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破坏性地震对于生命救援的思考

时间:2022-09-26 08:23:00

基于破坏性地震对于生命救援的思考

摘要:近几年,破坏性地震发生较为频繁,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在分析破坏性地震灾害生命救援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在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针对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的对策,以期最大限度减少破坏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地震灾害;生命救援;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P3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众所周知,地震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发性和破坏性。根据统计规律,强震的在短短十几秒内成灾,强烈的地震波使大批建筑物倒毁。然而众多地震救援案例表明,因建筑物倒塌而被立时压毙的人占地震总死亡人数的50%,而震后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援而被闷死、呛死、失血过多和饥渴而死的人却有30%-40%之多,剩余的10%-20%则是由于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如水灾、火灾、疫病、冻馁等致死。1983年对中国山东菏泽震后救灾工作的调查统计总结显示,被救出的的被压埋人员的存活率,震后20min内救出的高达98.3%以上,1h内的降为63.7%。而如果2h内被压埋人员还没有被救出,窒息而死的人数将达到58.6%以上。而《美国联邦政府应急反应计划》指出:“震后72h之后,被压埋人员的死亡率急剧上升。”不难看出,于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一、破坏性地震灾害生命救援特点

1.1 救援持续时间长,救援人员身体疲惫,饮食供应困难

破坏性地震中,准确定位被压埋人员后,在打通救援通道过程中,时间和精力大量消耗。各类破拆设备主要构件长时间的使用容易损坏,在一些狭小空间中,设备操作和施救人员动作难度加大。救援效率随着时间推移不断降低,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大震之后的余震,容易造成建筑二次坍塌,救援危险大而不得不暂停救援。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最长时间达到近170个小时,对于救援人员和设备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救援人员自身的饮食供应相当困难,尽管救援人员出发时,自带了两三日的干粮和饮用水,但是长时间的长途跋涉,以及主动让粮于灾民,救援人员饮食供应不能保障,大大降低了体能,加之恶劣天气诸如暴雨等,连续战斗几个夜晚不能合眼,身体十分疲惫,但是由于进入灾区救援官兵数量有限,不能得到轮换休息,只能坚持持续作战。

1.2 救援作业环境复杂

地震后,建筑物坍塌严重,被埋人员亲属以及志愿者、救援队人员众多,现场秩序一般较为混乱,有的被埋人员亲属有时会出现不理智行为;交通、电力、天然气、通信等各类基础性工程遭到严重破坏而呈现瘫痪状态;破坏性地震,往往伴随余震及恶劣天气,凡此种种,使得救援作业环境复杂,影响因素多而杂乱,加大了救援难度。

1.3 救援设备需求大,难以运达现场

破坏性地震救援,需要用到诸如雷达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进行全方位搜索,准确定位被压埋人员,同时需要用起吊、挖掘、破拆、顶升和支撑的设备进行救援。有一些大型起吊、重型铲车、救护车等需要政府统一调拨。此外,现场救援人员需要发挥创造性因地制宜利用现场砖块等,就地取材制作支撑等构件。由于地震造成的桥梁毁坏、道路坍塌等,使得交通受阻,大型工程机械和救援设备难以第一时间运达救援现场。随着通往重灾区的道路逐步打通,急需的工程机械和救援设备陆续达到救援现场,但是生命救援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

1.4 人员素质要求高

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时间紧迫,持续时间长,作业环境复杂,救援难度大,对施救者的综合救援能力要求极高,在这种风险高,专业性强,技术性高的救援中,一定的救援知识和经验是必须的,同时,还要求救援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应用各种搜索、救生、固定、支撑、加固、破拆等设备,对已经毁坏的建筑物做出评判,确保安全施救。

1.5 救援危险系数高

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危险性表现为:一是遇着威胁。以08年汶川地震为例,震后余震总数达6000多起,其中6.0级以上余震有4起。余震的可能依法第二次坍塌,使得打通的通道出现塌方等;二是救援人员破拆时,使用设备冲击力强,可能因为震动较大造成新的垮塌;三是救援时的钢筋、玻璃等尖锐物品容易对救援造成刺伤;四是救援持续时间长,救援人员持续作战,精力、体力随着救援时间的拉长而下降,过度劳累可能造成人员重伤或是死亡;五是地震引发的煤气泄漏、瘟疫等次生灾害容易引起人员中毒或是感染疾病。

二、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统一作战机制不完善

破坏性地震通常受灾面积大,被困人员多,救援指挥过程,救援队伍被分割使用,各批次救援队不能协同配合,影响了救援效果。汶川地震救援分析指出,各救援部队基本是以总队为单位,各自为战,一个救援现场甚至出现多大8个省区的部队,现场没有智慧,协作攻坚没有默契,信息有效交流不充分,救援效果大打折扣。

2.2 信息化指挥手段落后

由于消防部队习惯了城市作战,单兵电台配置率高,较小区域内通讯能力强。进入山区和通讯设施损毁的区域搜救时,移动式卫星定位设备缺乏,通讯问题暴漏,部队失去联系,各种意外情况时有发生。

2.3 技术装备配置不合理

救援过程中,道路损毁,桥梁坍塌,重装备数量不足,多依靠轻装备作战,影响了攻坚和持续作战的能力。目前轻重地震救援队装备配备标准不一,种类繁杂,给战勤保障到了巨大压力。

2.4 战勤保障能力欠缺

公安消防部队全面推行了社会化保障,这种模式对地方供给依赖重,需要大规模、大跨度作战,举步维艰。其一,车辆配备基本没有保养,无法及时运至救援前线。其二,没有生活保障车或是数量不足,救援官兵持续作战,饮食供应不足。其三、运兵运输车辆少,不能随时补充。

三、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对策

3.1 以最快速度集结,第一时间赶赴救援灾区,协同配合

消防救援部队达到灾区需要接受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服从指挥,根据指挥部命令,迅速达到救援目的地,开展生命救援行动。协同作战是救援胜利的关键,各参战救援部队,各救援力量需要在统一指挥下,协同配合,充分发挥特长,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3.3 救援设备与工程机械学科组合,提高救援生命效率

运用各种生命探测仪进行生命探测,准确定位被压埋人员准确位置,及时采取救援措施。同时,救援设备必须与机械工程科学结合,紧密配合,才能提高生命救援效率。使用工程机械设备时,一定要确认不会对被困或是被压埋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并有利于加快救援进程方可使用,否则使用需谨慎。

3.4 多种方法并举,提高救援生还率

地震生命救援是一项复杂工程,救援人员救出一个被困人员可能需要经过数十甚至上百小时的不懈努力,整个过程需要坚持严谨、科学施救方法,例如通过汶川地震生命救援分析总结出的消除埋压物,暴露被困者救援法、打井挖洞救援法、开孔输氧救援法等。

3.5 建立立体交通,快速运送救援人员、机械、设备

通过抗震救援指挥部及时建立水陆空立体交通,特别是空中交通,使无法从陆地和水路运达目的地的救援人员、机械设备等通过空中运输及时运达重灾区,确保生命救援活动快速及时有效展开。

四、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以及城市现代化所依附的重大复杂设施抗震能力还很脆弱,为了尽可能减少破坏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必须深入研究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问题,最大限度减少破坏性地震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马林.破坏性地震生命救援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03

[2] 王亚秀.破坏性地震事件前后的紧急事务处理和震后紧急救援[J], 灾害学,2001.04

[3] 邢海灵. 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订要点探讨[J], 地震,2005.03

[4] 毕兴权. 地震灾害生命救援的对策与行动要求[J], 武警学院学报,2008.12

上一篇:生态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下一篇:SRM开关磁阻等新型节能电机的应用