语篇的结构与它所属的语类的常用结构是一致的,并且各部分在语类特征上也保持一致,那么这个语篇就具有语类连贯性。

Halliday和Hasan认为,连贯的语篇必须与其情景保持衔接关系,即语篇必须在语域(register)方面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另外,情景又可以从语场、语式和语旨三个不同的方面来考察。所以,情景连贯性包括语场的连贯、语式的连贯和语旨的连贯。语场的连贯主要是指语篇在话题方面的一致性,即语篇的各个句子或成分都是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的。语式的连贯指语篇在语言类型方面的一致性,如整个语篇都是书面语或口语,而不是将二者无规律地混合使用;语旨的连贯指说话者或作者在语篇中的交际角色前后保持一致。

(5)①The whole city was covered with deep snow.②Beauty dwells in the eyes of lover.③Hiking in autumn can be quite fantastic.④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little white mouse called“Tiptoe”.

这个段落既没有语境连贯性,也没有语类连贯性,我们不能想象出一个能容纳以上4个小句的情景,话题前后不一,语体混合使用。再如:

(6)我母亲是北京人。北京市被河北省包围。河北省人口不像江苏、浙江两省那样密集。江苏、浙江这两个沿海省份气候比较潮湿。

形式上,这个语篇虽然符合Halliday提出的线性主位模式,但该语篇没有一致的话题,各小句彼此独立,其间没有相关的照应和索引,导致语篇没有连贯性。

可见,语篇的连贯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语篇本身在语场、语式、语旨和语类等方面保持前后一致性;第二,某个特定的语篇的各个方面应该与该类语篇通常的语篇特征保持一致。比如在会话交际中,双方都应使用非正式的语言。

三、语篇与认知过程

人们的认知过程通常都是从已知到未知、从已给信息到未给信息逐步过渡的,所以语篇的信息组织也应该符合这一规律。如:

(7)a.We went to the movies. John didn’t come. He was ill.

b.We went to the movies. John was ill. He didn’t come.

两个例子只是在信息结构的安排上有所差异,但多数人会认为例(7)a比例(7)b更自然、连贯。例(7)b中,“went to the movies”和“John was ill”分别涉及两个话题。分句“John was ill”给语篇引入了一个新话题,但新旧两个话题之间没有任何衔接和照应,显得不连贯。而例(7)a中,“went to the movies”和“didn’t come”都是关于“去看电影”这个话题,“He was ill”是对“didn’t come”的解释和说明;这种现象也可以通过认知世界知识来解释。认知世界知识主要由理想化认知模型和背景知识构成,并能够在交际者之间建立统一的认知世界,也就是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理想化认知模型就是指说话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做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背景知识则指具体的细则性知识,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一些特定的内容,会因人、因时、因地等因素不同而不同,可能是交际双方共知的,也可能仅是在当下交际中刚获知的,它们在具体情况中可能会经常变化。如:

(8)A:我今晚去看你。

B:我妈在家。

A:那正好。

B:她还没有同意呢。

可见,A和B没有在“妈妈在家就意味着不能来”这样一个刚刚建立的背景知识上达成共识,从而造成了交际上的分歧。

语篇生成者可通过衔接手段向接受者明示其思路的发展趋势,语义流动的走向,但衔接手段从根本上来说为理解起到一个认知上的向导作用,从而使语篇的交际功能更顺利地实现。语篇连贯的认知过程认为:人们主要是依据语句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所具有的内在性认知世界知识,结合语境,补充相关信息,通过激活机制在上下文的概念成分之间发现照应关系,并着力寻求命题的发展线索,努力获得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语篇就可在心智上建立一个统一的认知世界,话语之间就具有接续关系和连贯性,人们也就能理解整个语篇。

(一)信息的激活与填补

当某个词语激活了某个认知微观世界之后,其中的有关信息就可能被调用出来,通过填补相关的缺省值获得语篇的整体意义。例如:

(9)A:That’s the telephone.

B:I’m in the bath.

A:OK.(Widdowson.)

例(9)中“电话”可激活一个关于电话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电话铃响,意味着有人来电话了。根据常识,需要人来接听电话。在这个具体情景中,还需要具体的背景知识来理解这个语篇:①在这个具体情景中可能是要B来接听;②B恰好在浴室里洗澡;③根据常识可推断出B不便接听电话;④这样就需要A自己去接听电话。可见,在缺乏明显衔接手段的语篇连贯性理解过程中,交际者的认知世界知识和背景知识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语篇连贯与原型观

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观认为,原型是一个范畴的典型实例,其他成员是基于它们被感知到的与原型的相似性而被纳入到同一范畴的。一个范畴中的成员在相似性上有程度之分,其典型成员即为原型样本。范畴就是围绕原型这样的参照点建立起来的。在考察语篇连贯性时,我们也可以用连贯性为原型建立一个范畴。这样,连贯性高的语篇就位于这个范畴的核心位置,反之,则较边缘。也就是说,语句间的联系越紧密,概念间取得联系的缺省项越少,命题发展线条越清楚,连贯性程度也就越高。较上述条件次之,则连贯性较弱。但是连贯理解的基础还在于语篇的内部,如果某个语篇各组成部分之间本身不存在任何逻辑-语义联系,那么,即使听者或交际者利用其想象力,能够在成分间建立某种联系,我们也不能说这样的语篇是连贯的。再如:

(10)a.A:你在这里干嘛呢?

B:我在等老师一起去吃顿饭。

b.A:你在这里干嘛呢?

B:张老师去图书馆还书,好久都没有出来。

c.A:你在这里干嘛呢?

B:教室停电了。

例(10)a中,B的回答直接用了人称代词“我”,明显可与上文的“你”在认知上取得照应(即指称衔接手段),两个话语之间的连贯性程度较高。例(10)b中,B的回答用了一个名词短语“张老师”,通过当下的情景和认知世界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人们便可在“张老师”与“你”之间建立语义上的联系(老师没有回来,所以在等),这两句话语之间的连贯性程度低于例(10)a。例(10)c中,B的回答从字面上找不到与A的问话有什么直接联系,而要在两者之间建立连贯则须要填补较多的信息(可能有多种推理:没电了所以出来找人修理,或者没电了,不能在教室看书,所以回去等等)。

四、结语

本文从语篇内在条件和外部状况这两个方面分析了语篇的连贯性构建和交际者在运用认知操作的基础上对语篇的连贯理解。语篇连贯性的内在特征主要是指连接性和语境上的一致性。语篇是用来实现交际的,而人们的交际又有经济性的特点,所以常有语篇缺乏内在的衔接性,需要在认知的参与下才能实现其连贯性。因而,本文又提出在认知过程中交际者利用认知世界、信息完形和原型理论来实现对语篇的连贯性理解。语篇连贯是外在的语篇连贯和语篇内在的连贯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把语篇连贯看成是一个基于语言现象的心理认知过程,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篇。

参考文献:

[1]Bloor,Thomas&Bloor,Meriel.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English:A Hallidayan Approach[A].London:Arnold,2001.

[2]Beaugrade & Dressler.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

London:Longman,1981.

[3]Croft,William & D.Alan 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

[4]Gee,James Paul.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1976.

[6]Hallidan,M.A.K.& Hasan.R.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as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1985.

[7]Lee,David.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8]Martin,J.R. and Rose,David.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

[9]Ungerer,F.& 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1996.

[10]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研究所.语言学研究[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12]黄国文.语言与语篇功能[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3]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06

[14]钱敏汝.篇章语用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15]钱军.语言学 中国与世界同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3.

[16]唐青叶.语篇语言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17]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8]杨永林.话语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张希永 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外语学院 102249;张磊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分院 310830)

上一篇:《庄子·逍遥游》“去以六月息者也”补辨 下一篇:浅谈汉语反身代词的语义所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